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虎尾鎮建國眷村是全國最大、也是唯一存留的農村型眷村,它曾是日治時期神風特攻隊訓練基地,社區中到處可見碉堡、防空洞、水塔等各種軍事設備,都曾是眷村子弟童年的遊樂場,後因政府頒布老舊眷村改建條例,居民陸續搬遷出去,荒廢十年之久,如今有青年團隊「自然生活工坊」進駐,試圖找回虎尾眷村記憶,他們從協助清理環境、修繕房屋到舉辦導覽解說,甚至結合眷村居民一同舉行文化祭等一連串活動,希望再現眷村美好時光。


 

 

熟練用機器切割木頭,做木作作品,這些對劉志謙來說再熟悉不過了。

[自然生活工坊 執行長
劉志謙]
應該說我,因為我們從小就是,爸爸是做木雕的,所以我們其實小時候,就一直在,就是跟木頭有關的環境下長大,也看到就是祖父輩,或是爸爸那邊,他其實非常辛苦,那小時候他們就說,你不要做這個,就是不要做這一塊,那你可以,找別的事情來做。

劉志謙的父親是三義木雕師傅,從小耳濡目染,對木作相當熟悉,但家人卻希望他能另外開發自己的路,但一次因緣際會下受到大學指導老師的啟發,又再次回到木作領域。

[自然生活工坊 執行長
劉志謙]
那我其實在大學也,也歷經了一種,有點徬徨的心情,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該做什麼東西,所以,但是那之後,然後透過跟他學習,就開始覺得,其實回到木作這一塊來說是我熟悉的,包含自己爸爸那邊也有資源可以問,所以又開始又回來做木作這一塊。

早,我們討論一下好不好,今天的部分開個會討論一下。

大學時代就在雲林虎尾讀書,劉志謙和虎尾結下不解之緣,木作工坊更是他鏈結在地文化與社區的平台。

[自然生活工坊 執行長
劉志謙]
我們就接觸到現在我們一直進駐的一個專案,是在虎尾鎮這邊的一個眷村,那,這眷村對我們來說最大好處是,它的房子,其實滿破敗的,它的環境需要整理,那這些東西都很適合我們做,動手去做改造這件事情,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輕人,然後願意,一起來投入做這件事情。

慢慢地觸角從木作衍伸到社造,他們希望將荒廢的建國眷村,帶來新的樣貌,開始投入眷村維護活動,也吸引不少年輕夥伴加入。

[自然生活工坊 專員
林杰慷]
我們台灣的文化,就是越了解之後就越發現,欸,其實是有一個,滿大的斷層的,不管是在任何的方面,那就會覺得,自己既然有機會能夠接觸到這一塊,那就會想要,好好的去把這個東西研究起來,然後投入進去,然後,成為,文化保存的一份子。

住這一戶的,附近的住戶,因為後來不夠用了,就加蓋房子,然後就把這裡圍起來。

那我們就繼續往前走。
    
這幾年開始,他們深入眷村,也帶民眾一起來認識建國眷村。

[自然生活工坊 執行長
劉志謙]
二戰末期之後呢,因為,日軍他們,已經知道自己其實快要戰敗,那對空軍來說,他們最重要的其實是一些,通信設施的這些設備,所以他們會要求,當時住在這邊的一個漢人聚落,請他們搬,搬遷到別的地方去,那他們就利用現有的這一個基地空間,然後作為他們的這個軍事設施隱蔽的一個倉庫群,那其實在眷村裡面可以看到很多這種大棟的,房舍, 都是當時日治時期興建的房子。

眷村在國民政府接收之後,進駐了空軍基地人員,因此日治時期日軍留下來的設施也都還保留著,像水塔、蓄水池,以及各式防空洞等。

[自然生活工坊 執行長
劉志謙]
所以它當時有非常多的這些空軍高官,來到台灣的第一站,其實是來到虎尾的,那運用這些舊有,還在的這些日遺的宿舍,改建成他們的自己的眷舍,所以很多第一批從大陸過來台灣的這些接收的人,其實很多都待過虎尾的這個眷村。

[自然生活工坊 專員
林苡涵(客籍)]
建國一村其實防空洞有很多類型,有隧道式防空洞,然後弓字型防空洞,還有小烏龜防空洞,那整個建國眷村這樣算下來,大概20來座,30座左右,那防空洞基本上都是,就是建在地面的,跟我們印象中,就是在地面下的那個不太一樣,它是在地面上的,所以我們只要直直地進去,其實就是可以,就別有洞天的感覺。

