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聯合報民調顯示,2018年有超過4成的民眾一本書都沒看過,6成5的人甚至整年沒買過一本書。在這樣一個只看臉書不讀書的時代,您知道嗎,還是不少人對翻閱紙本書有迷戀!但愛看書是一回事,愛到去開一間獨立書店,喂!有事嗎?來看我們記者邱月華、羅應展的系列報導第一集。


 

 

 

 

為什麼我想開呢,為什麼我要做這件事,還有包含你們現在所有對我的疑問,在當時我也都這樣問自己。

 

新年快樂。

 

以書店主人的身分,熱情地和進入書店的客人打招呼,稱自己小海的曹乃云,曾經想當老師、小說家、畫家、設計師。2015年,她萌生想開書店的想法。

書店主人 小海

有什麼事情,就是在妳臨死以前,然後你回顧你這一生,然後你不會後悔的,就是有沒有你做過什麼事情,會讓你覺得說,,我很完滿的,然後好好地,沒有遺憾地活過這一生。

 

何謂獨立書店,簡單的說就是個人獨資或少數人合資開設的書店。選書上較為深奧專業,或偏向非主流市場,甚至會賣創作者個人出版的書,獨立書店可說是連鎖書店的相反詞。

獨立書店文化協會理事長 陳隆昊

你想做自己要拍的片,你想要做你自己的音樂,你不要去做一般大眾喜歡的音樂,那就是人生總要有一點,不是說只想賺錢嘛,對不對,

 

無論坐在一旁,聆聽說書人分享繪本的內容。

 

我覺得這一個,全然都在一起的狀態,就是活著,呼吸也是,你呼吸的每一口氣也都是。

 

或是分享自己對繪本內容的感觸,小海總是態度從容,滿臉笑意,但其實她是個凡事要求完美,壓抑自己達成別人期待的人,2018年她跨出開書店的第一步,是她人生至今最叛逆的一件事。

書店主人 小海

我很喜歡跟人交流,所以我會覺得在這個場域裡,我會分享我所有愛的事情,來到這邊的人都能感受到我愛的事物,然後他們可以在這裡面感覺到,就是接受到新的事情,然後也可以覺得開心。

 

書店裡要賣什麼書,要辦什麼類型的活動她決定,在這裡她不用討好誰,她樂於和大家分享她的世界,但就像是姜太公釣魚一般,願者上鉤。

書店主人 小海

我不用好像所有的事情都照顧到,符合所有人的期待,但是自然他會需要,需要這樣的空間或是需要這種感覺的人,他自然會來。

 

但做夢可以很任性,實踐卻是有許多的現實考量。

書店主人 小海

我喜歡的這些書,它變成了工作,或者是我每天都要去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會啊,而且的確經濟上也會有很大的壓力。

 

為了維持書店的營運,有時必得和現實妥協,經營上的沉重讓小海又回到當初,聽話在意別人觀感的她了。

書店主人 小海

可是我後來在做的事情是,我拚命要去想很多的活動,或是想很多的方式讓大家來知道我,那個是讓我痛苦,還有讓我覺得很沉重。

 

2019年,小海結束了台中的書店,重新沉澱自己。

書店主人 小海

把書店這件事情想得很偉大,但正因為我把它想得很大,我把它想得很完美,所以永遠都會覺得就是,我自己不夠好,所以我覺得我在面對的,其實是我自己的心魔。

 

2020年因緣際會,小海來到了中壢的姜家老宅,這裡就像是一處文創基地,集結了7、8位正在實現理想的年輕人,讓她又燃起了開書店的熱情。

書店主人 小海

沒有一個人是人全能的,我也不想要,我可以同時弄書的同時,我還要活動飲品餐點,我覺得我自己會負荷不過來,那很多東西也不是我的專業,但是在這邊的話,可以連結很多真的是,想要在這邊做一些什麼的人,嘗試看看。

 

小海期望新的書店能讓人有「安心自在」的感覺,在角落裡留了幾處靜謐的空間,讓人可以安靜地看書,聽著從老收音機裡流洩出來音樂,或只是悠閒的坐在搖椅上打著毛線。

書店主人 小海

我會希望大家覺得這裡發生的活動,或是這裡有的事情是很,很自在很放鬆,很彈性的,好玩有趣的,可是我希望我在這邊,把大家的感受力帶回來,重新慢下來,去感受一個空間。

 

她在追公車的時候,然後這個柳丁就散了一地,然後公車就跑走了,然後她說她瞬間響起了朱自清。

 

正因為小海的書店有著舒適自在的氛圍,推動療癒書寫的陳君芃,2021年初,選在她的書店辦了一場探索內心的活動,在這裡參與活動的人都能放鬆的自己,敞開心和別人交流。

活動策辦人 陳君芃

可是我們如果有朋友彼此的陪伴,或者是引導人的陪伴,他可能願意,勇敢地往內再走一點點,可是在這樣的過程裡面,他又有不想被別人看見,所以在這樣子的空間裡面,又有一個小小的角落,可以做這件事情,其實是重要的。

獨立書店文化協會理事長 陳隆昊

兼賣一些咖啡什麼東西,無非就是從那邊有點好的收入,你辦活動也是一樣,你辦活動就會有吸引一些,有興趣這個活動題目的群眾會來,讀者會來,我們很怕人不進來,對不對只要人進來,我們就有機會。

 

