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台灣的茭白筍,大多會聯想到新北市的三芝,和南投的埔里,位於桃園龍潭客家庄的三坑村,其實也有品質很好的茭白筍,三坑地處石門水庫的水源保護區,水源不受汙染,農民引石門大圳的水、或是山泉水來種植,種出來的茭白筍相當鮮甜。而因為農民大多已經上了年紀,為了幫忙銷售,三坑村長特別在老街上,設了一個銷售據點,老農民不用再自己扛著茭白筍、坐公車奔波到市區菜市場賣,而許多過路的單車客或是登山客,也能直接買到現採的新鮮茭白筍,因為受到肯定,現在更有許多公司行號,每到這個季節,就會打電話團購。形成於清朝的三坑老街,樸實的建築、充滿古意的街道,讓人有置身另一時空的錯覺。早年這裡是貨品集散中心,現在則是許多單車客必定造訪的景點,在秋風起的這個季節,來到三坑,還有一項在地特產茭白筍可享用==ns==
切好的茭白筍燙熟後,再加入鹹蛋、蔥、辣椒等大火翻炒,一道色香味俱全的鹹蛋茭白筍,特殊的搭配,讓人看了食指大動。另一道茭白筍爌肉,更是讓人垂涎欲滴。
[龍潭鄉三坑村 村長
徐美惠]
比較綠、比較大支的就拿來焢肉,比如說比較嫩的就可以拿來炒,或是說拿來用燙的,或用蒸的,那很甜==ns==
穿梭在茭白筍田裡,比人還要高的葉子,都快把人給掩沒了,76歲的江淼潛,30多歲就開始種茭白筍,眼睛一瞄就知道哪裡有筍好割。
[三坑茭白筍農
江淼潛]
你看 鼓起來了,這個,會鼓起來啊,這樣子啦,就看,看它的頭部就知道了啊,差不多又有好收成了啦。
茭白筍從育苗到收成,得要八、九個月的時間。
[三坑茭白筍農
江淼潛]
正月、二月,那時候就種啦,種,要種到這二期稻作,稻子要抽穗時,它才,有茭白筍好收成啦。
赤腳踩在泥濘的園子裡,鐮刀一割就是一支鮮嫩的茭白筍。
[三坑茭白筍農
江淼潛]
(像這樣一叢裡面可以長幾支筍),大部分一般是說,大約來說,就十幾支、二十幾支就很正常,像這個一割完,它馬上又會發芽,先割完那發的芽,又還會再長喔。
[龍潭鄉三坑村 村長
徐美惠]
我小時候我就知道說,我阿公以前在這裡,就有種茭白筍,我們這裡的水是,我們石門水庫水源保護區的水源,所以沒有污染,種出來的茭白筍,它的品質比較好,它的皮比較薄,肉比較嫩,又比較甜。
三坑就在石門水庫旁,所在地就是水庫的水源保護區,農民引石門大圳的水、或是利用山泉水來種植,水質好、水溫低,種出來的茭白筍很受歡迎。
[遊客]
這街上,你可以到後頭看,很多那個農地,它茭白筍田就在後頭而已啊,有啊,有很棒的,很好的,這邊的人挺好的,(所以都看得到也安心這樣)可以、可以,沒問題。
三坑茭白筍種植面積15公頃,因為效益比種田高,許多農民改種茭白筍,但也因為辛苦,在筍田裡又悶又癢,年輕人都不種,農民大多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家==ns==
現採的茭白筍,刀子一劃,剝去外殼,村民們邊做,邊閒話家常,這裡是村長在老街上設的一個販售據點,讓來到老街的遊客直接購買得到,也不用給盤商賺一手。
[三坑茭白筍農
江淼潛]
盤商來收,要砍人價錢啊,來收一直降價、一直降,降,一天降二、三十,二、三十,讓你做工錢而已啦。
[龍潭鄉三坑村 村長
徐美惠]
這些農民,他會種,不會賣,我呢,我會賣、會包裝,我有通路,可是我不會種,就大家互相。
84歲阿婆,種了三十幾年茭白筍,以前都會自己載去龍潭市場賣。
[三坑茭白筍農
劉梅英]
早上,(半夜)兩點就要起床剝殼,剝好後就趕,有時候沒吃早餐就出門了,要趕車啊,趕八點的,(這麼早喔),對,八點的車,到九點後,大家買(好)菜走掉了啊。
阿婆現在身體狀況不如以往,知道村長這裡可以寄賣,有時就拿到老街來。
[三坑茭白筍農
劉梅英]
我種的,(怎麼會拿來這裡),我早上,我那邊的人跟我說,他說,這麼累幹嘛,拿到龍潭去,去割一割,拿,寄賣在村長(這)啦,我就跑去割。
[龍潭鄉三坑村 村長
徐美惠]
我覺得這些老人家,他也沒有交通工具啦,或是坐公車,帶不了很多,我就想說,不如他去,出去的時間,讓他回家休息,我說我今天是幫助那賣不出去的,或是家裡有弱勢的,或是說,有種、沒辦法出去外面賣的,這些全是老人家,他賺他們的生活費,我想說這些老人家這麼辛苦。
但也不是送過來,就照單全收。
我全部跟你重新包過,看有多少包,再來算,總共13包,13包是嗎,有的13包等一下有的會淘汰喔。
[龍潭鄉三坑村 村長
徐美惠] 我這裡是一個窗口,我會分配,這個農民多少斤、這個多少斤,這家裡,沒有人幫忙剝的,他就帶殼的,要分級啊,我教育他們,要怎麼包裝、要怎麼分級,我們才賣得到這麼好的價錢,讓實際辛苦的農民才有那個價值==ns==
這也是漂亮 你看,阿嬤的是80元,對,這邊,沒有,這個是100元的,80在這裡,這邊,喔,對 不好意思,不一樣的,我叫阿嬤回家去睡午覺啦,因為那比較綠一點啦,風吹,那個也是很大。
三坑種植茭白筍歷史悠久,品質也不錯,只是知名度一直不如北部三芝、中部埔里,三坑農民除了曾去兩地觀摩交流,在行銷上,也希望藉由分級包裝、透過直接和客人面對面、口碑宣傳,一步步打出名聲==ns==而這個位於老街上的據點,除了是銷售中心,也讓人感受到農村的溫暖人情
採訪/撰稿 林秋伶
攝影/剪輯 陳靖維
- Oct 30 Thu 2014 15:34
408集-龍潭三坑茭白筍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