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伯特颱風重創台東,尤其太麻里鄉的客家聚落,舊香蘭,更是災情慘重,老伙房毀損嚴重、甚至不堪居住,台東縣政府目前正計畫媒合慈濟基金會援助興建永久屋,也說會在土地重劃及都市計畫的行政程序上全力配合,希望打造一個新的示範村,但香蘭村的土地大多為私人所有,後續還會有徵收、分配等問題,而有的村民只想把房子修繕好、或在自己的土地上重建,只要能趕緊恢復正常生活就好。政府缺乏詳細的方案和配套措施,就要村民決定要以何種方式來重建,後續只怕會衍生出更多問題。另外,颱風也重創村民賴以維生的荖葉和釋迦,九成以上都受損,村民頓失經濟來源、家園又殘破不堪,下一步,該怎麼走。
[畫面提供 珊瑚蟲]
[太麻里香蘭村 村民
戴靜子]
颱風來,很大喔,都怕得要死,那轟隆作響,很可怕吔,飛到,那屋頂都壞掉,到那邊去,可以說,全部都沒用了啦,都要弄掉了啦。

說著颱風侵襲時的景況,香蘭村民仍然餘悸猶存。

[太麻里香蘭村 村民
戴靜子]
水一直噴啊,怎麼躲也躲不了,也不敢出去啊,風這麼大啊,在裡面就沒有睡覺,一直煩惱這樣蹲著,蹲著在那邊,那個牆角下,那邊。

強烈颱風尼伯特,7月8日清晨自台東登陸,帶來狂風豪雨,台東還出現破百年紀錄的17級瞬間陣風,尤其登陸點太麻里鄉,首當其衝,災情慘重。

[太麻里香蘭村 村民
蔣阿哖]
那時候(屋頂)就一直要掉下來了,要掉下來了,轟隆作響,對不對,我就開始抓著窗戶,喔,我就求老天爺,我說老天爺,不能這樣,颱風啊,你不要那麼大,我會怕死啦。

那一夜的驚恐,還寫在臉上。

[太麻里香蘭村 村民
蔣阿哖]
現在聽到風颼颼作響,我就快要怕死了,怕也是這樣啊,要怎樣,遇到了啦。

太麻里的舊香蘭,是台東南迴公路上唯一的客家聚落,村裡的老伙房,守護著幾代人,卻在這次風災中受損嚴重。

[太麻里香蘭村 村民
溫秋蘭(客籍)]
擁有這樣的房子,然後還有很有特色的那種文化在,我都覺得好欣慰,可是這次回來,什麼都變了、空了、飛走了。

房子空了、心也空空的。據台東縣政府統計,香蘭村約有80棟房屋受損,其中40棟受損嚴重、不堪居住。

[太麻里香蘭村 村長
蕭惠明]
窗戶的玻璃破掉,我就起來,就趕快拿那個,那個棉被去擋那窗戶,就擋,
擋著,這樣擋差不多五分鐘,擋不住,就被風吹到倒退三、四步,倒下去啦。

災後一週,村民家中泡水家當幾已清空,但村長家,卻仍跟颱風剛過時沒兩樣,忙著救災、整合資源、每天電話上百通,為村裡大小事情奔波,根本無暇顧及自家。

還有一個,還一戶是不要,也是有啦,就是等於差不多3戶啦,它那個毀損,舊香蘭,舊香蘭大概是40戶到37戶左右。

[太麻里香蘭村 村長
蕭惠明]
村民的事情先處理,我處理好,再來做自己的啦,因為就,就村民的事情比較重要啦,因為他都很急,他要,要叫我去幫忙處理這樣。

屋頂全沒了,抬頭就見天,搶救出來的神明也只能暫時置於要報廢的車上,家,已不成家。

[太麻里香蘭村 村長
蕭惠明]
重新再來啦,對啊,不然怎麼辦,就要面對這樣。

[太麻里香蘭村 村民
孫瑞珠]
你不會看,那都不能睡覺,那屋頂都掀光光了啊,我們現在也不知道要怎麼做啊,暫時有得住就好了啊,現在,看政府要幫我們怎麼重建,看他們怎麼幫我們啊,不然我們也無能為力啊,只能看天而已啊。

