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17個自治區的西班牙,族群多元,1935年佛朗哥獨裁統治數十年,獨尊西班牙語,境內各族群文化均遭受打壓,巴斯克語也差點滅絕。位於西班牙中北部的巴斯克自治區,是世界上米其林餐廳密度最高的地區,他們所說的巴斯克語,不屬於任何一種語系,被稱為「語言活化石」,甚至有人說這是撒旦學了七年也學不會的語言。古老又神秘的文化,讓巴斯克人相當自豪,或許正因如此,佛朗哥統治時期,他們仍冒著風險以地下化的教育組織,偷偷教孩子學巴斯克語,讓命懸一線的巴斯克語有了存續下去的曙光。威權時代結束後,自治區政府制定語言相關政策,期望讓巴斯克語活躍於人民的生活中,根據當地政府最新統計,比起1991年只有近42萬人使用巴斯克語,2016年已增加到63萬多人,究竟他們是怎麼做到的?來看我們的報導。
若要幫伊比利半島上的西班牙,拍部宣傳片,鏡頭定要捕捉艷陽、湛藍海洋及獨具特色的建築,特有美食也是吸睛重點,但人物,似乎很難找出典型代表,這是因為在西班牙生活的,不全都是「西班牙人」,中古世紀納瓦拉、亞拉岡及加利西亞王國等不同民族,被現今的西班牙王室-卡斯提亞王國併入後,為保存各自族群及文化,中央政府將境內行政區域,劃分為17個自治區,每個自治區有權決定部分行政事宜,而從史前時代就已居住在西班牙中北部的巴斯克人,就位於巴斯克自治區(País Vasco),這兒北臨比斯開灣,東北邊隔著庇里牛斯山脈與法國相鄰,有阿拉瓦(Álava)、吉普斯夸(Guipúzcoa)和比斯開(Vizcaya)三個省。
巴斯克地區依山,所以在這兒生活的人們,是與大自然共同生存,也發展出他們獨有特色,像是一旁傳統建築,所使用的材料是與大自然息息相關的木材與磚等等,建築特色是長型門窗扇和一個陽台,正是希望與大自然更為親近。
不只依山也傍海,發展出豐厚美食文化,是歐洲人口耳相傳的美食寶地,西班牙米其林餐廳密度最高的地方就在這。
巴斯克地區經典美食之一就是就是Sagardoa(蘋果酒),一飲而盡,代表將生活中所有的不完美都吞下肚。
然而現實中的不完美並非都真的能吞下肚,巴斯克人是得長年抵抗的民族。今年5月宣布徹底解散的分離主義團體「ETA埃塔」,被歐美多國視為恐怖組織,成立近60年來,涉及多起炸彈攻擊和槍擊案,他們手段如此激烈就是為了捍衛巴斯克的語言及文化,主張從西班牙獨立出來,建立「巴斯克國」,會有如此強烈的獨立意念正是因為巴斯克和西班牙,從語言到文化,沒一處相同。
巴斯克語,相傳是從石器時代流傳至今的古老語言,源頭是個謎、不屬於任何一種語系,相當神祕,有「語言活化石」之稱。如此珍貴的語言,卻在獨裁者佛朗哥統治時期,被禁止使用,說了就得受法律制裁,佛朗哥強硬推廣西班牙語,甚至透過強迫通婚等方式,同化當地,不斷地打壓當地文化,害巴斯克語差點滅絕。
[巴斯克語言政策處 副處長
Miren Dobaran]
我們在西元1936年,就像你們所知道的,西班牙當時有一個獨裁者,佛朗哥,當時的政體便是基督教義和西班牙民族主義,因此他禁止了所有除了西班牙語以外的語言,不管是加泰隆尼亞語或是巴斯克語以及加利西亞語,在學校教育中,當時都是被禁止使用的,完全的西班牙化,大家都得成為西班牙人,只能講一種語言。
[Euskaltegi Ilazki成人語言學校 教師
AVRKENE ANDUEZA]
在我父母親的那個年代,我的母親告訴我,她曾因為在學校裡講巴斯克語,而被打過。
經歷被毆打、被逮捕等激烈手段的打壓,巴斯克語仍能大難不死,留存下來,不能不歸功於當時地下化的教育組織。今年56歲的AVRKENE,是巴斯克語成人語言學校的教師,他小時候學母語可是膽顫心驚、偷偷摸摸的學。
[Euskaltegi Ilazki成人語言學校 教師
AVRKENE ANDUEZA]
當我小的時候,學校裡不能教巴斯克語,因此有些父母便一起組織了「以巴斯克語教學」的祕密學校,而授課老師大部分都是女性,她們提供了她們的住家,來替孩子們上課,而這也是「巴斯克語專門學校」的起源。我自己第一間去的祕密私校是San Pedro,然後是Trin Cherfe,但也因為這些學校沒有登記在政府名單中,我就像沒讀過書一樣,那段學歷是一片空白。
[巴斯克語言政策處 副處長
Miren Dobaran]
他們在一個我們現在沒有辦法想像的社會中奮戰著,將自己孩子的教育置於危險中,因為他們想要他們的小孩,以巴斯克語來接受教育,這是即便我們如今回頭看,都覺得相當不可思議的,因為這群人在當時,都是有權有勢的家庭,若是讓孩子在國家設立的學校,以西班牙語來上課、接受良好的教育,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這樣的祕密學校,直到西元1975年獨裁者死後,總算合法。而之後西元1982年巴斯克語相關法規通過後,巴斯克語與西班牙語並列為當地官方語言,民眾有權利學習並使用巴斯克語,也有權利在公部門單位等,接受巴斯克語服務,政府單位更開始積極復甦語言。
