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時期,大批美軍進駐台灣,有些人更和台灣女子生下愛的結晶。但隨著撤離,也留下了不少”父不詳”的混血兒。從小在苗栗客家庄長大的一位非裔男子阿忠,雖然說了一口流利的客家話,但因為黝黑的皮膚和外貌,成長過程飽受歧視。43歲那一年,他憑著一口唾液,用DNA找到遠在美國的親生爸爸,並和兄弟姊妹們相聚。阿忠之後回到台灣生活,淡淡地說,就是圓了一個一輩子想達成的願望。比起美國的親人,他更感念從小養他,並視如己出的客家爸爸。有作家把他的故事寫成書,也有導演花了四年多的時間拍成紀錄片,一起來看黃貞茹和左燕輝的報導。


 

 

《爸爸歐巴馬》紀錄片提供 林聖賢

0:00-0:59

你講啊爸爸在哪裡,爸爸在哪裡,爸爸現在在哪,在後面耶你看,我要說什麼,你要笑要笑,他想問你們,他長得好看嗎,英俊嗎,對,他長得好像爸爸。

 

鏡頭前有點期待,又有些生澀害羞。活到43歲,這是他第一次看到,遠在美國的親生爸爸,還有流著相同血脈的姊姊們。美軍留台混血兒的尋根之旅,還被拍成紀錄片。

紀錄片<爸爸歐巴馬>

他是邱漢忠,英文名字叫麥可,黑人又叫麥可應該很會跳舞吧

台美混血兒 邱漢忠(右)

有一天他就跟我說,他想要拍,拍我的那個故事,我說是嗎,我說你要怎麼拍,因為他看到那個書嘛,他說他也想要拍,我說好啊,不然你要拍就給你拍啊。

 

邱漢忠個性隨和,朋友都叫他阿忠。因為膚色和外型,大家認為他講話一定洋腔洋調。沒想到他說中文,口音和用詞很台式,客家話更溜,因為從小跟著務農的爸爸,在苗栗客家庄長大。

台美混血兒 邱漢忠(右)

照片提供 邱漢忠

1:54-2:12

(我爸)他這個人,很有意思,怎麼說,別人(看到我問)說,欸 你兒子怎麼會是黑人,他不理睬他,黑人就黑人就是我兒子怎麼樣,他就是這樣的人,我現在的個性多少就是跟他學。

畫面提供 林聖賢

2:42-2:57

在那民風保守的年代,阿忠的成長過程,受到不少欺凌。親生的爸是誰?在哪裡?他從來沒有認真思考這個問題。直到被女兒三番兩次問倒了,他才興起尋父的念頭。

台美混血兒 邱漢忠(右)

 

她同學問她妳爸哪裡人,她會跟她同學說,我爸是台灣人啊,妳爸是台灣人怎麼會黑黑的,那不是外國人嗎,不是啊,她會跟她同學解釋,又解釋不出來,她才會回來問我,我才說我去找,找到我的根在哪這樣,我才去做這樣的事情。

畫面提供 林聖賢

3:05-3:10

這個我可以留著嗎,可以,可以,真的太棒了,真的,真的,我只要帶這個採就好了,DNA這個還滿厲害的。

照片提供 邱漢忠

3:06-3:09

作夢也沒想到,阿忠就這樣憑著一管唾液,找到了遠在印第安納州的親生爸爸。原來他的生父,是越戰時期來台的美國大兵,之後撤離,留下阿忠當時已經懷有身孕的媽媽。

台美混血兒 邱漢忠(右)

當時,DNA驗到的時候,那大姊就說,跟(我親生)爸爸說,你還有一個兒子在台灣,你要跟他相認嗎,那時候我在美國的(親生)爸爸他不肯,當時我(大)姊就說,那是你自己做的事情,那你就要自己負責,人家從台灣找到這來唷。