雖然房子已不堪居住,許多村民還是選擇守在自己的家,不願離開。

[太麻里香蘭村 村民
蔣阿哖]
我就不習慣去住那裡,我從,從以前來這裡,我就住習慣了。

缺工人、缺物料,有的只能暫時先用帆布蓋住屋頂。

[太麻里香蘭村 村民
戴靜子]
現在要是說再有颱風,就再掀光光了,這個意思是,(帆布)先弄一下,下雨不要再滴到到處都是這樣而已,這一下就會被掀掉吔。

[太麻里香蘭村 村民
蔣阿哖]
我覺得這間房子沒有重新用,已經沒有用了,再來,再一次再一次我是要怎樣過日子,我都不知道要怎麼住了啊,已經我都嚇到了,都不知道要怎麼住,你現在這樣修理,也是沒用,它本來這個很堅固啊。

[太麻里香蘭村 村民
溫秋蘭(客籍)]
看政府怎麼,怎麼處理,然後釋放什麼讓我們有可以貸款,或者怎麼樣,讓我們重建我們這個家園,不然這個客家文化的東西,全部把它重\整理過,就變沒了,沒了就真的太可惜了,最主要我們是要,房屋的救援啦,我們物資已經夠了,因為我們隨便吃也可以過一餐啦。

[台東縣 縣長
黃健庭]
房屋毀損的那個補貼的機制,那個是最快的,可是那個是政府就是給錢,政府沒有辦法說,我針對這一戶來,我來幫你整個屋頂修好,我現在沒有這樣的機制。

[畫面提供 珊瑚蟲]
許多村民認為,政府把重心放在市區和觀光景點,忽視相對偏遠的重災區太麻里在地居民的生活重建,台東縣府則回應,已組成重建工作小組來協助後續重建。

[台東縣 縣長
黃健庭]
在幾天前跟慈濟有談到這個問題之後,我們就立刻,有組成一個工作的小組,因為它牽涉到的可能是土地的地籍的問題、地用的問題,然後牽涉到可能,是不是有一些公共設施,要不要藉著這個機會做重新規畫,那大家的土地如果說是形狀零零落落,我們要不要藉著這個機會把它合併起來,然後依照大家的土地面積重新去規畫,讓它更整齊一點。

[太麻里香蘭村 村長
蕭惠明]
譬如啦,你有一百坪,重新規畫就是剩六十坪這樣,有的地方就變道路、或公園這樣,對啊,(地)會減少,所以這要跟這個村民溝通這樣。

[太麻里香蘭村 村民
李芝儀]
我的地那麼寬,莫名其妙被拿走了,規畫什麼,我們寧願自己花了、花了,花了一些,我們是希望它幫我們,蓋這個鐵皮屋(頂)就好了啦,蓋這個鐵皮就好了,我們不要那個規畫啦,說實在啦,因為耕田的就是要地方寬啊,要放車子,放一些農具嘛,假如那個重劃起來,是好啦,住家是很好啦,可是我們耕田的不好啊。

香蘭村大都是私人土地,要重劃有這麼簡單嗎。

[台東縣 縣長
黃健庭]
基本上土地是私有的,這個問題不大,部分,為了讓大家居住的環境更好,需要牽涉到徵收,那也,也要這個大家能夠,能夠一起來配合。

[太麻里鄉民代表
雷明聖]
一般市地重劃,它跑就可以跑十幾年了,還何況我們這個,剛要開始,它不是說像,慈濟它之前在那個杉林鄉那邊蓋那個一個大愛村,那是直接,政府直接一個公有土地,幾公頃給它去重新做規畫,問題我們這邊不一樣,我們這邊狀況是,土地幾乎都是私人所有的,所以它這樣卡在分配的問題。

[太麻里香蘭村 村民
詹騏瑄(客籍)]
我們香蘭社區還是有,部分是有三七五減租問題的土地,屋主跟地主是不太一樣的,所以這個問題也是,可能會影響重劃的一個主要因素之一。

[太麻里香蘭村 村長
蕭惠明]
有人要送你房子不好嗎,你就地減少一些,住也可以住得很安全啊,我就盡量跟他們溝通。

有的村民希望能原地重建或修繕,趕緊恢復正常生活,但政策未明,他們也不敢輕易動作。

[太麻里香蘭村 村民
詹騏瑄(客籍)]
那就地重建的部分呢,其實也還沒有很明確的方針是說,欸,是不是有全額補助的方式啊,還是說全額貸低利率,還是說半補助、半自付的方式,就也沒有一個確定。

