霄裡溪,是新埔的母親河,新埔鎮民的飲用水、灌溉水全來自這條河川,不過因為華映、友達把廢水排進霄裡溪,使得沿岸的生態、地景、產業、居民生活等,都受到破壞,在地人不斷抗爭、到處陳情,十幾年後,才總算是讓兩家公司在104年12月底封管。這股守護家鄉的力量,並沒有因為抗爭結束就停止,他們在去年成立了霄裡溪守護協會,持續監測水質、監督沿岸工廠,還舉辦輕旅行,用水和水牛當主題,帶著遊客認識霄裡溪,和他們守護家鄉一路走來的故事,希望喚醒更多人重視環境議題,也能更愛護腳下的土地。
游泳,玩到長大,現在就種田,什麼都要用這個水啊,這河川是非常重要的水源地。

小時候,上學全部都要過河,沒有橋,全部放石頭,做石跳這樣過。

所以我們都是依賴這河水,所以我們說霄裡溪是新埔人的母親河。

全長16公里的霄裡溪,源自桃園龍潭,中下游進入新竹新埔,自古就是沿岸居民賴以為生的水源,因為乾淨無污染,更被公告為台灣少有的甲類水體。

[新埔鎮 鎮民代表
陳新源]
我們以前小時候都在河邊長大的,誰知道88年它那兩間工廠一設下去,開始就污染,對政府來說,它的環保法規,它訂一個750導電度,我們的期望值是150,它750還合格啊。

光電大廠華映、友達,自2001年,依法取得放流水排放許可後,每日超過3萬噸的汙水,就不斷排入霄裡溪,造成嚴重污染。

[霄裡溪守護協會 組長
范揚臺]
當時污染之後,這河水黑黑的,水面都有氣泡,那個像是氧化一樣,氣泡像肥皂水這樣,整條河川白白的。

[新埔鎮 鎮民代表
陳新源]
那個蝦、蟹什麼都死光光,你去檢驗又全部有通過,這樣就變很麻煩,所以拖了這麼多年,最後我們就用團體,用居民的力量,去跟它抗議。

拒喝毒廢水,還我清淨霄裡溪。

新埔鎮民多次走上街頭抗議,就是要爭取霄裡溪,能回到十多年前的乾淨水質。

[霄裡溪守護協會 常務理事
曾金文]
那兩間工廠污染下去,真正的原生種的那些魚,少掉很多,以前你要是要抓魚,就要截流攔魚,那底下,攔一段而已,四、五個人都抓不完的那麼多。

[霄裡溪守護協會 理事長
吳榮添]
以前被上頭那兩間工廠污染之後,它要把我們的甲類水體取消,所以我們就覺得本末倒置,應該是工廠的污染要取消才對,不是取消我們的甲類水體,這是很奇怪的事情。

[社區劇團 團員
尹梓彤]
居民團結一致,還製作了一齣環境劇,《霄裡溪.藍與黑》,藉以呈現霄裡溪的美麗與哀愁,以柔性的訴求,希望喚醒更多人關心環境。「從友達華映公司排放廢水,讓我們很困擾,因為我們小孩大人,都用這裡(霄裡溪)的水,(污染)如果受到感染,我們其實會很難過,我想大家也會覺得很可惡。」

[霄裡溪守護協會 志工
鄭元英]
像我們第一個場景就是小時候,洗衣服、然後小朋友釣魚、釣蝦、玩水、放牛這樣子,化那種很激憤的抗議,為柔性的那個訴求,我講過一句話,還蠻難過的,為什麼桃園縣的廢水要排我們新竹縣,(這是我們的家鄉),對,因為河川真的很重要。

為了捍衛家園,不惜長期抗爭,就這麼抗爭了十幾年,終於在104年12月底,友達、華映封管,終結廢水排放。

[照片提供 霄裡溪守護協會]
而零排放只是開始,封管後,責任並沒有因此結束,因為抗爭集結起來的村民,在去年成立了霄裡溪守護協會,要把這股守護家鄉的力量,繼續延續。

