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會想,退休後要回故鄉或到鄉下生活,然而一對有英國藝術碩士學歷的年輕夫妻鍾順龍與梁郁倫,卻離開台北 回花蓮鳳林。兩人原本都從事藝術相關工作,三十歲後開始思考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加上梁郁倫看到婆婆在地方上有名的炒花生後繼無人,因此決定回鄉打拚,跟著婆婆學炒花生。除了要忍受高溫,還得付出大量勞力,這對梁郁倫來說,可是個大挑戰,不過即使親友不解,他們卻做得甘之如飴。對梁郁倫來說,炒花生不只是炒花生,她還要用自己的專業,為在地產業加值,也為農村注入活力。<有一天我跟我先生就聊天在聊起,然後就突然覺得說,為什麼我們要退休了才想回去鳳林呢,那如果我們覺得,家鄉是一個那麼好的地方,為什麼我們不趁我們年輕有體力的時候,回去多做一些事情。>
<一開始也想說,順其自然啦,他們如果住得慣就住啦,住不慣就再回去這樣也無所謂啦,我媳婦不簡單,這麼辛苦的事情,她扛下來做這樣。>
<以前剛開始用左手,左手都很笨耶,鹽都會揮出去,現在左手就比較靈敏了。>

[花生業者第三代
梁郁倫]
就是以前婆婆教我的時候,她是說,鹽要非常非常的熱,才下花生,那那個用意是要讓花生的香氣,能夠在下到鹽的時候,花生的香氣能夠從高溫裡面爆發出來

纖細的手臂,翻動著沉甸甸的花生和鹽,臉上的汗水不停滑落,爐灶大火加上嗆出的熱氣,溫度之高,實在令人難以忍受。

[花生業者第三代
梁郁倫]
花生一下的時候,這個手就要不能休息的要一直鏟,每分每秒這樣要很快速,如果你稍微休息一秒鐘,很有可能就有幾顆花生會稍微焦掉。以前婆婆,我看她都會赤腳,赤腳在炒花生,我就問她說,為什麼要赤腳,她就說,這麼比較涼,因為腳會吸地氣。

動作俐落、駕輕就熟,梁郁倫的好手藝承自婆婆,不過一開始,婆婆要她先在旁看,她就這樣看了三個月。

[花生業者第三代
梁郁倫]
那時候婆婆為了要讓我喜歡花生,她覺得要從剝花生跟挑花生開始,因為她覺得這個工作不是只有在炒它(花生)而已,因為你炒這個東西(花生),你要認識它,你要喜歡它,才會對它有感情,那炒出來的花生味道自然不一樣。

梁郁倫大學畢業後到英國念藝術管理,也就是那時,認識了一樣在英國念視覺藝術的老公,回台後,在台北做了五年藝術行政,但誰也沒想到,兩年前,就這樣放下台北的工作,回到家鄉鳳林,炒起花生。

[花生業者第三代
梁郁倫]
那一年媽媽六十歲,那她就說她想要退休了,因為她的肩膀炒到都受傷,都五十肩,因為每個人都在抱怨說,鄉下的年輕人口統統都外移,那大家都在這樣講,可是沒有人要讓這個地方更好,沒有年輕人回來投入,所以就在那個心念一轉的時候,我們就覺得,好那我們回來跟媽媽學炒花生。

[花生業者第二代
劉秀霞]
(他們說要回來的時候),(妳有很高興嗎),當然啊,我嚇一跳,不知道真的還是假的。有人幫忙做,當然很高興啊

<他說這邊是10號的,他說這邊是10號的,他會不會搞亂掉了,這好像比較多皮細的。>

園子裡的花生正在採收,這期收成似乎不錯。

<這麼多,哇 結很多喔,很漂亮喔。這種的地泥土鬆鬆,這種沙質地,花生長比較漂亮,結果較多,比較好吃,(所以像這批就是收成很好的),對很漂亮,這樣很好了。>

[花生業者第三代
梁郁倫]
我們去拜訪農民,認識農民,那我覺得一方面除了說,看農民他們今年種的花生怎麼樣,生長得好不好之外,其實我覺得那也是跟農民的一個互動

花生是鳳林特產,全盛時期面積甚至達100公頃,是許多家庭的經濟來源。

[花生業者第二代
劉秀霞]
而且覺得花生對我們來講,非常的重要,是我們最好的食材這樣,也可以,像我們也可以製油,炒菜啊,很多料理,可以做粄,(以前生活都是要靠這個),對啊對啊,下雨天我媽媽就會做一些花生粄,讓一群小孩吃點心。

