屏東縣種植的可可所做出來的巧克力,屢次在ICA世界巧克力大賽,摘金奪銀、獲獎無數,不過今年受到新冠疫情影響,民眾改變了生活模式,也改變了巧克力消費的型態,還有不肖業者打著「屏東巧克力」,或「臺灣可可」的名義,賣冒牌貨,許多人因此上當,品牌也成為受害者,再加上屏東可可產量有限、單價高,綜觀現今臺灣市場,民眾有意願購買的巧克力品牌,屏東巧克力似乎沒在榜上,一起來關心本土巧克力,在市場上面臨的競爭課題。跟著我們記者的鏡頭,一起來關心本土巧克力的問題。
臺灣,全球最北可可生產地區,尤其屏東地區,因溫暖潮濕 氣候適宜,種植可可已成為趨勢,臺灣可可產業鏈得天獨厚的「Tree to bar」特色,從可可樹的種植,一直到巧克力的生產,採取「一條龍包辦」完成。
BITE民眾(左)
那你知道其實屏東在地,其實有可可,跟出產可可跟巧克力這件事嗎,有嗎,有嗎,真的有喔。
BITE民眾(左)
臺灣,77乳加是啊!
BITE民眾(右)
上次是上課的時候有聽過,同學在報告的時候有講過,那次也有看到論文有寫。
對消費者來說巧克力不陌生,但或許不少人跟這幾位民眾一樣,對臺灣居然有以本土種植的可可,製成的巧克力,不是太了解,根據平面媒體調查,屏東生產的巧克力,多年來,較難打進主流市場的主要原因,價格是關鍵。
BITE大仁科技大學客家研究中心主任 鍾招正(右)
第一就是因為屏東可可,也是小農的市集,所以他們的量也不是說很多,其實就是物以稀為貴。
攤開國內各家巧克力價格,可茵山80%片裝巧克力要價220元,福灣85%臺灣一號巧克力要850元,世界金牌曾志元,85%純黑巧克力則要1580元,價格都超過百元,相較市面上幾十元就能到手的一般巧克力風味的糖果,實在是「貴森森」,有屏東可可業者今年2月才專程北上開店,擠進都會地段精華戰區,放手一搏,拚了,對於自家品質很有信心,但談起銷量和實際上的市場接受度,卻只能苦笑。
BITE業者 Doris(左)
現實的問題啦,因為可可這個產業的話,臺灣就是教育發展得比較慢,所以大家對於可可跟巧克力的,兩者的一個定義還不是很清楚,大家就會知道什麼是真的巧克力,什麼是假的巧克力,那像我們市面上可能買到一些,像金莎或是其它品牌啦!他們可能就是裡面的可可脂,或是整體的那個可可含量比較低,那些都不能稱之為是巧克力。
Stand記者 胡吰誌(左)
實際來到超商,架上琳瑯滿目巧克力,超商蒐羅世界各大品牌,其中也看得到臺灣在地生產,使用屏東可可製成的巧克力,鎖定MIT。
BITE超商公關 Larry(右)
那這次主要就是我們在巧克力季,然後我們跟臺灣的,這個屏東的可可農合作,把他們這個優質的可可豆,運用在我們巧克力上面,然後用我們的自有品牌來推出。
很茂密了,遮住了,要讓光線進去。
OS
為了要讓可可樹能長得好,必須要修剪多餘的樹枝,又擔心怕晒黑的可可果晒到太陽,修剪可可樹可是一門學問。
NS
這裡有3種品種。
OS
在果園裡修剪樹枝的農民,就是被稱為臺灣可可之父的邱銘松,種了大概30年的檳榔之後,1997年從檳榔轉作咖啡,為了讓屏東農業更精進,種了5年的咖啡之後開始種植可可,2005年可可收成後,開始研發巧克力製作,一直到2010年發表屏東縣第一塊,從種植到製成的巧克力。
BITE可可農 邱銘松(右)
全部人都認為臺灣咖啡的品質,不可能像外國的品質那麼好,既然你們這樣認為的話,我就再來種過另外一個東西,兩個拚你一個總拚得過,這就是我當初的想法。
NS
這晒多了也是一個工作。
OS
每天將發酵過的可可豆攤在陽光下晒,藉由屏東總是多一度的氣候,晒出風味世界頂級的巧克力。
NS
你得到金牌。
BITE可可農 邱銘松(左)
Promo
金牌、銀牌在世界上很轟動了,人家才知道臺灣的東西,這樣的東西,如果真正從事農業的人,真正有深入農業的人就會知道,臺灣的農業一定可以做出很好的品質。
OS
邱銘松驕傲地說,屏東縣的巧克力,從樹上的果實到製成巧克力,距離是世界最短,品質是世界頂尖的,他也向臺灣所有的可可農喊話,臺灣的可可豆絕對可以做出,濃度百分百的巧克力。
BITE可可農 邱銘松(左)
全世界能做出100%的巧克力,臺灣。
我們現在是在煮熱可可。
OS
業者運用屏東生產的可可豆,做出香濃好喝的熱可可,要給民眾試喝,藉此來推廣自家的產品,不過今年因為新冠疫情爆發,除了不能試吃之外,連外出擺攤的機會都沒了。
BITE可可農 邱銘松(右)
我們的業者很多,他們就因為他們要做外場,要出去做外場,你出去做外場,他又沒辦法給你試吃,沒辦法做什麼的東西,人口就限制得很多、很多限制。
BITE巧克力業者 曾志元(左)
疫情(前)的時候,差不多10幾組客人到20組客人,但是那段時間,大約在報紙報導的時候,新聞報導的時候,隔日大約剩2個客人。
BITE巧克力業者 邱濬宇(左)
果實不會因為疫情就不會長大,對呀 那它還是會持續長大,那我們還是就是,對農民一個負責任的態度,就是我在這段時間我還是持續收購。
NS
過來幫忙拿,你這個太多張了吧。
OS
2018年,在義大利世界巧克力大賽,獲得4面金牌的曾志元,回國後和屏東縣民共享榮耀,沒想到奪金沒幾天,網路上就出現山寨的屏東巧克力,讓消費者向業者索賠。
BITE巧克力業者 邱濬宇(右)
就是消費者會說,為什麼我們都沒有賠償的動作,可是我也是跟他講說,因為東西不是我們的。
BITE巧克力業者 邱育廣(左)
最直接的影響,是給收到仿冒品的消費者,感觀價值會不好,但是這個東西不是我們做的。
OS
有可可之父稱號的可可農邱銘松表示,詐騙集團的風暴,從2020年的11月,一直延續到2021年7月、8月,那麼久的時間,幸運的是,因為消費者擔心在網路上買到假貨,都會到店面購買,順利的避過這個風暴,接下來要集結大家的力量,讓消費者能看到,接觸到以及吃到屏東巧克力。
BITE可可農 邱銘松(右)
這最直接的,直接到小孩、到大人的心中,留下一個印象,這樣的東西可能給我們屏東的產業,能更加的精進。
OS
屏東縣的可可農,用他們種出來的可可豆,歷經多次失敗做出來的巧克力,獲得世界金牌的認可,就連詐騙集團也搶著來認證,屏東可可臺灣巧克力世界第一,歷經了網路詐騙,新冠疫情等,並沒有打倒可可農的意志,反而更加團結,共同面對問題,就是希望屏東的可可,能打造出巧克力的王國。
採訪/撰稿 潘成旺、胡吰誌
攝影/剪輯 潘成旺、范修語、羅應展
旁白 林秋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