[霄裡溪守護協會 常務理事
曾金文]
污染,它還是會沉澱在,那個河川的淺層的,全部留在那,還沒辦法全部排得乾淨,現在還是繼續監督它們那些,那些污染源。

[霄裡溪守護協會 理事長
吳榮添]
零排放以後,我們要怎麼樣復育,怎麼樣把這條河川,恢復到像以前一樣這麼乾淨,萬一還有別的工廠又污染不可以,像上個月龍潭高原村,它又要把廢水排到霄裡溪,所以我們又去抗爭陳情

[新埔鎮 鎮民代表
陳新源]
半年開一次,霄裡溪水質改善平台會議,我們會要求政府說,你半年這些數據你檢驗的數據都要公告,所以我們現在就是持續還是有關注說,還有舊污染源會跑出來嗎,還有新工廠嗎。

水溫24,水質很清晰,水質很清晰,沒有臭味,沒有惡臭,也沒有雜質。

自己的家鄉自己救,守護協會不定期會監測水質。

[霄裡溪守護協會 理事長
吳榮添]
水利會的人他會在這裡監測霄裡溪的水,我們新竹縣霄裡溪守護協會也在這裡,同步取樣,看這個水有乾淨嗎,還有污染嗎,像我們有檢查酸鹼值,pH值,還有它的溶氧量,還有它的導電度。

有百年歷史的廣源記圳,灌溉了幾十甲良田,影響範圍相當大。

[霄裡溪守護協會 理事長
吳榮添]
這條廣源記圳就是從霄裡溪,霄裡溪的水從這裡引水,做一個水圳,流下去有十幾公里稻田全部靠這條來灌溉。

[霄裡溪守護協會 組長
范揚臺]
除非說颳大風下大雨出不來,我們隨時都在監督著,全部維持著,一直看,這是我們的責任。

河川乾淨了,魚蝦回來了,要漸漸找回兒時的記憶。

[霄裡溪守護協會 志工
鄭元英]
我們那麼漂亮的霄裡溪,然後受到污染,然後我們的努力,希望外地的人來認識我們,然後來了解,然後我們怎麼來維護這一條,怎麼復育,怎麼來維護這一條河川。

[霄裡溪守護協會 理事長
吳榮添]
因為這是水源頭嘛,上游污染、下游也污染,全部的人都倒楣,如果新埔受害,全新竹縣也受害,甚至這河水流到台灣海峽也是受害。

[霄裡溪守護協會 組長
范揚臺]
我們做好,後面的人,還有子子孫孫,來的遊客,什麼人,全部好,不是說只有我們這裡好,大家好。

希望更多人一起關注這條河川,就必須讓更多人認識它,於是守護協會第一次嘗試用輕旅行的方式,帶領遊客走進霄裡溪、走進沿岸村莊。

是最多的小廟宇,然後,伯公,伯公就等於我們國家行政機構裡面,最基層的一個單位,當你這樣子往下下去的時候,這樣是什麼,同意,聖筊,聖筊,大家看,一正一反

[小朋友]
(知道擲筊是什麼意思嗎),就是祈福,然後那個祈求一些事情,如果那個它是一正一反的話,那就代表同意,那如果兩個都是正的話,那就是笑笑。

[遊 客]
假日想說就帶他們出來走走,那個3C產品的部分就是讓他盡量少接觸這樣,(多接觸大自然),對、對、對。

[社區導覽員
邱海權]
完全不知道以前的人到底是怎麼過來,所以我們舉辦這個輕旅行,就靠這個機會,讓年輕的下一代,知道我們以前先民到底是怎樣過來,文化的東西,是維持一個民族,一個,很重要的命脈,如果沒文化的話,這些以後就會消失。

從歷史地景開始來講故事,像坐時光機,回到傳統農村生活,也用水和牛,當輕旅行的主軸。

[霄裡溪守護協會 理事長
吳榮添]
因為這個水是我們生活必需品,還有我們霄裡溪,從十年前污染,到現在漸漸漸漸要復育成為甲級水體的時候,我就聯想到水跟大自然的關係。

