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近五年來,雞蛋年產量約69億顆,主要的產地是彰化與屏東,平均每人每年消費300顆雞蛋,上一則報導,我們談到今年雞蛋產業遭遇許多危機,蛋品從生產端到消費端的衛生安全,再度受到討論。農委會這幾年來一直希望能夠推動雞蛋全面洗選以及使用一次性包材,但遭到不少質疑與反對,接下來繼續關心。
一顆顆白白胖胖的雞蛋,經過這套荷蘭進口的自動化設備,雞蛋在洗選機器裡不停翻滾,以高過雞蛋溫度的水溫,平均40度C的熱水來洗蛋,能把蛋殼上的細菌洗得乾乾淨淨。
[畜產開發公司行銷業務部 經理
魏毓恆]
當然你熱水越熱的水,它清潔程度一定是越高,但是它可能會導致蛋殼,會比較容易破裂,所以其實我們的水溫是三道水溫,是先從比較,比較接近,就是本身雞蛋,母雞的一個溫度,然後慢慢去提高它的水溫這樣子,讓它就是不要一次說,非常高溫的水去清洗。
這幾年禽流感風暴,加上食安事件層出不窮,國內這家大型畜產公司,就決定引進這7000萬的洗選設備,要加強蛋品的安全。
[畜產開發公司行銷業務部 經理
魏毓恆]
你如果不洗的話,或許儲存條件你可以放得稍微久一點,但是你今天蛋上面只要不洗,它上面的細菌含量會是非常的高,那以我們公司的做法,我們就是在蛋上面,我們在洗選過後角質層洗掉之後,我們再封一層食用油上去,就是等於是取代角質層的一個效果,讓它的保存期限是,就是不會因此而改變的。
那在這一塊的部分,這一台是我們的髒蛋檢測機,它可以把我們在蛋上面有髒污的,包含一個小點都可以挑出來,確保說我們每一顆蛋,都是非常潔淨白皙的。
從人工挑選到機器洗選、封蠟、髒蛋檢測,再利用光照原理檢查每一顆蛋的新鮮程度,最後機器會將肉眼看不到的裂蛋以及血蛋挑選出來,這間畜產公司還設有實驗室,每天檢測把關蛋品安全。
[畜產開發公司行銷業務部 經理
魏毓恆]
其實我們每天就會去測我們雞蛋的一個新鮮程度,然後包含說像是,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總生菌數之類的,這是我們每天會去檢驗的,那我們在每個月還會去做一個,像是藥殘部分的檢驗,主要是針對我們的一個動物用藥,其實我們每半年,都還會把我們的雞隻的一些飲水啦,或是像雞隻的一些 飼料,我們會再去另外去做,第三公正單位再去做一個送驗。
根據統計近五年的全台灣雞蛋生產總量,從101年67億顆到105年逐年提高到73億顆蛋,平均下來每年雞蛋產量約69億顆,但國內目前洗選場分布為,北部5場、中部18場、南部17場、東部2場,合計為42場,以國內每日產蛋數量約2000萬顆來說,目前國內洗選場每日可以處理量約1000萬顆。
[農委會畜牧處 副處長
王忠恕]
我們是希望另外那個50%,沒有經過洗選的散裝蛋,最後上到市場的之前,我們要全面洗選,那因此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在這50%未來在一年半之內,一年之內呢,我們能夠提升到75%以上,然後也在兩年後呢,是不是能夠,洗選能夠大家一起來配合變成一個100%洗選的一個樣態。
但要推動全面洗選,受限於資金、場地等,蛋農們認為要推廣很困難。
[彰化蛋農
許益成]
像我們這種小場的話,其實就變成是,還得要再運送,我們自己配備這個配備是不可能的,因為政府補助的跟設備費,這兩者落差真的太大,那政府不可能每個小場都補助,這也是事實。
[彰化縣蛋雞聯誼會 東區會長
顏智勇]
他的場地受限,可能還要一點點時間,但是政府應該是有宣導,在於年底要全面,那還有這個洗選的部分,它的認證的部分,是不是需要一個比較大型的集散地,或是洗選洗選場來處理,因為他面臨的勞力問題。
我們大部分的通路,他們都沒有冰箱在冰蛋,對,洗過了比較不耐放啦,對,(洗過了比較不耐放),對啊,我們這樣子,擦了是比較,因為我們是用 70%的食用酒精去擦,然後我們是做局部擦拭,等於說它擦的同時它還有殺菌。
有蛋農認為,透過食用酒精擦拭也能夠達到清潔效果,如果一定要全面推動洗選,後端必須做好完整配套。
[友善飼養蛋農
洪曼綺]
想要推動全面洗選的話,它必須要連,首先下游的業者,一些商店,他們的冷鏈的設備要先到位,牧場這邊才有辦法,應該是說洗選蛋才有辦法,在市面上面流通,因為洗選蛋它一定要冷藏,然後若是不冷藏的話,可能可能只是室內低溫的情況下,它的效期是比較短的。
然而也有專家反對雞蛋洗選,認為這樣會洗掉蛋殼上的保護膜。
[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 名譽教授
李淵百]
可能用比較熱水把它那個沖洗,如果溫度控制不好的話,這個過程不好的話,它可能就會吸進去,那吸進去的話,本來上面的話,本來它蛋殼是一個自然保護,你把外面這個細菌吸進去的話,就容易感染,蛋反而容易危險,那麼第二個的話,就是它洗了會,會把蛋殼上面有一層保護層洗掉,反而更容易壞掉。
也有蛋農認為,應該視不同消費者和合作通路的購買習慣來推動。
[友善飼養蛋農
張建豐]
現在的知識越來越發達,其實很多消費者也知道說,其實蛋不洗比較好,所以我們還有被要求說,你蛋不要給我洗的,我也不要洗過的,對、對、對,但是,但是我們為什麼還是要投入洗選廠的原因是因為,我們還是有一些,它們是食品規範的廠,就是說我你的蛋一進來,我就是餐廳了,或者是我就是一個食品加工的工廠了,那我有一些生菌數上面的控管的問題,所以我不能讓你的蛋殼上面有生菌數,來交叉污染我其他的食材。
看看國外例子,日本、美國都是推動洗選,但歐洲卻不洗選,那國內到底適合哪種型態呢?
