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力不足,使得台灣茶產業經營越來越困難,桃園龜山茶農林和春創台灣茶農先例,自日本引進價格高昂的乘坐式採茶機,只要一人作業,就能在最佳時間點輕鬆採摘品質最好的茶菁,省工、高效率,林和春還發展出一套茶園代耕模式,試圖填補現今台灣茶產業的勞力缺口。
桃園茶農林和春從倉庫裡緩緩駛出他這三年來的茶園好夥伴-「乘坐式採茶機」,駛上貨車就定位後,就準備前往茶園開工囉。

掛上茶袋,林和春輕鬆坐在採茶機上,緩緩沿著茶樹邊緣筆直前進,白色茶袋因為裝進剪下的茶菁而膨脹。來回兩趟,採完兩行茶菁,只用十五分鐘,就已經採足他今天要做的綠茶產量。

[茶農
林和春]
像我這樣採,不用十幾分就採回來了,如果是以前用(雙人式採茶機)兩人扛的剪來說,可能要半小時,是說人工比較多,時間又比較長。

這台高兩尺多、自日本引進的乘坐式採茶機,要價四百多萬,林和春創台灣茶農先例,率先大手筆引進。

[茶農
林和春]
我們北部工人工錢比較貴,加上不好找,所以我沒辦法的狀況之下,我去找出這個方式來做,我才有辦法繼續做下去。

台灣茶產業每到採收期間,就得面臨缺工、搶工的困境,尤其春茶量約占全年40%,產期集中,更是勞力大缺口,加上採茶辛苦,年輕人不願投入,早年的採茶姑娘早就被「採茶千歲團」取代,人力缺乏已是茶產業棘手萬分的難題。

[農委會茶改場茶機課 助理研究員
黃惟揚]
機械化最重要的就是說,我們可以利用過去一個單位人力可能做的量一點點,機械化就是可以讓你的單位人力,可以做更多的面積、更大的面積,就像在日本,他們的面積,一個人在鹿兒島,還可以做到四公頃,我們台灣其實要去學習日本在這一塊的精神與模式,來解決未來茶產業十年、二十年的缺工問題。

從日本茶園機械化的經驗來看,2001年時,日本一人只可管理不到1公頃的茶園,現在提升到2.2公頃,在推動機械化最成功的鹿兒島,平均一人還可管理4.3公頃的茶園,林和春認為,引進乘坐式採茶機不僅能提高效率,茶葉品質也會更加穩定。

[茶農
林和春]
我們用人工來剪茶,最主要就是說,人會累,不能維持同樣高度來採茶,對茶樹很不好,一下深一下淺的時候來講,下一批茶的生長就不一樣,不一樣的時候,就會影響到你的品質,

[農委會茶改場茶機課 助理研究員
黃惟揚]
其實機採茶,第一個,你只要利用妥善的管理,然後在正確的採收時間,像十一點採收的茶是大家公認它最好喝,那我們就可以在十點、十一點就開始採收茶葉,而不像過去手採茶,你會從早上六點一路採採到早上十一點。
照片提供 茶改場 黃惟揚 茶園機械化也不是花大筆錢買來機器就萬事OK,茶園規畫、管理都得相應而行==cg==譬如說,茶園裡不能有障礙物阻隔機械作業,茶行也得平行,才能達到機械化的高效率。

[農委會茶改場茶機課 助理研究員
黃惟揚]
你必須要讓你的,田間的周邊設備能夠是一個機械化的周邊,而不是說人都不能走了,你怎麼叫一台機器走進去,有時候在機械化時讓大家造成一個疑慮是說,我還要犧牲掉這麼多空間去機械化,如果一開始就沒規畫好,你這二十年你都無法機械化,或者你要馬上機械化,你只能四、五年就砍掉。

[茶農
林和春]
現在要更新(茶樹)的人,你要想到說三年後、五年後,還請不請得到人,茶農在新種的時候,可以規畫成機器可以進去的,這樣才會比較快又省工。

不只用機採,林和春連種茶都用機器代工。

[茶農
林和春]
先別說快或慢,就說做完後我還可以和你說笑,這樣就差很多了,以前阿公、阿婆他們種茶,種好就倒在那邊,累得要死,不過我用這機器種種好,我還是輕輕鬆鬆。

