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在中鋼擔任檢驗師的邱順南,九二一之後,放棄年薪百萬的工作,回到故鄉南投,轉行當農夫,從工業跨足到農業,邱順南一路跌跌撞撞,幾乎要把積蓄都賠光,尤其他一開始就做有機,在當時有機養生觀念還不盛行的時候,更難受到認同。不過,他不放棄,十一年來,全心投入,和太太專門培育有機蘆筍,除了常見的綠蘆筍、白蘆筍,還成功種植出紫蘆筍,不僅受到消費者青睞,反倒還比綠蘆筍更受歡迎。一根根碧綠的蘆筍,從土裡冒出頭,看起來相當鮮嫩,在邱順南的有機農場裡,還有這種要預約才有的白蘆筍。
綠蘆筍、白蘆筍都是市面上常見的種類,不過這種紫色的蘆筍,就很罕見了。
[蘆筍農
邱順南]
紫色蘆筍,第一個,我們看起來它顏色很搶眼、鮮豔,因為它花青素多,那它最重要的特色是,它甜度比綠蘆筍還要高差不多,差不多是一到二度的甜度,再來是它比較脆、比較鮮嫩、比較多汁。
從國外引進的紫色品種,因為是有機種植,所以上面還裹著滿滿的果粉。
[蘆筍農
邱順南]
像剛剛有剪起來的蘆筍,會看得到有很多的果粉,那個基本上是有機質達到7%以上,才有那種成果的展現,所以像這種土壤,你們有看到,它是很黑的,然後很鬆的,這個都很鬆的,為什麼這鬆,因為它有機質很高,那為什麼那麼黑是因為,我們不斷的,每一年不斷的持續投入有機質的資材,包含有機肥料,那它每一年的腐化,所以這個都可以聞得到,有一種土壤的香氣,還滿棒的。
講起有機種植,邱順南專業的很,他是台灣有機農業的先驅,不過在這之前,他其實是高雄中鋼的檢驗師,和農業完全沾不上邊,十一年前放棄這年薪超過百萬的工作,回到故鄉南投,開始務農。
[蘆筍農
邱順南]
小孩子都跟我講說,為什麼奶奶家的連空氣都是甜的,連開水都是甜的,有時候孩子不經意的一句話,可以讓我們去做不同的省思,就是原來我們在找尋的,如果你在找尋的是健康的話,那財富跟健康之間,財富又算什麼,所以我還是選擇健康。
從工業轉農業,這一步棋下得險,也果不其然,一開始賠慘了。
[蘆筍農
邱順南]
(賣)掉兩棟房子,外加兩個夫婦十一年來沒有薪水可拿,那當然很痛啊,應該是(賠了)兩千萬以上吧。
三十多年前,因為務農的父母農藥中毒,邱順南在投入農業的第一刻,就選擇有機栽培,但他說,十幾年前,有機的法令還不完善,民眾對有機的認知也不深,在當時做有機真的相當冒險。
[蘆筍農
邱順南]
一開始跌跌撞撞,跌跌撞撞,有機的生產技術也不是很好,通路也不怎麼熟,然後各種因素,在那當下實在都不是很好的一個條件,(但你也沒有想要放棄過),十一年不放棄,大概還會一直堅持吧。
投入有機的前五年,邱順南一直找不到自己的定位,他一直想為自己的產品做出差異化,於是想,那就種蘆筍吧。
[蘆筍農
邱順南]
這是我們自己留的蘆筍的種子,然後自己去做催芽、做育苗,所以你看到這個是差不多是三十天左右,可以看得到它的根系還很小,那應該再過兩個禮拜,我們就會把它移植到田間。
從這像針一般細的小苗,種到可以採收,得經過十個月的時間。
要長到像大拇指那麼大,它基本上要經過差不多二十個世代,由分芽分化一直不斷的一代比一代大,你看 那個比例很懸殊,就二十個世代,十個月。
[蘆筍農
邱順南]
這個停心(採除嫩芽)的動作,也可以刺激到蘆筍的母株,然後感受到生命的威脅,它會快速的熟成,那這個時候,只要看到它的葉子從淺綠色,轉變到深綠色的時候,就代表說,這個蘆筍已經是成熟的母株了,它就該長筍了。
採收回來的蘆筍,要馬上清洗後冷藏保鮮儲存在18度C以下的環境,讓它休眠。
[蘆筍農
陳素月]
降溫第一個就是說,因為採進來它還是活的,不是說這樣它就沒有生命了,它還是繼續有生命,然後我們給它冰水下去讓它降溫,第一個就是去除田間熱,然後第二個就是抑制它再繼續生長。這個筍經過這樣子預冷的動作之後,它品質才會好,而且會好吃,再來甜度也都會保存起來。
邱順南不僅有台灣的有機認證,也取得很難申請的歐盟、美國的有機認證,為進軍國際市場做準備。
[蘆筍農
邱順南]
在全球都很缺貨的,每年的11月到隔年的3月,如果在全球很缺貨的時候,我能夠生產出品質不錯的、而且又有歐盟市場或日本市場,所需要的高檔蘆筍的話,我是認為應該可以開拓另外一片天,所以我也比較大膽的想要嘗試,是不是有機會能夠去做外銷的準備。
邱順南說,二十多年前國內蘆筍最興盛的時候,種植面積曾高達一萬兩千公頃,但現在只剩兩百公頃,市面上的蘆筍大多是國外進口的。現在健康、養生觀念越來越受重視,也希望國內的有機蘆筍產業,可以像這些充滿生命力的蘆筍一樣,在經過長時間的孕育後,總有見光明的一天。
採訪/撰稿 林秋伶
攝影/剪輯 洪炎山
- May 27 Fri 2011 17:13
229集-九九峰的紫蘆筍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