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檸檬生產過剩,一度跌破成本價,讓不少檸檬農放棄採收,但也有沒被價跌套牢的農民。竹田果樹產銷班第十六班班長許其勝,就帶著班員做好安全控管,讓檸檬有好品質,吸引生技公司和他們契作;高樹的檸檬農陳振銘則是以有機栽培,走出自己的一條路,不受傳統市場價格波動影響。
背著鋤草機,正在檸檬園裡除草,他是許其勝,種檸檬十一年,也是竹田果樹產銷班第十六班班長,他三年前開始用友善土地的方式種植檸檬。

[竹田果樹產銷班第16班 班長
許其勝]
噴這個白白的這個叫做,那個,生石灰跟那個硫酸銅,這個是專門治理潰瘍病,一般呢,農民就嫌麻煩,因為噴這種的話,不能跟其它的那個藥品混合使用,只能單獨用,還有那個生石灰,還要經過那個開水溶解掉,所以很麻煩。

就算麻煩,許其勝照用,只因為「安全」兩個字。

最主要是有機、無毒,噴這個藥的話,你今天噴,明天就可以採收,對,這很安全的。

和其他果樹相比,檸檬算是相對省工、好照料,不過卻容易發生農藥殘留的問題。

[竹田果樹產銷班第16班 班員
許義雄]
因為我們檸檬,它是屬於四季都可以採收的東西,而現在剛好檸檬是開花期,開花期間,然後開花期間呢,我們還有那個,我們這個檸檬,還有已經可以採收的,所以你,現在開花時間你要噴農藥,一定會噴到那個,可以採收的這個果子,所以如果在,沒有在很安全的控管的話,的時間的話,那就很容易會殘留在那個檸檬上。

[農糧署運銷加工組 組長
戴登燦]
因為有些這個蟲害,會影響了檸檬的外觀,就牠會去這個吸食,或者是咬到這個皮,那這個皮外觀,這個在生長過程裡面就會結痂,就比較難看,那消費者有的就不喜歡,雖然做加工是這個沒有什麼差別了,可是從外觀上來看就不喜歡,所以他還是必須要進行一些,必要的一些防治措施。

[照片提供 許其勝]
許其勝於是透過產銷班共同採購防治資材,帶著一半的班員做安全控管,確保檸檬安全無虞。

[竹田果樹產銷班第16班 班長
許其勝]
我們班裡面,就是從那個,共同採購這個,病蟲害防治的資材,由我、還有幾個班員在做管控,什麼時候可以做防治資材,噴什麼,哪一種那個病蟲害的藥,什麼時候可以採收,都從,從一開始的話就有安全管控,安全期,一定要達到安全期,要採收的時候,一定要送檢驗,送檢驗完以後就不能再有那個,噴藥的那個動作,就要,通過的話就要等採收完以後,再做下一次的那個安檢,那個,病蟲害的防治。


[竹田果樹產銷班第16班 班員
許義雄]
(安全控管)應該也不會很困難,就是只是你要自己控制時間,而且你用藥,一定用,要用對,你農藥不能說,隨便,我噴那個蔬菜的農藥拿來噴檸檬,或是檸檬的農藥去噴蔬菜,那是不一樣,我們的觀念不是說農藥就什麼東西都可以噴,這不是這樣的。

[照片提供 許其勝]
做好安全控管,品質無虞,不僅免於遭受價格崩盤的慘況,甚至還有生技公司和他們契作簽約,能以穩定的價格出售檸檬。

[竹田果樹產銷班第16班 班長
許其勝]
它們(生技公司)有知道我們在做這個,有做這個動作,所以它們願意找我們。所以我們才有這個利基,所以呢,去年我們才免於,受到這個價格崩盤的那個危害,所以我們去年喔,大體上班員的那個收入呢,還是可以,可以勉強,不會受到太大的衝擊。

逃過檸檬價格崩跌命運的,還有有機檸檬農。陳振銘、溫靜怡夫妻倆,穿雨鞋、掛上背桶,準備到園裡工作。一人拿長剪,將樹上較高的果實剪下,一人接下,再修剪過長的枝條,默契好得很。陳振銘的檸檬銷售不走傳統體系,直接透過網路賣到消費者手上。

[高樹有機檸檬農
陳振銘]
我們現在的通路主要就是用網路的方式,那這樣的好處是直接可以面對消費者,等於是我這邊,新鮮的採下來之後,我不用再經過,經過層層的那個過程,那我可以直接就是送到消費者的手上,那我覺得這樣是最新鮮而且是最好的狀態==ns==

兩夫妻同心協力鋪好果園的雜草抑制席,因為不噴灑除草劑,他們得想辦法控制雜草。

[高樹有機檸檬農
陳振銘]
一般他會把它(抑草席)釘死,那我們的做法是採取就是可以移動的,所以有時候我們可能就是這邊蓋一蓋之後,會移到另一邊,那這樣的一個好處就是說,可以讓這邊可以再去做一個更好的呼吸,然後平常本身的話,你蓋住就可以防止雜草的生長,這樣在管理上是比較簡易一點,比較有效率一點。

以有機方式栽種檸檬,在屏東來說少之又少。

[高樹有機檸檬農
陳振銘]
因為檸檬算是在屏東算是很大量,那因為一般的經濟規模來講,他們比較沒有辦法說透過有機的方式來種植,所以他們基本上慣行還是,是比較大量的,對,所以我們這樣子的做法上是比較,比較少的。

確保檸檬安全無虞,成了穩定價格,增加競爭優勢的尚方寶劍,除此之外,開闢多元加工,也是免於崩盤危機的致勝關鍵==ns==

把切好的檸檬片放進玻璃瓶裡,倒進糖、醋,就能製成檸檬醋,當然泡茶的檸檬片、當零嘴吃的檸檬乾,都是溫靜怡拿手的加工品。

[高樹有機檸檬農
溫靜怡]
檸檬的皮很好,很多人不知道,檸檬不可能這樣吃嘛,它的皮很苦,我們就想說,欸,做像泡茶的,然後或蜜餞這樣來吃,這樣就可以吃到皮,也吃到健康這樣==ns==

無獨有偶,簡易的檸檬加工情景,也出現在竹田產銷班班長許其勝家裡,許太太把整顆檸檬放進機器,切成片狀,放進烘乾機,做成乾燥檸檬片;另一項加工品檸檬乾更是費時耗工,醃漬中的半成品檸檬乾,時不時得翻攪、按摩,才能入味。

[許其勝的妻子
楊美玉]
最早的時候我是要賣鮮果啦,但是鮮果,它市面上比較沒(那麼好賣)我就來做檸檬乾,檸檬乾做了也不錯,比鮮果還更,更多人買就對了。要切,還要醃,醃要一個禮拜,一個禮拜要晒,要做到好到成品差不多,差不多要十五天。

產銷失衡,價格崩盤,屏東檸檬農叫苦連天、欲哭無淚之際,許其勝帶領班員做好安全控管,陳振銘堅持自己的有機栽培方式,相同的理念,讓他們挺過價格崩盤危機,綠金依舊閃閃發亮。

採訪/撰稿 宋宇娥
攝影/剪輯 戴志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