[巴斯克語言政策處 副處長
Miren Dobaran]
就我們現在所位於的行政部門,或是地方政府、市政府等等,必須要有一部分的人員會說巴斯克語,因為所有的居民,都有權利在和政府部門對話時,使用巴斯克語,並得到相等的回覆,我們是如此來保障居民的權益。不過我們對商家、百貨公司、公司行號等,是沒有法律權限要求他們必須使用巴斯克語,但我們一直努力準備方案,讓他們也能夠提供巴斯克語服務。
復甦語言第一步,先營造大量語言使用環境 、街道上可見巴斯克文字,接下來則設立成人語言學校,不僅提供學費補助,通過考試還發放獎學金,釋出利多,希望把那群失去講母語權利的巴斯克人,找回來。
這兒是巴斯克文化保存最為完整的小鎮Azpeitia,除了在這兒,巴斯克政府共設立103間語言推廣中心,每年會有3000-3500名學生報名,且每年培養出4500人會說巴斯克語Euskara。
[Euskaltegi Ilazki成人語言學校 主任
Lovroes Alkiza]
大部分的行政工作,是絕對需要巴斯克語能力的,再來,根據不同工作,也對巴斯克語能力有不同的要求,有些只需基本能力,有些則需中級,另外一些還需要高階的巴斯克語能力。
說巴斯克語,雖然不會再被告密者舉報了,但如今他們面臨新的挑戰,不是想說卻不能說,而是想說卻不會說,特別是針對這群平均年齡40歲的成人來講,與印歐語系截然不同的巴斯克語,從頭學起可沒那麼容易。然而如今在街道上,不論是路標、招牌或是廣告單等,到處充斥巴斯克文字,更別說電視節目、音樂和報紙也都是,若想要更融入當地社會,還是得學。
[Euskaltegi Ilazki成人語言學校 教師
Pilar Altolagirre]
我認為巴斯克語就跟其他所有的語言一樣,初級班的學生學習的都很快,因為是非常的有文法系統的,然而高階班的學生就會有不一樣的感受,當他們已經到達一個可以與人進行簡單溝通,卻需要一種成熟的表達系統或寫作模式的時候,是最困難的時候。
[Euskaltegi Ilazki成人語言學校 學員
Laura Hernandez Rodriguez]
我雖然是中小學的英語老師,但學校要求我們要會使用巴斯克語,以利於與同事或家長交談,為了解決溝通上的難題,巴斯克自治區政府提供我們相當多資源,來執行這項計畫。這項計畫叫做「IRALE」,他們投注很多資源與空間給我們,讓我們有機會來這裡學習巴斯克語,同時能繼續在學校教書。
相當捍衛自己權益的巴斯克人,現在不僅在街道上看得到(巴斯克文字),就連走上街頭抗議,他們都是使用自己的母語來抗議。
經過多年努力後,雖然巴斯克語還是聯合國認定的瀕危語言之一,但它已逐漸回到當地的公共領域中。
[巴斯克語言政策處 副處長
Miren Dobaran]
用它來工作,用它來生活,不要它只是一個在家裡使用的語言,而是能帶領你走向世界的語言,一個你需要使用的語言,當然,我們的確慢慢地達成了這個夢想,這是社會共同努力的成果,單透過一個政府是不可能完成的。那是一股熱愛自己文化的社會力量,我們對此感到非常驕傲,想跟這個文化共存,因為巴斯克語一直以來都與周圍的語言共存。
[Euskaltegi Ilazki成人語言學校 教師
Pilar Altolagirre]
我們手上確實握著一塊寶石、語言的寶石,存在了幾千年,並有著非常奇特的結構,這是一個文化遺產,它被好好保存下來了,並且可以被使用,的確是相當珍貴的資產,而且我們可以在生命中的各種場合使用它,它也讓你顯得獨特、奇特、與眾不同。
台灣的小孩學客語嗎?在學校或是大學裡面學嗎?台灣的小孩,會在學校或者是大學裡面學到客家語嗎?
採訪時,這群巴斯克語學習者便拿起麥克風「反採訪」,展現他們對於多元文化相當有敏感度,他們能夠更開闊的看世界。
[巴斯克語言政策處 副處長
Miren Dobaran]
我的語言和文化,讓我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我不僅僅是一個生活在歐洲現代社會的人,文化底蘊讓我理解並尊重這世界上的多元性,我認為不需要有更多的單一語言或單一文化存在這個世界上,畢竟我們與其他人已經夠相像了,因此我們應該為這個世界,貢獻一個獨立的存在方式、一種尊重的態度,因為我們愛我們自己的文化,所以我們也尊重其他人的文化。
語言文化是生命的根源,對巴斯克人來說,從千萬年前流傳下來的巴斯克文化,承載著情感、思維與特有的生活方式,因此他們熱愛自己的文化,想要永久傳承下去。
採訪/撰稿 陳欣渝
攝影/剪輯 羅應展
- Dec 27 Thu 2018 15:34
624集-伊比利半島的母語戰(一)守望語言活化石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