[新埔鎮 鎮民代表
陳新源]
你如果說沒有零排放,我們也不敢辦這種與牛共舞這個,來這河裡打水漂這些,這些義工,和用在地的土地公,跟水牛學校結合,讓人進來這河裡,我們就會知道,這樣一個擴散效應,以後大家就會知道。

或者是有點那個自閉的小孩子,透過,透過騎牛,然後來改善他的注意力不集中的一個狀態這樣子,因為牛那麼大,你騎在牛背上面你是需要專注的。

[遊 客]
牛的身上很熱,對,還滿舒服的,皮好粗。

水牛是早期農耕的重要動力來源,被機械取代之後,牛耕文化也就漸漸消失,為了讓大家重新認識牛,水牛學校校長李春信,設計了不同的體驗活動。

[遊 客]
好特別喔,剛開始很害怕,對啊,因為覺得說,牛牠的眼睛也滿大的,很可怕,不過親一邊之後,就覺得好好玩喔,好像那個磨砂膏你知道嗎,粗粗的,然後另外一邊就想讓牠再試一下。

[水牛學校 校長
李春信]
主要是要讓大家可以認識牛,跟牛相處,然後把牛的,的好處跟價值,然後重新介紹給大家,然後讓大家對牛的印象可以更寬廣一點,而不是只是純粹重量的價值,它有牛耕的文化,也有小朋友跟牛之間的牧童文化。

天氣熱,牛泡在水裡涼快些,人,大概也是。

[小朋友]
騎在上面的感覺,毛毛的,軟軟的,很舒服。

[小朋友]
以前有看過,但是就是沒有這麼親密接觸,就覺得坐在牠上面就覺得,如果還沒潑水之前就覺得溫溫的,潑水之後就覺得上面有一點涼涼的。

[遊 客]
以前念書的時候,課本或是從片面的一些知識知道這個事情,但是實際上來參與之後覺得說,整個體驗、整個人生,包括很多種一些面向,自己覺得說,讓本身很驚豔,然後會覺得說,以後還會想要來參加這種活動。

[遊 客]
因為以前小時候有看過牛車,但是整個對牛跟各方面文化,並不熟悉,那因為現在正好有小朋友的關係,那我覺得從小孩子就應該跟土地、跟動物要做很好的連結,因為這個其實對他們整個在情感的發展,還有教育他們,然後愛地球,我覺得這是從很小的時候,可以,父母可以做的事情。

[水牛學校 校長
李春信]
就是把牛耕、友善土地、溫柔對待的方式,重新找回來,這樣我們生活在土地上面,一個地球村的環境,才是一個永續的概念這樣,我覺得最美麗的風景就是人跟牛在,在田裡面,在土地上面,我覺得可以創造出很多很有趣的事情跟畫面。

[新埔鎮 鎮民代表
陳新源]
現在都下不去了,那下不去你如何說,讓很多人知道說,這個河很乾淨了,不是用說的,所以這次守護協會就,就用牛這個主題,水牛嘛,牠就會去河裡玩嘛,所以就用水牛這個主題,來推出,讓大家知道說,我這個溪水越來越乾淨了。

親近牛、親近河,離土地又更近一些,為了這第一次的輕旅行,協會成員們,都主動出來幫忙。

[霄裡溪守護協會志工
古瑞美]
霄裡溪(協會)的大家的成員就發動,就分為志工組,志工組又可以分為五組,分五組大家分工合作,像螞蟻雄兵一樣,團結力量大,各盡其責,完成這個,配合這個輕旅行。

[霄裡溪守護協會 理事長
吳榮添]
也是透過這個輕旅行,讓人家知道現在霄裡溪的情況是怎樣,大家來愛護這個周遭,愛謢環境。

從抗爭、零排放、復育、到舉辦輕旅行,在霄裡溪畔,這群認真的在地人,一直努力著,更期待有更多人認識霄裡溪、了解這裡的故事,或許,以後他們都會是守護這片土地的力量。

採訪/撰稿 林秋伶
攝影/剪輯 戴志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