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實施長照2.0 以來,在各個社區按照護需求程度不同,設置ABC長照關懷據點,照顧生活無法自理或是家人無暇照顧的長輩。而其中的C站關懷據點,更是要守護社區裡健康的長輩。但話說回來,老了真的只能等著人家來照顧嗎?來看看醫療資源相對弱勢的花東地區長輩們,如何安排他們的老年生活?而且就算已經是白髮老翁,還是天天下田想讓大家有熱騰騰的白米飯。記者邱月華跟羅應展的報導。


 

 

孤寂、需要人照料,這是一般人對老年人的印象,但老了真的只會吃飯,沒有用了嗎?

人說下雨天「打狗不出門」,東北季風為鹿野帶來豐沛的雨量,瑞隆社區發展協會,活動組組長林子珮,卻帶著關懷據點C站的長輩們,一起煎韭菜盒子,吃點心。

下雨啦,對啊 下雨了。

瑞隆社區長輩 吳美玉(右)

瑞隆據點,就請(我們)來這裡做東西、吃東西,據點就會教我們老人家說要做什麼,運動啦、做那個玩具啊,什麼都有,還有畫圖、繡花都有,(這樣比在家看電視好是不是),在這裡比較有趣,像一家人一樣,(你們都幾歲了)我們都有70歲以上,像有的都90多歲,我們比較年輕,我才71而已,(你就算是小妹妹啦),不是啦,(在這裡算小妹妹),是算老小姐。

為了鼓勵長輩別窩在家裡,憋壞了,林子珮積極的安排輕鬆好玩的課程,吸引長輩走出去和老朋友同樂。

瑞隆社區長輩 彭曾繍鳳(右)

大家來這裡就像姊妹一樣,比自己的親姊妹還親,(我剛剛有看到一位老大哥,他說要減肥,都被你們害,都一直吃),減肥,讓我們學習很好啊,這樣頭腦不會痴呆,手腳也比較靈活啊。

瑞隆社區發展協會活動組長 林子珮(左)

就是一開始他們其實對上課這件事,他們會恐懼,他們會覺得,我是不是要被你們綁住,然後我們是以慢慢地,就是誘導,慢慢地來,慢慢地來。

不要打結,不要打結,他說你很漂亮啦,這麼年輕。

在課堂上長輩們開心的學習,表現也非常地好,不再一直怨嘆說,我就是老了啦,我就是沒用了啦。

瑞隆社區發展協會活動組長 林子珮(左)

我們發現他們的手其實很靈巧,還是很靈活的,他會想要做很多事,很棒,因為他們覺得,他們有能力了,他們除了有拿鋤頭的能力,然後他們就發現,不一樣了,有人知道我們厲害的地方,然後他們就慢慢接受,然後演變到後面很多課程,我們常常是丟一張白紙給他,這個都是讓他們自己去想,我們的教學方式比較屬於跳躍式,然後沒有框架。

好 那我們先四縣來一次,大家一起念,織布,織布,織,那個舌頭稍微往,捲舌一下,拍手啊,他很認真的在講,藍衫,對。

沒有框架的教學,C站據點就是期望透過學習讓長輩們逐漸發現,或是被發覺的自己的價值,培養他們成為種籽老師,傳承老經驗。

瑞源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 曾瑞惠(左)

關懷據點上課的就是一些亞健康,就是延緩失能,也是延緩失智失能的一個狀況。

我說你現在幾歲了,現在喔,現在87,過完年88。

長期參與老人關懷工作的曾瑞惠說,鄉下地方還是有很多,政府長照據點,沒有關照到的長輩,所以就得利用社區的力量,讓他們得到應有的照護和尊重。

瑞源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 曾瑞惠(左)

社區最要關心的,就是像這樣,沒去(關懷據點)上課的老人家,你知道為什沒去上課,第一個他就是,你看他早期就是沒念到書,他對自己很沒有信心,說去上課的時候,覺得我自己跟不上人家,學不會,我耳朵又聾聾這樣,她自己對自己,很沒信心,政府它是補助有據點的沒錯,那種的據點是給(有資格助)的老人家,這就是政府沒有補助到的老人家,其實就是我們社區最要去做的事情。

「人生養子要讀書,長大成人好記簿,長大成人不識字,聲聲句句怨父母」

阿英伯母不識字,一直覺得很自卑,因此他一直不願意去C站據點,就怕跟不上人家,拖累人家,但他卻不知道,他其實是個老寶貝,他脫口而出的老古人言,其實保留了很多,過去的生活經驗和人生智慧。

瑞源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 曾瑞惠(左)

瑞源社區長輩 陳秀英(右)

