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高山型海島國家,森林資源特別豐富,尤其是檜木、扁柏,這些珍貴木材。早在日治時期,日本政府就積極開採林木,像是嘉義的阿里山林場,台中的八仙山林場,和宜蘭的太平山林場,這三個林場,當時是最具規模的「官營」林場。另外日本的民間株式會社,也有參與伐木作業,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花蓮的林田山林場。帶您先回憶這四大林場的過往,看到當年林場伐木的艱辛以及盛況,也知道四大林場對台灣的貢獻。清晨的曙光趕走黑夜的寧靜,天空 山林還有眼前的空間,再度披上光亮。阿里山的日出美景聞名中外,遊客常常三更半夜來此,等待這劃破天際的瞬間。
阿里山的神木群裡,芬多精含量豐富,徜徉其中感受森林浴,好不舒服。
:倘若走累,森林火車的行駛,走過山林,也走過美景,如詩如畫的篇章一幕幕上演。

<照片提供:金龍文教基金會>
人們現在能夠欣賞阿里山之美,時間要走回,民國前15年的日治時期。當時日本政府發現這裡,有完整的檜木森林,便開始有計畫地發展林業,而開發的首要工作就是造鐵路。在民國元年起,完成嘉義到阿里山間的森林鐵路,也正式開啟伐木產業。

說到阿里山森林火車,就不能不說到,特殊的「Z」字型鐵道。
嘉義林管處鐵路課前課長 蔡廣盛(右)0152---0202 BITE:阿里山森林鐵路,因為到第一分道,是海拔有1800公尺,阿里山的終點站沼平車站,海拔2200公尺多一點點,這個落差將近400公尺,坡度很陡,如果要一直線上去的話不可能,所以他(日本)就用Z字型方式,一個前進然後再後退,一直爬上去,一共有四次。阿里山森林鐵路開得很早,已經將近一百年,那時候算是一種很早的工程,也算是創舉啦。

<照片提供:金龍文教基金會>
透過森林火車,阿里山的木材得以運下山。而從日治時期到光復後國民政府接收林場繼續經營,但由於出材量逐年遞減,到了民國52年,正式結束官營伐木。

阿里山結束了伐木,並沒有因此而沉寂,隨著世界環境發展的潮流,森林經營逐漸轉為,環境保育和森林遊樂,也就是後來熟知的,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
而到了97年,林務局將遊樂區內,觀光旅館興建營運,森林鐵路經營及維護等,交付民間機構。暫且不論這項BOT案的爭議,阿里山林場的發展,也算是走向「新紀元」吧。

<照片提供:東勢林管處>
八仙山,位於台中縣和平鄉境內。早在日本人發現之時,因為主峰高2424公尺,折算台尺約「八千」,取其日語諧音而得名「八仙」。由於這裡風光明媚,早年還曾入選台灣八景之一。

<照片提供:東勢林管處>
民國4年開始,日本人有計畫地開採這裡的檜木,進行伐木、集材、運材等作業。早期都是利用天然地形,以人力降坡作業,或設置施木滑道和土滑道,或是利用絞盤作短距離集材,將原木滾滑送到大甲溪畔。

<記者Stand>
以前八仙山林場,在平面鐵路還沒完成時,是利用現在所看到的大甲溪,來運材。當地老一輩的人,把這種行業稱作「放板」。
由於溪水湍急,加上暗流,人員萬一不慎掉入溪中,生命常常就此劃下句點。因此,有人說賺這種錢是「生命錢」。

<照片提供:東勢林管處>
直到民國16年,設置50公里的台車鐵路,才有完整的機器運材系統。
當年位於豐原的木材集散地,如今已經改成東勢林管處。至於許多伐木的回憶,則是要進入森林遊樂區內。

[八仙山自然教育中心
專案教師 林純如]
在以前是一個蠻階級分明的時代,尤其是日本人佔據台灣,在這邊開發林場,所以日本人當時,他在選擇宿舍的時候,他當然會選擇平坦的,乾燥的地方。這邊很少能夠看到平地,大部分都是那種山坡地,或者是凹凸不平的,所以所有地利最方便的地方,都是給日本軍官住的。