也因為機械化後省工、高效率,林和春多出來的時間就轉為幫其他茶農代耕,目前合作代耕面積高達一百公頃。

[茶農
林和春]
就想說這麼好的方式沒有出去講給大家知道,對這個產業很可惜,所以我那時候就想說從我身邊的好朋友同業,我先去幫他們做,幫忙這樣。

透過手機社群軟體,就能交辦代耕事宜,讓茶園工作變得超乎想像的輕鬆。

[農委會茶改場茶機課 助理研究員
黃惟揚]
這個代耕是一個起步,而且讓大家的觀念可以逐漸地去接受這真的是一個好方法,其實林大哥的代耕他就吸引到了台東的茶農,自己就買了機器,林大哥也在那邊協助教育他,讓他們台東地區的茶園缺工問題,馬上就可以解決掉。

[茶廠員工
劉仁富(客籍)]
因為你用機器在管理的話,會節省很多時間可以去做其他的事情,這樣子的話就有很多時間可以學很多事情,對對對,應該可以吸引其他的人回來做應該是沒問題。

回到茶廠,把採回來的茶菁倒出來,室外萎凋。

滿均勻、完整的。

檢視機採茶菁狀況,林和春還算滿意,緊接著馬不停蹄進入製茶步驟。

你現在這樣子聞,就可以聞得到甜甜的味道了。


熟的顏色就開始變了,這個沒有熟的就不會變,這個地方完全都還沒有炒到。

十二年前,林和春回到桃園龜山跟著父親林文經學製茶,逐步導入機械化管理思維,今年勇奪農委會的十大神農獎。巧的是二十八年前,他父親也拿過神農獎,還是早年將龜山茶外銷日本的第一人,突破平地茶的限制。

[林和春父親
林文經]
那些人也是這樣講,你國小畢業而已,敢出去做國際的生意喔,我說有什麼關係,要走,路要走才會開闊,你不走你不知道哪邊會遇到,就是這樣的意思,才打開這樣的市場。

[照片提供 茶農林文經]
然而從小在茶香中成長的林和春,一度抗拒承接家業,因為製茶實在太累、太辛苦了。

[林和春父親
林文經]
當初我也是叫他做,我拿存簿給他看,我說你自己算,島內銷售的就是我們家這樣生活就能維持,外銷的整筆回來,就是你的薪資,他這樣回我說,爸我不想要賺這麼多,當初他沒有經驗,我這樣講,他也聽不進去,到最後,就會知道,總歸看到孫中山的面子就對了。

林和春不只茶園導入機械化,未來連製茶過程,他都想逐步進入全自動化。

[茶農
林和春]
國際現在綠茶跟紅茶都有人家開發出來的全自動線在做生產,唯獨只有我們這個半發酵茶是沒有的,我們通常台灣人都會認為那個不可能,但是你如果有機械化概念的人,就會很了解它其實是OK的。

不過一開始林文經可不接受機械化想法,嫌兒子連種茶都一知半解,怎敢妄想改革談及機械化。

[茶農
林和春]
我很早就跟我爸說,我在電子業裡面看到的事情,我想要把農業帶向機械化的時代,不過以前剛回來不知道茶葉茶樹要怎麼種,不知道茶葉要怎麼做,我爸認為你連自己怎麼管理茶都不知道,你要怎樣跟我談機械化,就被他笑。

事實上,目前台灣多數茶農仍畏懼機械化,認為機採茶的破碎葉比例高,會破壞茶的品質,林和春用自身經驗證明,只要機器操作得好,破碎葉比例是可以降低的。


一心二葉,加工到成品,還能保持原葉的狀況,這一般人在機採茶看起來是覺得比較不可思議,通常到尾巴就碎光光了如果這樣子的比例可以提高的話,它就可以跟手採茶去PK。

台灣茶農專攻高端精緻茶市場,極度推崇比賽茶,但林和春認為這樣等於是把一般消費客群拱手讓人,不僅台灣茶產業持續萎縮,中間市場的消費者也無法體驗台灣茶的滋味,所以他翻轉思維,找出自己的一套經營模式。

[茶農
林和春]
現在台灣沒人要去做下面比較便宜的市場,大家就想說要做頂端的市場,沒有人去培養,變成說有個斷層在那,現在的消費者喝不出它價值的時候,就不會,捨不得花這個錢去買,所以我感覺我想高級的茶這麼多人做,我讓他們去做,我來努力培養下面中間這個市場,讓我們台灣的年輕人知道什麼是台灣的好茶。

林文經、林和春父子倆,一個打破平地茶的限制,拚出外銷好名聲,一個率先排除缺工困境,引進乘坐式採茶機,導入機械化茶園管理觀念,不同時代背景,相同的是,兩代茶農都擁有嶄新思維,引領茶產業迎向新變革。

採訪/撰稿 宋宇娥
攝影/剪輯 蔡裕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