<(以前沒機器就是這樣拔嗎),對啊,就是啊,要拿一個畚箕來,這樣一直拔一直拔啊,(這樣時間差很多喔),差很多,這樣拔一直拔,很累喔,很飽滿,拔到跪著來拔喔。很累。>

不過現在因為人口老化利潤也不好,鳳林花生種植面積萎縮剩約一、二十公頃,然而許多已經荒廢的花生園卻因為他們再度重生。

[花生農
梁培基]
因為這兩年有固定跟我收購,叫我種我就種, (不然你原本的田地),(是荒廢了嗎),之前很久沒種了,不夠工錢,做不夠付工錢,不夠成本,我們就不種了。

[花生業者第三代
梁郁倫]
像我記得回來的第一年,我們最年輕的農友伯伯是76歲,是最年輕的,然後年紀最大的有到82歲,然後可是從去年開始因為我們現在量有多一點點,所以會鼓勵一些更多農民來種,可是我覺得,更年輕的話,去年更年輕的是55歲

和小農契作,不僅創造在地經濟,更活化土地利用,今年冬天,他們也要開始學種花生。只是兩個留學英國的藝術碩士,回到鄉下務農,這件事總是讓周遭親友很難理解。

[花生業者第三代
梁郁倫]
其實我跟我先生從動念到真正搬回來的實踐,我們花了一年的時間,當初很多朋友也會,他們也會覺得很可惜說,你怎麼讀到那樣的碩士學位,在台北做那樣的工作現在願意回來做這些事情,你為什麼、為什麼。

親友的不理解並沒有動搖他們的決定,梁郁倫說,留學的經驗,反倒是支持他們回鄉的助力。

[花生業者第三代
梁郁倫]
去國外念書,我覺得我有一個全然不同的視野,接觸外面的世界,我會更珍惜我們,我會看到、找到自己,在地文化的價值跟值得珍惜的地方,傳承的同時,你要懂得去優化你的傳統,要跟得上時代的腳步,這樣你才能在不斷的創新裡面,因為每一個創新可能在未來的二十年,就會變成傳統。

雖然是經過深思熟慮所做的決定,畢竟是完全不同的生活環境和模式,梁郁倫坦言,一開始也是極度的不適應。

[花生業者第三代
梁郁倫]
(那時候有偷偷哭過嗎),有耶,我覺得那時候有極度的不適應,那時候不適應就是講說,一個是勞動上,身體上面的勞動讓我覺得非常的累,我記得那時候過年前,我們的訂單非常的多,然後我覺得,我早上都大概五點半,天剛亮就起來,然後那時候是冬天喔,然後那時候我記得一個月幾乎都沒有休息,都這樣的時候,某一天早上起來我就哭了,我就跟我先生說,我說我好累這樣子,我先生就說,那你就休息啊,因為他其實,大家都一起在做那些事情,然後我先生說,你覺得你身體不行你就休息啊,我就跟他說,不行啊,可是我答應人家今天要寄出去。

[花生業者第二代
劉秀霞]
很捨不得喔,對啊,我就想說,妳如果說,這不是妳做的工作,妳如果做不來,做不來,趕快回去這樣,趕快回去台北這樣,我有這樣跟她說,她說,不會啦,我就決定好的事情,我不會後悔這樣。(很難得喔),很難得。

許多人覺得,他們學非所用,但梁郁倫認為,炒花生不只是炒花生,她還要用自己的專業為在地產業加值。

[花生業者第三代
梁郁倫]
我以前是做藝術行政的角色,可是如果我能夠懂得為這個花生說故事,創造它在地文化的一個價值的話,我覺得那也是一個很棒的事情,所以我覺得,對我來說,我覺得它是有很多很多的可能性,還有非常多的挑戰。

在生活裡獲得滿足,也更懂得感恩與珍惜,外人看來辛苦的工作,她卻甘之如飴。

[花生業者第三代
梁郁倫]
收穫很多的是這片土地給我的,還有我覺得,長輩教我的事情。那這些東西其實,我覺得它是,我覺得它是生活裡面的智慧,就是所謂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智慧。我覺得在鄉下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是一家人的事情,那我覺得那個力量很大,那我覺得就是因為這個力量讓我覺得,我可以做下去

<剛好有茶,喝一下,不用麻煩了,不會啊,不麻煩。>

換下OL套裝,戴上斗笠、套起袖套,幸福的笑容裡,有家人滿滿的愛,日子過得平凡,心靈卻有大大滿足。花生牽起了這家人的感情,也為農村注入年輕活力、帶來更大的可能。

採訪/撰稿 林秋伶
攝影/剪輯 范群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