《爸爸歐巴馬》紀錄片提供 林聖賢

3:43-3:51

這一個小時的路程我走了四十年,好好玩,好好享受旅程吧。

畫面提供 林聖賢

3:52-3:55

照片提供 邱漢忠

3:57-4:10

特別穿上寫著中文”父”的T恤,阿忠跟女兒帶著忐忑的心情,飛越半個地球。一下飛機,看到爸爸和其他兄弟姊妹,熱情舉牌接機。原本五味雜陳的心情,頓時煙消雲散。

台美混血兒 邱漢忠(右)

照片提供 邱漢忠

4:26-4:34

畫面提供 邱漢忠

4:50-4:58

照片提供 邱漢忠

4:59-5:00

那時候我跟女兒去美國,下飛機的時候我看到他,本來想要打他,把我丟在台灣,辛苦四十多幾年,(但)我看到他心裡(其實)很開心,很多人來迎接我,兩隻手這樣舉著(牌子)說,麥可麥可我們在這邊這樣,我就走過去,心裡的怨恨一下全沒了。

《爸爸歐巴馬》紀錄片提供 林聖賢

5:01-5:11

阿忠和真正的家人,度過了難忘的夏天,困擾他四十多年的身世之謎,得到解答。他的故事,一度上遍各大新聞媒體,回台後回歸正常生活,想念美國的家人時,就拿出姊姊送他的禮物。

台美混血兒 邱漢忠(右)

這族譜啦,美國家人的族譜,這是我爸爸(口誤),這是奶奶,這些是美國的親戚啦,很多人不知道要喊什麼,大弟啦說,說我的長相得像(奶奶)她,(我)怎麼知道真的假的,你覺得有像嗎,不是說只有黑黑的這樣,就會想像他長什麼樣子,想要知道他長怎麼樣子啦,對啊,這是我一輩子想做的願望,達成了,達成了就達成了,對。

台美混血兒 邱漢忠(右)

這邊的人,高中生全都騎機車,沒有校車啊,這邊學生都住在山上,沒用走的,走路要走到什麼時候,你要一早起床就開始走路了。

 

阿忠熟門熟路開上山,山坡兩旁都是墳墓。山的另一邊是他生長的地方,這一邊則是客家爸爸現在的長眠地。

 

從小在客家庄長大,這些祭祀習俗阿忠耳濡目染。儘管找到了生他的美國爸爸,但阿忠從來沒有忘記,養他的客家爸爸。而客家爸爸已在幾年前過世。

台美混血兒 邱漢忠(右)

照片提供 邱漢忠

7:18-7:29

客家人就是很勤儉,我爸又很省,像我們吃飯有沒有,如果沒有菜可以配,就用醬油來拌,將就吃一吃有飽就好,他身上有多少錢就會盡量給我。

台美混血兒 邱漢忠(右)

你兒子邱漢忠回來看你,帶些水果聊表心意,請爸爸在這邊吃水果,有帶電視台來拍攝祢有開心嗎。

台美混血兒 邱漢忠

我爸爸對我很好,我過年過節都會來上香拜拜,我現在就是信基督教,但我覺得孝順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所以我不會忌諱這事情,拿香拜拜這個事情。

 

唉唷,這麼久沒看到,喝一杯,這個以前對我很好的,什麼以前,一直以來,一直以來唷,對 一直以來什麼以前。

照片提供 邱漢忠

8:51-8:59

 

每次回卓蘭,就像開小型同學會,阿忠豪邁的性格,很容易和人打成一片。高職畢業後北上發展,是有二十年資歷的燈光師。除了電視台節目,國際大導演的電影,也曾參與過。

台美混血兒 邱漢忠(右)

 

(劇組)它把整座山給它包起來,對啊,這是我從事這個媒體業,看到最震撼的一幕。

 

因為本身從事媒體行業,阿忠在鏡頭前很自在,講起話來彷彿天生自帶喜感,有導演提議要拍他的故事,他沒多想就答應了。

 

入圍劇組這邊請喔,你們可以直接入座了,OK,所以我們簽到好就直接入坐,隨便找位置就可以坐,導演你盡量幫我們坐前面,因為等一下要頒入圍證書,OK,會不會緊張,不會啊,不會,平常心