一直到民國八十五年,國防部頒布老舊眷村改建條例,因此居民陸續搬遷出去,眷村自此荒廢了10年之久。

[自然生活工坊 執行長
劉志謙]
那我們這個眷村呢,其實是以,移建國宅的方式,那移建的國宅當時是設定在雲林的北港鎮上,所以很多人在那個當下,他,有的就移到北港去居住了,那有的是,領了補償款之後就離開這個眷村,所以從民國85年之後,就慢慢大家都陸續搬遷出去,那民國95年,最後一戶離開這個眷村之後,這個眷村就到現在,將近超過10年的時間都沒有再住人了。

建國眷村總共有四個村,目前建國一村是屋舍維護狀況較好的區塊。

[自然生活工坊 執行長
劉志謙]
那,建國一村跟二村是,目前受到文化部文資法的保護下,它是一個聚落建築群,所以它其實已經受到保存下來了,那建國三村的話,目前僅剩一個小學,叫做拯民國小,那目前也是有一個委外的基金會在做公辦民營的營運,那建國四村,是最早在韋恩颱風後就被拆除了,目前是雲林二監的所在地。

[自然生活工坊 專員
林苡涵(客籍)]
建國一村在日治時期的時候,比較多是倉庫型的連棟式的房子,那一直到戰後,就是,很多軍眷搬進來之後,他們就是直接住進去這些倉庫型的房舍,然後,建國一村比較多,據了解是位階比較高的。

[相片來源 自然生活工坊]
劉志謙和夥伴們,為了維護眷村樣貌,經常舉辦清理眷村的活動,邀請年輕人一起來打掃環境,從中了解更多眷村故事。

[參與學生
鍾明哲]
以前覺得眷村可能就是,比較舊的房子這樣,然後排在一起,以前那種類似三合院這種排在一起的房子而已,今天來就覺得,還不錯,但是垃圾還滿多的,就也很多人亂丟垃圾。

[參與學生
謝承佑]
就平常是生活在都市那邊,就比較少接觸到眷村這種東西,然後今天第一次來就(覺得)滿新鮮的,因為平常都很少看到,然後撿垃圾也很辛苦,然後發現很多垃圾,就希望,大家就可以一起來清理這樣。

[自然生活工坊 執行長
劉志謙]
主要像我們會,固定跟在地的一些大學合作,然後透過,我們叫做「酷酷掃」的活動,邀請這些在地的年輕人,或是對文化資產有興趣的這些人,到眷村來,認識這個眷村,那同時也協助我們把過去的這些髒亂的環境,然後在地的這些,凌亂的房舍,慢慢地去做整理。

我們會預計在今年,大概五、六月的時候,希望可以把這邊,整個區域都整理好,那今天會請大家一起來幫我們把屋瓦卸下來。

除了清理打掃,他們也預計修復一些老房子,特別安排參與民眾一同來卸屋瓦,讓民眾對眷村有不同以往的體驗。

[參與民眾
藍博瀚]
我覺得這邊的特色就是,它整個的腹地非常的大,對,因為剛剛的導覽有提到,其實有好幾個村落,對,然後,另外比較有特殊的就是,它是將過去的兵營,把它改建就是分割之後重新成為眷村,這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參與民眾
張芝瑜]
就是,在之前過往的旅行經驗裡面會到不一樣的眷村,可能是台南的空軍的啊,或者是說到桃園中壢那邊,內壢那邊這樣子,那,才會發現原來眷村有分,不一樣的背景的人住在這邊。

[參與民眾
許芷熒]
我覺得可能是可以讓更多人了解這個地方吧,就是透過來,可能幫忙也好,或是學習什麼東西也好,然後,你可以一邊幫忙他們,然後也從他們身上學到滿多東西的。

不只維護眷村硬體,也希望找回眷村生活裡的回憶,團隊成員常邀請眷村媽媽回來,教大家做眷村菜,這天要教的是眷村點心紅豆餅。

你看,看我這樣包,包小籠包一樣包緊,把它捏緊,這樣捏緊就好,但是,等一下我們烙的時候,就用這邊烙,這邊,缺口的地方先烙。

大家從麵團、內餡製作、到包餡以及做出成品來,一步驟一步驟學習。

[眷村客家媳婦
胡娜]
我剛嫁過來的時候,我對做菜很陌生,尤其外省菜,我婆婆就和我說,什麼菜要怎麼切,要怎麼炒,等她下班回來,叫我站在後面,看她怎麼炒菜的順序,就這樣,慢慢地就學會。