[農委會畜牧處 副處長
王忠恕]
農委會整體考量,是認為台灣現在消費者,對於雞蛋的食用的習慣,他們只要買了以後,都會很自動的放在這一個冰箱的冷藏,所以在整個保存期限並沒有太大的問題,那因此我們還是選擇,就希望透過洗選來這個,不但可以去除疫病的一個介質的一個傳遞,那也能夠在消費者,現實的這個消費習慣,大家有做冷藏那事實上,事實上是兩者就兼顧的。
[文化大學動物科學系 教授
王淑音]
那不洗選跟洗選它各有利弊,但是,我的看法是如果你要做不洗選,你的蛋不洗選的話,那你整套從撿蛋、處理、包裝、運輸等等,你都要掌控得非常好,沒有沒有污染,然後全程是,就是你要保證它,它的那個沒有裂縫啦,沒有沾到一些大便啦,什麼的,這樣的話才是安全的,可是很難很難全程,每一顆蛋都是這麼的這麼的安全。
為了要推動雞蛋全面洗選,農委會也提出新的補助與輔導措施。
[農委會畜牧處 副處長
王忠恕]
就是由這個農民團體,包括農會啊,或者合作社它們自設,它們可以自設這一個洗選場,然後農民就把蛋交給,交給洗選場來清洗,清洗完了,如果要批發出去蛋商,蛋商以後就不用再到這個牧場去載蛋了,而直接到洗選場去載蛋,其實它的相對,相對的一個跨區域的,一個傳播的一個媒介的介質,已經減少,而且會改變一個新的樣態,所以對於農委會,我們會著墨在這個補助農民團體,來興建這個洗選場。
除了要推動洗選,原本防檢局也計畫要規定蛋農使用一次性包材運送雞蛋,後來與蛋農協商,目前規定所有蛋籃必須消毒乾淨,內層要鋪上全新的瓦楞紙才能運送,來杜絕蛋場交叉感染機率,但未來仍期盼能推動一次性包材。
[防檢局 局長
黃㯖昌]
我想禽蛋的這個產銷的體系,終究在台灣可能還是要走向像日本這樣的模式,就是禽蛋的話,最好能夠加經過那個洗選,經過分級包裝,然後使用真正的一次性的所謂的容器,或者是包材這樣的話,所以日本的蛋百分之99是經過洗選的啦,而且它們標榜,它們的禽蛋,就是雞蛋是可以生吃的,我想這個是最終的目標啦。
[文化大學動物科學系 教授
王淑音]
如果真的還想推一次性包材,先把配套措施做好,先把成本問題解決,消費者願付價格,然後消費者會去要求,運輸端、生產端去作改善,然後大家要分攤這個,這個增加的費用,這是第一個,成本的問題,再來就是說,你說材料的問題嗎,這個譬如說,改善運輸車的裝備啦等等,這些其實只要配套想好做好,還是可以推的。
由於洗選完的蛋都會直接進行包裝,並裝入紙箱中運輸,有專家認為洗選蛋若推動成功,其實就能補足一次性包材未完全推動的遺憾,而洗選蛋政策看來勢在必行,如何推動、配套怎麼規畫,洗選完成後蛋品追溯系統也必須設定完善,才能把關好台灣的蛋品市場。
採訪/撰稿 吳怡君
攝影/剪輯 洪炎山
- Sep 21 Thu 2017 13:26
558集-蛋品安全如何把關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