 

茶會很熱鬧,而且高手雲集,阿忠一行人坐在最前面,看起來有些緊張。因為這支他跨海尋父的紀錄片,入圍了金穗獎。

 

爸爸歐巴馬導演林聖賢,我們請五位到台上,從金馬獎得主手上拿證書,下一個就到金馬獎了喔。

《爸爸歐巴馬》紀錄片提供 林聖賢

10:25-10:36

 

戴著眼鏡一副書生樣,但擺出的動作卻很搞笑。導演林聖賢除了在客家基金會上班,目前也是台灣藝術大學廣電系碩士在職班學生。在拍攝紀錄片的過程中,因為更了解阿忠,兩人成了好朋友。

 

人家不是說黑人很會打籃球啊,對啊,黑人很會唱歌啊,對啊,黑人很會跳舞啊,對啊,你都沒有,這些我都不會啊,很尷尬耶,被台灣人給同化啦。

導演 林聖賢(右)

他的爸爸是美軍,可能是五十多年前來台灣,認識他媽媽,生下他,不過他現在想找生父,我想說 好啊,不然我們把這個故事記錄下來,那時候我就計畫我來拍這整個過程,拍到好差不多有四年到四年半的時間。

 

阿忠找爸爸,牽扯沉重的歷史議題,處理起來著實不容易。另一部分,則是親情的表現,雙方第一次跨海視訊這一幕,是林聖賢認為全片,最難表達的地方。

《爸爸歐巴馬》紀錄片提供 林聖賢

11:26-11:59

七月二十號他們會禮拜六辦派對,喔這樣子,I去I去,我想要去我想要參加,你說,我想要去我想要認識大家,生日快樂,生日快樂謝謝。

導演 林聖賢(右)

我知道他是爸爸,他跟我長得就是一模一樣,但是我沒有辦法溝通,他必須是一個很親近的一個感覺,但是如果我又沒有,但我要怎麼去跨越他,我怎麼去改善他,這個東西我會很好奇,那我也想要帶著觀眾,用靠鏡頭去揣摩,或者是去間接的有一些猜測吧,因為我覺得那個東西只有阿忠可以描述。

 

受限經費有限,拍紀錄片的過程充滿大大小小的挑戰。林聖賢回憶說,其中最遺憾的是,當時沒有辦法跟阿忠一起飛美國,最重要的拼圖硬生生少了一塊。

畫面提供 林聖賢

12:35-12:50

 

來,這本你的,好啦,只能送你到這裡,好啦,阿忠我們來拍個合照。

導演 林聖賢(右)

克難這件事情有另外一種趣味感出現,就是我覺得就像我們講的,就是白話一點的就是,有錢有有錢的做法,沒錢有沒錢的做法,那我覺得他這整個過程,除了是這個故事的記錄,那也是一個創作者的一個創意的考驗。

 

因為工作的關係,林聖賢接觸影視創作學拍片。參加紀錄片培訓班,連續六年拿到補助,也得到一些不錯的成績。能和阿忠一拍即合,一部分也因為,他是出生在桃園觀音的客家人。

導演 林聖賢(右)

客家這件事情對我來說,它就像是我的一個養分吧,因為這些愛我的人,跟我的熟悉的環境,都是來自客家,所以我對客家這個題材,又特別有感覺這樣子。

 

你有覺得自己變胖變瘦變老嗎,好像也沒有,頭髮變少,對,看這邊看這邊,,中勳耶,這是有字幕的版本嗎,這是沒有這是另外一個版本,我覺得中勳最辛苦,因為我覺得他的整個田調,他的整個企畫應該做了三年吧,以上,對。

《爸爸歐巴馬》紀錄片提供 林聖賢

13:56-1411

採訪/撰述 黃貞茹

攝影/剪輯 左燕輝

 

 

陳中勳用文字,林聖賢用影像,加上主角阿忠,三人因此締結這段特別的緣分。阿忠尋根的故事畫下句點,他們今後也將在各自不同的人生道路上,繼續努力。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