[自然生活工坊 專員
劉怡妗]
然後我就覺得,其實做這個紅豆餅,比較特別有趣的地方是,當你看阿姨做的時候,看起來很簡單,但是你自己實際去包的時候你會發現,每一個手指都必須要有控制力道的方式跟方法這樣,就是滿有趣的。

[自然生活工坊 專員
林杰慷]
其實在跟阿姨做,一起做眷(村)菜的時候,最開心的地方是,就是阿姨其實會講很多以前,她自己的,或者是眷村的故事,然後透過阿姨講,分享故事給我們,就可以再更了解一些眷村的,眷村人的日常。

看著老相片,眷村媽媽說起眷村生活的故事,帶著團隊成員到原本居住的地方,瞬間彷彿回到從前。

這是丙棟,這是以前我住的,是從這條路這邊進去,我是住後面那裏,這前面是李媽媽家,這前面,這以前這有一棵,很大棵的榕樹,但是這棵榕樹已經死掉了。

雖然原本住的地方早已雜草叢生,但過往眷村的日子仍歷歷在目。

[眷村客家媳婦
胡娜]
現在看不到了,都長草,雜草叢生,看不到了,這到後面還很廣,還有養雞,雞舍這樣,廚房那些全部在後面,現在看不到,因為現在進不去了,草太長了。

說著說著,不免懷念起眷村濃濃的人情味。

[眷村客家媳婦
胡娜]
眷村的媽媽,因為哪一個省的媽媽都有,所以來到這邊,大家就(是),感情很好,不像現在搬到外面去,大家的感情沒有像這邊這樣,像南北來的人,沒有什麼親戚在台灣,所以大家就變成很好的鄰居這樣,所以,這些,情景,很值得人懷念。

團員們除了常和眷村媽媽互動外,他們也會拜訪以前住在眷村的第二代,到他們家中吃飯聊天。也時常一起走到眷村說從前。

你們看到這裡面,這個門是開在這邊,(在這邊)住過,這間就是,那時候,我覺得有這個空間還不錯,因為說兩邊兩個窗戶這樣,那時候我大概高中的時候就住在這戶。

原本荒廢的眷村有了這群年輕人進駐,眷村第二代看在眼裡也感到窩心,彼此常互相交流、討論,舊回憶、新創意交融,設計出耳目一新的活動。

[眷村第二代
梁偉楨]
那現在是有一些年輕朋友他們進來,他們有很多新的一些想法,那我們,老一輩的人就想說,就是說,只是說恢復,一些舊的那種舊觀,其實有些東西,也是需要帶進一些他們年輕人的想法,譬如說,這個,我們把舊的弄起來,把它整修起來,你要想辦法怎麼樣營運啊,不能蓋起來當作蚊子館啊,所以說有年輕的人進來,那這樣是更友好的。

[自然生活工坊 執行長
劉志謙]
這個眷村其實,現在都已經沒有住人了,所以,我們為了了解過去在這邊,生活的這些故事,跟這邊生活的記憶,其實,我們都還是會去找以前,曾經住在這邊的一些眷村的大哥們或大姐們,或大姐們,跟他們請教,或是特別會跟我們講說有什麼東西,我們應該可以在什麼時間點,來辦個活動,來做這些事情。
相片來源 自然生活工坊 1303-1327    打破一般社區的導覽解說方式,團隊改以創新的劇場式導覽,吸引遊客目光,讓人像是走進時空隧道,實際感受眷村的生活氛圍。

[自然生活工坊 執行長
劉志謙]
那透過這種劇場式的導覽呢,我們邀請來的演員,他會做過培訓,然後我們會穿上以前,符合在眷村這個時期的衣服,然後呢,故事也是採集,過去這些訪談的內容,然後擷取片段出來做一些劇本之後呢,然後我們,透過在眷村的場景裡面演這些,然後讓來這邊參觀的人,他可以,實際感受到,那個場景的氛圍,然後實際感受到這個故事的張力。

實際深入眷村,從田野調查、房屋修繕整理到與眷村居民互動,劉志謙和夥伴們發展出一系列文化相關活動,帶著民眾走入以往眷村的生活場域,深度體驗,一點一滴串聯起大家對建國眷村的回憶,感受文化價值的溫度。

採訪/撰稿 吳怡君
攝影/剪輯 徐偉文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