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水情吃緊,經濟部日前更宣布進一步加強管制用水。新竹地區主要仰賴的寶山水庫和寶二水庫,都僅剩2個月左右,因此水利署緊急在南寮設置了第一座民生用海水淡化廠,也在頭前溪兩側超前部署17口備援井,更是超前部署,希望能協助舒緩供水壓力。請看我們的抗旱大作戰系列報導。


 

 

 

海水不斷湧入蓄水池內,這是政府用3個月的時間,在新竹海邊緊急設立的第一座民生用的海水淡化廠。其實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竹苗地區雨量不足就有了限水措施,希望透過海淡廠紓解科技重鎮缺水的危機。

北水局計畫課課長

蔡秉儒(左)

 

水利署其實很早就一直在規畫說,在新竹南寮地區,有沒有可能建一個大型10萬噸的海淡廠,那只是說因為這有相關的種種的各項環境背景調查因素,所以還要持續評估,但是構想跟腹案,大致是有個初步的雛型,所以遇到這次緊急旱災的時候呢,我們就把這個構想,盡速的把它以縮小規模,最簡短的時間內把它給具體實現。

 

這個就是我們海水所要經過的第一道的過濾的設備,叫做砂濾,那它裡面有一些石英砂跟一些專業的濾材。

 

海水以管線的方式輸送到海淡廠的蓄水池,之後進入2道過濾程序把雜質降到最低,再運用RO逆滲透分離取得淡化水,現在一天能產出1.3萬噸的用水,提供民眾使用,舒緩旱象壓力。

 

處理過後的淡水呢,就透過這個清水管呢,就送到這個清水槽,那這個清水槽呢就會透過高壓馬達,送往8.2公里外的台水公司的湳雅淨水廠供民眾使用。

 

其實建置海淡廠並不容易,高成本、高耗能,但當面臨極端氣候時,淡化水確實能為現況解渴。

北水局計畫課課長

蔡秉儒(左)

 

自來水1度水大概也就是1噸,差不多是在9-11塊都有,那相對的海淡的製造成本呢,在早期技術剛開始的時候,可能1噸水都要30幾塊,那隨著技術慢慢的演進,以及能源效率的提升,現在整個海淡水已經降到20多塊了。

 

緊急設立的海淡廠內,可以看到一個個貨櫃機組,政府希望之後如果有其他地區遇到枯旱狀況時,這些設備都能快速移動。面對未來的天氣挑戰,海淡廠的發展也成了關鍵的一環。

北水局計畫課課長

蔡秉儒(左)

 

相對在氣候不確定性之下,至少台灣四面環海,你海洋是一個你可以最確定可以拿到水資源的地方,所以我覺得在未來的極端氣候下,不敢講說它一定會成為一個主力,但至少可能會是成為一個像保險的必要性。

北水局正工程司

謝呂賢(客籍)(右)

我們台灣這個集水面積比較小,那所以這個我們水資源開發,也是一個風險管理的概念。

記者 涂至伶

 

大新竹地區的用水,主要仰賴寶山水庫和寶二水庫,不過現在台灣正在經歷50幾年來最大的旱災,今天我們來到寶山水庫,可以看到整個水庫的水幾乎都乾枯了,其實正常水位的時候,水可以到草那麼高的位置,甚至連我現在站的地方都應該要有滿滿的水,不過我們現在可以看到,泥堆都裸露出來,土地都裂開來了==CGin==現在寶山水庫的蓄水量只剩24.7%,寶二水庫的水更少僅存10.4%,只能再撐2個月左右==CGout==

 

到頭前溪左岸單車道,不少民眾會在這運動散步,而草地上用木頭圍籬隔起來的不起眼的小機房,竟然就是緊急供應大新竹地區用水的備援水井。

 

好,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個井就是,頭前溪5號井,它是整個頭前溪備援井17口井中的其中之一,那大家可以看到現在這個井本身就是,它一直在抽水持續在供應。

 

早在寶二水庫興建前,頭前溪旁就已經有備援井,不過隨著氣候變遷,以及近年來多次乾旱卻水,因此106年行政院前瞻基礎建設備援水井建置計畫,水利署先是原6口井的運作,108又再開鑿了11口,讓地下水作為重要的備援水源。

北水局計畫課課長

蔡秉儒(左)

新竹地區往常它的氣候習慣,大概在是可能在11月過後就會進入枯水期,那就會一路一直枯旱差不多到3月底,那就等到4月,期待就是清明節的雨過來慢慢把水庫補足,當然只能說是往常的慣例,其實我們也觀察到,現在這個變化的越來越不規律。

 

抽取地下水應急是個辦法,但每次討論這個議題就很敏感,尤其是地層下陷的擔憂。

北水局計畫課課長

蔡秉儒(左)

 

其實抽地下水會不會有地層下陷的話,還是要取決來看是不是當地的地層條件,啊地層跟地質條件有沒有做過仔細的調查,去確定去了解它的承載力,另外一個當你調查過後,自我的嚴格管理也是常重要的,那在你特定的安全出水量之下去取用,我相信這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那最主要就是這個水量計了,大家可以看到這個水量計上面會顯示及時的水量,那目前我們這口井呢,水量呢是每一小時以61噸的量,一直往外輸送,所以算起來一天大概1400多噸。

 

備援井每天大約可提供3.2萬噸的水,僅占新竹地區每日總用水56萬噸的5%,不過從去年起17口井就已經提供500多萬噸的水,甚至比現在寶山、寶二水庫的總庫容量400多萬噸還要多。換言之,如果沒有備援井,水庫早就沒水了。

北水局計畫課課長

蔡秉儒(左)

 

所以其實它整個備援井的功能就是在說,當我們覺得它已經有枯旱的現象發生的時候,我們就提早啟動它,啟動備援井來減緩水庫的供水壓力,讓盡量多一點的水可以續留在水庫裡面,成為我們在枯旱時期的保險。

 

全球氣候變遷,台灣面臨嚴峻的乾旱問題,各方提出解套方案同時,又如何能兼顧保護環境,是在搶救水源時,另一個無法避免的課題。

 

採訪/撰述 涂至伶

攝影/剪輯 林敬祐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