順著吐氣的時候把自己更沉入這個沙發,這個地板,在這個空間裡面 如果可以感受到安全感。

 

各類的活動和獨立書店之間有著魚幫水,水幫魚,相輔相成的關係,跌跌撞撞多年後,現在小海經營書店,不再汲汲營營的向外尋求認同,而是做自己想做的,然後享受它。

獨立書店房客 小海(左)

這幾年經歷了非常非常多事情,都讓我知道說,一再地確定說,對我就是要踏上這一行。

記者 邱月華

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理事長陳隆昊是關西人,關西以前又稱為鹹菜甕,所以他喜歡人家稱他「咸菜哥」,大約40年前,他拿了母親給的30萬, 30萬在那時候可以買一間房子了,但他卻在台大附近開了一間書店,所以他最知道小海對開書店的執著和心路歷程。

獨立書店文化協會理事長 陳隆昊

你說你幹嘛要,為了喝牛奶去買一頭牛啊,啊,我是這樣子啊,要怎麼說呢,我就是想要看書,所以我才會開一間書店啊。

 

愛看書的咸菜哥,他的書店不但開在巷弄裡,而且還隱身在地下室。

 

20多年前的時候,我搬來這裡的時候,有許多藝文界的人士,他說他的海報,做得這麼漂亮,每個地方都不讓貼,我就說給你們貼啦,自然的貼啦,結果,越貼越多變成了書店的一個風景。

 

走下階梯,閱覽過貼得亂七八糟海報,進入書店,聞到的是書和霉味混雜的氣味,破爛的地磚,你很難想像,這裡是台大附近,相當知名的獨立書店。

獨立書店文化協會理事長 陳隆昊

城市裡面知名書店那麼多,你想要站穩腳跟,是很不容易啊,房租又貴啊,所以很多獨立書店是在鄉下郊區,因為台灣獨立書店差不多有200間左右,台灣,不是很大間,但是有200間左右,大概都在郊區或是鄉下。

 

往書櫃看去,書架上除了擺放艱澀難懂的專業書籍,還有來自馬來西亞、東南亞、香港,以及一般書店很少會賣的獨立出版的書籍、音樂專輯等等,還有二手書和過期雜誌,對「書蠹」來說就像是座寶庫。

獨立書店文化協會理事長 陳隆昊

但是你對獨立書店呢,你會有很大的不同的期待,他找的書,就是他可能他所學得專業的東西,一般過期雜誌沒有人要買啊,但是因為這個雜誌,偏偏是關於哲學方面人文方面的,過期的我一樣賣啊。

 

 

在80年代,臺灣還是戒嚴時期,許多書籍、出版品大多受到政府控管。但1981年就開始經營獨立書店的陳隆昊,可以說是臺灣開獨立書店的領頭羊。

獨立書店文化協會理事長 陳隆昊

我以前念書念文科的,我就覺得說文科的書很難找,讀研究所的時候打工的時候,就在書店打工,所以我就想說,我立志,以後要開一間專業的,專門賣文科書的書店。

 

但他也笑說,30多年前,沒有著作權的問題,開書店要賺錢不難,是他的另一個利基。

獨立書店文化協會理事長陳隆昊

我在台大旁邊,盜版英文書,課本所以我那時候活得滿滋潤,那個年代,一直到台灣和美國英國簽了那個,著作權保護協定之後,不能做了,利潤就(低),以前很好做。

 

但當「可盜版」好景不再,再加上這些年,連鎖書店和網路書店的興起,獨立書店的利潤就像是溜滑梯一樣的,咻~的每況愈下。

獨立書店文化協會理事長陳隆昊

大概20幾年前,開始有個人電腦PC,那個就是我們開始走衰的開始,大概25年前到30年前個人電腦,你要找資料什麼,就不一定要來買書啊,很多資料這些在網上就有了。

 

 2020年,咸菜哥書店,因為疫情,「大陸客」來不了的影響,業績足足少了1/3,今年決定跟上數位的腳步,架設網站開始學著在網路上賣書。

獨立書店文化協會理事長 陳隆昊

你不能來沒關係,你上網看到了,你就可以買,我給你寄過去,對不對,所以我在去年的時候就跟文化部申請紓困方案,我的紓困方案我就說,我要做一個網路書店。

 

至於面臨大型書店的折扣促銷,他也以增加賣二手書的量來因應

 

我是考慮到學生,學費啊,生活費這麼貴,所以呢我盡量去找回頭書來賣。

 

經營獨立書店充滿挑戰,書店開了快40年了,咸菜哥仍充滿熱情。

獨立書店文化協會理事長 陳隆昊

能夠驅使我的一生都在這裡面,還是有一點那種,那種客家人的韌性,我們硬殼的性格,硬殼的性格。

 

時不我予,咸菜哥甚至得賣房子來維持書店的營運。問他為何要如此堅持,他笑說,書店就是他的戰場,有一天如果能倒臥沙場,何其悲壯。

獨立書店文化協會理事長 陳隆昊

人總是好像要有一點職志,終身的志向,我覺得我做這一行,做這一行,賣書這一行,我很開心,我自己也愛看書,所以這是我喜歡的工作。

 

在大家都不太愛看書的時代,年屆70歲的咸菜哥和未滿30歲的小海,這一老一少卻開書店開得直氣壯,開書店除了成就自我的理想,現在大家都不看紙本書了,究竟還有什麼影響力?

 

採訪/撰述 邱月華

攝影/剪輯 羅應展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