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喊出「一坪換一坪」、「建物全新重建價格補償」的遷村條件,但實際遷村計畫書卻始終遲遲不見蹤影,大林蒲人不願在條件不明確下做出遷村與否的決定,地方鄉親甚至質疑,沒有計畫書的遷村案是假議題,聲東擊西,要居民放棄阻擋鄰近家園的其他開發案。
信徒誠心祭拜,願神明保佑,鳳林宮是大林蒲地區的信仰中心,若要遷村,宮廟遷往何處,那可是地方大事。高雄市政府七月開始辦理宮廟等建物調查,但是鳳林宮等四位宮廟主委皆不滿市府未提出遷村計畫書,就逕自要宮廟簽具授權及同意書,怒批霸王硬上弓。

[鳳林宮 主委
許木成]
(市府7月15日),早上十點說要開會啦,我沒去,下午公文馬上來,說要叫我們就要準備資料給它們,那是在,你現在是在強逼我們嗎,是在強逼我們,還是要騙我們什麼,說叫我們把廟的資料準備給它們,說它們要來丈量、要來估價,世上有這樣的道理嗎?你要遷村的計畫案拿出來,你的配套措施弄出來,你現在完全沒有東西,你就像趕鴨子硬上架這樣,喊要遷村就要遷村,(計畫)沒半項是要怎麼遷啊,對不對,你(安置)土地在哪?

大林蒲遷村目前以「土地一建坪換一建坪」及「建物全新重建價格」為原則,但實際遷村區域就有近四分之一,一千多棟坪數不及發建照標準14.6坪的房子,就有里長質疑遷村後,恐怕從現在居住的透天厝,被換成集合式大樓。

[鳳興里 里長
洪富賢]
在鳳林宮前面的鳳林路這兩旁的房子喔,看起來都不到14.6坪以上,建築法規裡面,14.6坪以上才能申請建照,都發局一個很可笑的一個跟我們回答說,它可以加一加一起蓋,加一加一起蓋,到底誰要住樓上,誰要住樓下,還不是集合住宅嗎,還不是一樣叫這些人去住大樓嗎,我是覺得它這種回應是很奇怪的,我們原本住透天厝,為什麼我們要去住大樓,這點我就覺得很質疑啦。

住商用地一坪換一坪,但其它地目就是按都市計畫徵收程序辦理,林宏歷估算自家製香廠房只能拿到些微補償金,更別提遷村後的生計輔導問題,根本八字都沒一撇。

[沿海六里守護遷村權益自救會 會長
林宏歷]
居民的生計,其實它也是沒有談到啦,那就像我們我們製香就是我們的生計來源嘛,那我們製香需要有日晒的地方,然後需要有一個放原物料的地方,其實這方面我們是很擔心說,遷村之後,我們要去哪裡找廠房,那可以讓我們繼續的工作。

[高雄市 副市長
史 哲 2018.5.14]
都市計畫變更裡面最核心的問題,是土地的問題,就是一坪換一坪的問題,所以我們住商總共五十幾公頃,我們就要找到五十幾公頃的土地給大家,確實這土地很大,現在公有地不夠,一定要有台糖土地配合。這問題如果處理好,土地問題、財產權的問題,一坪換一坪可解決時,就業轉輔導金、搬遷費等等,這才有辦法來協調,所以我想這是一步一步來啦。

[影片提供 高雄好過日協會]
不願陷在僵局裡動彈不得,在地社團「高雄好過日協會」發起願景工作坊,以民間審議方式討論遷村議題,邀請專家學者與居民共同參與,對準「遷村爭議三支箭」討論,希望由下而上形成「民間版的願景計畫書」,讓居民自力回應遷村僵局。

[高雄好過日協會 理事長
陳信諭]
共同願景的部分其實主要針對都是,大家的這個切身之痛,包括是這個遷村的期程,跟它的一些譬如說安置補償的條件,之前有喊出的這個遷村策進委員會,那到底它要怎麼樣組成,它怎麼樣被監督,交通跟汙染的部分,政府到底要怎麼樣防治,看能不能真正形成我們民間版的一些願景計畫書,讓政策可以實踐,真的被落實。

雖然在地社團努力搭建透明的協商平台,討論更細緻的行動方案,但最終還是希望政府能夠盡快提出明確的遷村計畫書,別讓鄉親的一顆心懸在半空中,七上八下。

[高雄好過日協會 理事長
陳信諭]
市政府要把一些計畫書送給中央核定的時候,然後在這關卡到,卡關了,中央可能中間遇到一些政治上,或者是,跟其他的國營事業土地撨不攏等等這些,這些比較困難的問題,但是我們會認為既然中央已經承諾,至少你要把遷村計畫書這個東西給大家看過,那我們最不希望的是,現在卡在這個地方,讓大家人心惶惶。

地方鄉親甚至質疑,沒有計畫書的遷村案是假議題,實際上只是聲東擊西,要地方居民自動繳械,放棄阻擋鄰近家園的其它開發案。

[鳳興里 里長
洪富賢]
那我請問,計畫書在哪裡,也沒有實施禁建,為什麼行政院你到現在不敢實施禁建,高雄市政府你也沒發布要實施大林蒲禁建,我很合理懷疑,還在繼續這些開發案,再去開說明會,再繼續要開發,因為你不敢發這些,這個實施禁建,你就是引渡開發案嘛,就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嘛,

[要健康婆婆媽媽團南部團 團長
洪秀菊]
如果這個也是確實啦,遷村計畫大林蒲遷村計畫,是循環產業石化專區的大計畫裡面一個計畫,那麼現在這個大計畫也沒有主軸,也沒有看到什麼,也沒有看到什麼計畫,也沒有,大的計畫沒有怎麼會有小的遷村計畫?(政府)營造一個要遷村了,讓我們居民陷入,認定會遷村了,就對於南星計畫填海造陸這一塊呢,忽略掉了,反正我就要遷了啊,我管它要填多少,我管它再填海造陸多少,它其實有一個遠程計畫是2040年要填三千多公頃,從鳳鼻頭這邊往南一直到那個林園外海,2040年還有22年,那因為有一條國道七號,它的環說書寫的就是要開發南星嘛。

[沿海六里守護遷村權益自救會 會長
林宏歷]
這邊已經被規劃成經濟循環園區,而且是沒有經過居民的同意,我覺得這個是台灣非常不合理,總統一方面發表演說說我們台灣需要正義轉型,那一方面我們,又到處就是受到一些政府的,政府機關的迫害,真的很無奈啦。

高雄市政府說遷村是不忍大林蒲被重工業包圍,為了居民健康、落實居住正義,將開啟台灣因空汙遷村的首例,但實則是政府要用這塊地,才有遷村議題,在資訊不對等下,大林蒲人手中可有對未來的選擇權?

採訪/撰稿 宋宇娥
攝影/剪輯 羅應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