[畫面提供 珊瑚蟲]
重建方向是否符合村民期待,還有太多細節要考量和籌畫,村民共識也必須凝聚,只是這次風災損毀的不僅是房子,村民賴以維生的荖葉和釋迦,也受損九成以上。

它這個鋼索都要剪掉,網子、水管都要剪掉,就全部弄乾淨啦,再,再重搭了啦。

台東荖葉每年產值約100億,是台東的重要經濟作物,但受到尼伯特颱風重創,不僅荖葉都乾枯了,園子設施也全毀。

[太麻里荖葉農
詹益森]
這樣一分地現在弄起來,空地喔,就差不多要25萬到30萬,現在倒,倒到光光,要再弄起來,全部要重插,差不多一分地差不多要50萬,現在你叫不到工人有沒有,價錢又一直漲,一人一天要五千,誰請得起。

這次災損,荖葉的現金救助一公頃是3萬6千元,不過,政府對荖葉政策是「不鼓勵、不禁止、不輔導」,農民要復耕,難上加難。而詹益森家的屋頂也飛光光,園子又倒成一片,望園興嘆,不知從何救起。

[太麻里荖葉農
詹益森]
也不知道,不知道要怎麼辦啊,現在,目前啦,都來這裡看而已,不知道要從哪裡做起啦,慢慢地,因為可以收的就先,弄起來收一收,有本錢了再來用,有本錢了再來用,不然要怎麼做呢。

它當時倒的時候,不是說倒這邊而已,它有倒到這邊來啊,你看這裡有痕跡啊,有沒有,先打來打去,倒到這邊再倒那邊去啊,整個根都斷光光了啊。

種了10年的釋迦一夕全毀,農民欲哭無淚。

[太麻里釋迦農
黃玄宗]
剛好要收成了啊,差差不多,再十幾天,(就要收成了),就要收成了,(颱風一來),颱風一來光光光光,這就是說喔,「風」收了,(颱風收去),颱風收去了,風收了,像我們有時候在講啊,116年的最大的風我們碰到了,五年前,莫拉克最大的水我們也碰到了,這不就,現在什麼還沒遇到的。

[太麻里釋迦農
黃玄宗]
我打個比方說啦,我一甲地一年,可以收五、六十萬,還是多少,你現在給我,一甲地(救助)九萬,我第二年呢,第三年呢,現在倒了,我要種,苗呢,要整理園子呢,怪手要進來,什麼都要錢啦,政府再怎麼,再怎麼補助,不夠啦,就要靠自己啦。

釋迦災情慘重,還有餘力的農民也想趕快站起來、趕快復耕,但是缺苗狀況嚴重,農民都想方設法去搶苗,不然又得再等一年。

[太麻里釋迦農
郭瑞麟]
但是現在最近,因為大家,農民很多都是果園都毀損,所以那個缺苗的情況非常嚴重,那有時候就是變成說,自己要想辦法去,去留種子、去育苗,可是那個機率也不高啦,因為,因為今年夏天落果的情況非常嚴重。

黃玄宗說,許多租地來種的農民已經乾脆棄園,台東釋迦產業要完全恢復,至少得五、六年。

[太麻里釋迦農
黃玄宗]
真的啊,很多人看到園子不去了啊,(傷心),傷心啊,有的人放棄了啊,就說,我跟你租地,跟別人租地,租地來耕,租地來種,這次一次就,都還地主啊,不要了,不要種。

[太麻里釋迦農
郭瑞麟]
我們已經經歷過八八風災,已經前後加起來有七年沒有收成了,那今年是第一次開始有收成,又被這個強烈颱風打到,結果又造成我們又要,又要從頭再來。

釋迦重種又得等三、五年才能收成,這期間,農民生活成了一大問題。

[太麻里香蘭村 村民
詹騏瑄(客籍)]
會希望政府能夠針對這個空窗期的這三年到五年的時間,不是就是等待而已,而是希望可以給我們農民再多一點的,短期作物上的技術指導啦,還有一些補助啦,或者是說,一些別的方(法),可以增加收入來源的那些行銷上的一些方向,會比較有實質上的幫助啦。

[畫面提供 珊瑚蟲]
第一階段的清理、復原工作逐漸完成,但許多問題才正逐漸浮現,村子如何重建、村民共識如何凝聚、產業經濟如何恢復、客家的傳統和文化又要如何延續,災後的香蘭村,漫漫重建路,還有許多挑戰和考驗。

採訪/撰稿 林秋伶
攝影/剪輯 羅應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