平坦之地,竟是殖民時代的威權表徵,就連娛樂場所也是日本人優先。

[八仙山自然教育中心
專案教師 林純如]
當時在這邊林場工作,其實是件非常辛苦的事情,除了體力啊 還有就是精神上,有時會擔心出去再也回不來,所以其實很多日本人,他們會希望在一天辛勞工作之後,能夠有一個讓身體放鬆的地方。

<照片提供:東勢林管處>
當年的歌舞昇平,只能在照片中找到,建築物早已棟摧樑毀。至於台灣伐木工人的住所,如今也淹沒在樹木和雜草中。

[八仙山自然教育中心
專案教師 林純如]
為了管理上的方便,日本人把這一大帶區域,都列為是台灣人居住的地方,其實當時的道路,以及這邊的環境,要到達伐木,以及要搬運木頭的地方,其實是有一段路而且還蠻泥濘的,所以走起來還蠻艱辛的,因為路途的遙遠,所以當時就說這邊真的是苦夫啊。

工作的辛苦,或許只能反映在信仰上,因此在山中可以發現這座廟宇。

[八仙山自然教育中心
專案教師 林純如]
在進去之前,這些搬運工人,有時候真的冒著生命的危險,進去搬運木頭,會遇到什麼事不知道,所以他們總希望,一天開始工作之前,能夠有祈禱的動作,所以他們在這分岔點的時候,看到有一些石頭,他就是把石頭當作是神,神像一樣來膜拜。慢慢的這邊從原本的石頭,開始有菩薩的出現,就是有商人他帶進了菩薩,供大家膜拜。

至於日本人的信仰中心,因為不堪森林大火和地震摧殘,如今只剩兩個鳥居穴。

而當年台灣人在這裡工作,最辛苦的要算是拖拉木馬。

[八仙山自然教育中心
專案教師 林純如]
拖拉木馬不可能只有一個人,它一定是至少二到三個人,在這選擇你另外伴侶的時候,我一定要找跟我比較有默契的人,不然萬一遇到特別的狀況,萬一右邊是懸崖 左邊是山壁,一個不小心角度沒有調好的話,是不是人就摔下去了,所以當時他們在找伴的時候,一定是找跟自己有特別關係,比如說像父子夫妻或兄弟。

伐木的種種,現在都已經成為歷史,民國54年八仙山林場停止伐木。65年開始,規劃為國家森林遊樂區。運用一些舊有的建築,作為休閒 教育功能,像早期的八仙國小,現在是生態教室。一些林道也成為散步的好地方。

看到蹦蹦車,就想到太平山。雖然時速只有九公里,但卻是遊客到此,必定會乘坐的一項,當年林場開發所留下的歷史產物。

<照片提供:羅東林管處>
民國4年日本人開始伐木作業。和八仙山林場一樣,也是利用滑木道和土滑道,另外還有蹦蹦車做短距離運材,到了平地才由蘭陽溪管流,將材運至宜蘭員山。

<記者Stand>
這裡是羅東林區管理處,為什麼太平山林場的管理處,要設在那麼遠的羅東,其實是有一段歷史的。當初太平山林場剛發展時候,貯木池是設在員山鄉,不過後來羅東首任的街長,也就是現在說的鎮長,積極奔走之下,同時鎮民主動集資興建這裡,才把貯木池還有林業辦公室,遷到這裡,希望藉由木材集散帶動地方發展。現在看來當初的做法,效果已經達到,因為羅東鎮可以說是宜蘭縣,現在最熱鬧的地方。

[羅東林管處
處長 林鴻忠]
民國七年的時候,當時的日本時代有一個電器會社,要在清水成立水力發電廠,水流運材的方式就被迫停止,開始要規劃沿著蘭陽溪兩岸,到底是原來的路線,在宜蘭員山出口,還是經過我們羅東三星出口。整個評估的結果是各有利弊,因為如果從宜蘭出去的話,宜蘭出張所那邊已經有規模了,後來就召集兩個街長去討論,說你們哪一個街願意去幫忙,宜蘭街的比較保守一點,羅東街的街長,他就比較有遠見,好 由我們這個街來支援。就把森林鐵路36.4公里,由土場經過十個車站,然後最後一個車站就是竹林,把木頭運到這邊。