你那時候會很想讀書嗎?有啊,有喔,我就一直一直,一直要求我媽媽讓我讀書,我說讓我讀2個月,那時有教人念書啊,我說讓我讀1個月,他不肯,不肯,我說一個月啦,一個月他也不肯。你現在80多歲了,你現在還會想到,怪你的父母,說不讓你念書,是啊,是啊,會嗎?會啊,不認識字多辛苦你知道嗎?這樣喔,要人家,不認識字(去哪裡)經常都要人帶著,因為什麼都不知道啊。

高山斬竹,矮山蓋房,紅門進出,剛剛那個是轎子是嗎?你看,我現在猜對了。

幾年前母親過世了,很多事想問也來不及了,老人家才是文化的源頭,

曾瑞惠體認很深,現在只要他有時間,他就會去找阿英伯母聊天,要將老古人言收錄下來,也讓老人家看到自我價值。

瑞源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 曾瑞惠(右)

因為現在的年輕人,都是衣食無虞,都不知道說早期的生活是如何,現在我就是希望說,我們這裡,既然知道我們客家文化中,有這樣的(收錄)機會,我們就可以將它(老古人言),慢慢的一直找,慢慢地一直找,將老人家的,像這樣以前生活的語言,可以和我們說。

(我孫子)不會講的時候就問他哥哥說,哥 要怎麼講啊,就這樣,我就刻意不理他。

語言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家鄉的長輩腦子裡保存的,就是最具地方性、最道地是母語,這麼多年各單位致力於語言的傳承,但要真有成效,還是得靠這些婆婆媽媽,堅持在家說母語,在生活中實踐沉浸式教學。

你以前是怎麼教你孫子的,你要教我啊,你孫子那個時候怎麼教。你當阿婆當假的。我真的當假的。我孫子喔,我說,你和我說國語,我說,我聽不懂,如果我們家,我弟弟和他孫子講話,他就說客語。對啊,本來就是這樣才對。你出去外面要講(什麼)你的事情,回來了我和你講話,我就是講客語。這樣就答對了。

記者 邱月華

人說「老人三歲子」,但老人家真的像是三歲小孩,都要依賴他人嗎?其實不是喔,他們除了可以帶動地方,傳承文化語言之外,現在還是臺灣主要的農業生產力。

18,18的姑娘,60甲子請在旁邊。

根據國發會推估2025年,臺灣65歲以下勞動人口,將低於總人口數的2/3,進入所謂超高齡社會,但在青年人口外移嚴重的農村,很多早已是「超高齡」,以富里鄉為例,老年人口比率將約為2/3,是花蓮縣第二高的,但他們現在仍是地方農業上重要的勞動力。

富里鄉農會總幹事 張素華(左)

戰鬥力啊,2/3裡面大概就有2/3全部都是做農的,所以你在田裡,像我爸爸70幾歲了,那還算年輕的喔,那一般竹田那邊的80幾歲還在田裡,我們的飯都要靠那些老農,而且農業的工作真的就是說,要比較刻苦耐勞的人,耐曬然後出勞力的人,現在的年輕人就覺得,當鍵盤手就有錢好賺了,誰要去做那種勞動的,(那萬一他們走了我們怎麼辦),我們沒飯吃了。

很多人就會很好吃,(比自己一個人在家吃飯好吃),如果沒有割稻子,都是我一個人吃,對啊。

二期稻收割了,張阿伯和幫忙割稻的工人一起吃飯,有說有笑的分外開心,幾年前他老伴過世了,經常都是他一個人吃飯。

富里鄉農民 張先生(左)

那時候(日子)很難過啊,後來(孩子)他們請一個外勞,開車有伴,這樣才,比較好,真的比較好過,外勞又很會和我開玩笑,也會和我聊天這樣,他也很大方,也會跟開玩笑這樣,(所以人老了還是要有一個伴)那時候一個人這樣開車,這樣恍神恍神,不知道要去哪裡。

就算他老伴不在了,就算會做得腰痠背疼的,72歲了,至今10多甲的田地,仍是他一個人操持。

富里鄉農民 張阿伯(左)

會動也是要動啊,對不對,你退休要幹嘛,你退休就會想東想西,做什麼事情,今天割稻嘛,明天要去犁田,我沒有做,田誰要照顧,現在請沒有人耶,人家不要做,像那個翻田,這個角,四個角,要挖嘛,(翻田機)翻不到,請人家挖,人家不要耶,(你是看頭看尾,還是真的有在耕田),就真的,補稻都是我,我剛才手就給你看,這個(凹下去)都是補稻的,都是我。

人生從沒想過「退休」,做到身體不能動為止,是許多老農的自我期許。這些老寶貝,除了本身充滿文化傳承的「銀嚮力」之外,同時也絕對是農業最強大的生產老實力。

瑞隆社區長輩 彭及朗(左)

採訪/撰述 邱月華

攝影/剪輯 羅應展

(你幾歲),79,(你坐不住喔),坐不住,(你坐不住都在做什麼),坐不住,就去田裡看看,看釋迦這些,(你有計畫要做到幾歲嗎? 做到不會)沒有,做到不會做。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全站熱搜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