當年的貯木池,如今依舊保持完整,也讓人不禁想問,這麼大的池子究竟有什麼功能。

[羅東林管處
處長 林鴻忠]
檜木是在雲霧帶生長的,它濕氣比較濃,運到平地來就比較乾燥,放到池子裡面在那邊翻,可以隨時在翻,就保持它檜木的品質。

伐木不再,貯木池也成為生態池。而往太平山上走去,山下是土場的舊式運材火車,將人們的記憶,漸漸拉回當年林場的盛況。

運材車,集材機 集材主柱,有些被漆成黃色,以利保存。在民國71年停止伐木後,這裡更是規劃為遊樂區。走在林道間,樹木如此的近,新鮮空氣的伴隨,早已讓人忘卻爬山的辛苦。而當年日本人的信仰中心,也在光復後改建為鄭成功廟。

散步山林間,蹦蹦車的身影盤旋著,這就是太平山遊樂區裡,動態 靜態資源兼具的特色。

遠眺林田山林場,舊稱「摩里沙卡」(森坂),充滿森林的山坡,果然名符其實。

<照片提供:萬榮工作站>
民國28年,日本的台灣興業株式會社,取得位在花蓮萬榮,林田山森林採伐許可證之後,便開始進行伐木作業。同時也在現在的山下,鳳林鎮森榮里,興建辦公廳舍、住宅。

<照片提供:萬榮工作站>
雖然光復後主管林業的機關有所改變,但林田山林場的伐木,則是延續到77年。

早期伐木工人所使用的工具,一部分被保存在展示館。後人也只能從這些物品,追憶當時的生活。而目前的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有些建築還能拼湊些許歷史。

<記者Stand>
在林田山文化園區這裡,可以看到很完整的日式木造建築,這些都是當年給伐木員工,所居住的房子。

[林田山文化協進會
理事長 林信家]
當初日本人來這裡開發的時候,他為了要安頓員工,所以他蓋了很多宿舍。有規定四種等級,第一種等級就是甲種,是主管級 場長住的,第二等級是課長級的,所以它有庭園,第三等級就是股長,像這些有小小庭園的,還有一種連棟式的,四五間在一起的,那就是最低級的。

還有這座由檜木建造的中山堂,曾經是興盛時期,林田山住民精神寄託,以及文化活動的中心。

[林田山文化協進會
理事長 林信家]
我們這邊人口一直增加,員工還有眷屬沒有集會的場所,沒有娛樂的場所,所以蓋這個中山堂,這個中山堂當初就是,做為放映電影還有遊藝的表演,還有做大戲這些,各種活動之用。

而說到人口,當年這裡比較特別,很多都是由台灣西部遷徙過來。

[林田山文化協進會
理事長 林信家]
我們這邊最興盛的時候,就是大概民國六十幾年的時候,其中人口兩千多人,客家人佔的比例已經有1/2了。客家人是從桃竹苗,還有東勢角(台中縣東勢鎮),這些遷移過來的,他們因為對山場的作業經驗,非常的豐富,比如說他們會焗腦 會牽流籠,伐木這些。

隨著伐木的停止,人口也紛紛外流,現在還住在當地的民眾,已經不到400人。殘破的屋舍為這段歷史見證。當地的國小也早已裁撤,司令台上徒留「台」字。

曾經有「花蓮的九份」之稱,風華褪盡後,在民國91年規劃為文化園區,為當地帶來不少觀光客,這樣的轉型,或許也在延續當年的繁華吧。

走過四大林場,了解他們的過去和現在。先不說當年日本人的伐木,對森林的影響,還有接手的國民政府,對林場的經營政策。四大林場,無論規模或重要性,都是台灣林業開發史上,不可或缺的據點與見證。

採訪/撰稿 羅弘昇
攝影/剪輯 范群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