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許多雙薪家庭,要在家煮頓飯,實在不容易,屏東市有十個好友家庭,十幾年來一起吃晚餐,不僅吃出好感情,還吃出一家餐廳來。由於這個共食團成員中客家人不少,餐廳菜式就以客家菜為主,但少油少鹽不油炸,秉持把客人當家人般親切招待的理念,要讓大家吃得安心健康。開著車,鄭玟郁要去採買這天餐廳需要的食材。

<你要挑這樣子沒有傷痕的,圓圓漂亮的,對 這樣子可以。>

除了菜單上固定所需的青菜外,鄭玟郁每天都會看看架上有哪些新鮮的蔬菜,買來給孩子和餐廳「共食團」,當午、晚餐。

[餐廳採買
鄭玟郁]
這是我們自己中午要吃的,因為我們那邊幫忙的,還有我們家,很多媽媽的小孩,所以小孩子要跟著我們一起吃飯,所以那個,我們就必須買我們自己要吃的中午的菜,還有外加客人要吃的。

來到廚房,已經開始忙著備料了,有人切肉片、有人切高麗菜絲,這家餐廳很特別,十個好友家庭幾乎天天一起吃晚飯,這個「共食團」十多年來不僅吃出好感情,去年底還一起創業開了餐廳。

[餐廳店長
葉鳳英]
一開始就是為了說,欸 自己小朋友可以吃到營養健康,然後自己大人也是啊,因為一天在外上班,有時候都是外食族比較多,難得有一餐說,吃得比較營養、比較健康一點,那自己煮的菜又比較新鮮,然後調味料、食材也都比較好,然後就這樣子,陸陸續續就大概集合了十個家庭一起用餐,對,然後又一起創業,然後大家一起再開這家店。

[餐廳主廚
黃玉佐]
共食,就是大家,每一個家庭大家一起來吃飯,這就是我們的理念就是健康,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來開一家餐廳,就用我們自己的理念,就好像回到家裡吃飯的感覺這樣,所以我們就用這樣的觀念,就這麼多的,這十個家庭的成員,我們大家就講好,就是大家,這裡面所有都是老闆。

十多年,十個家庭共同吃飯,不僅分享美食佳餚,更分享生活點滴,彼此關心,從餐桌上發展出深厚情誼。

[餐廳店長
葉鳳英]
大家吃得又安心,然後又高興,然後小朋友呢,很有趣的就是,小朋友跟大人有時候可以同桌吃飯,我們可以聽他們在聊什麼,那這個小朋友不喜歡吃什麼,那個小朋友不喜歡吃什麼,大家大概都知道,對,也是一個樂趣。

[餐廳採買
鄭玟郁]
像我兒子以前很偏食,因為自己家裡人口少你就會煮得少,可是我發現大家共食有一個好處是,每天菜色不一樣,小孩子就變得不會偏食了。

用餐時間一到,客人陸續上門,廚房就像戰場,共食團成員卻有條不紊,下單、炒菜、裝盤,大夥分工合作、各司其職,然後完美出餐。

<這十一,十一。>

不只大人投入餐廳事業,連孩子也加入,年紀小的孩子在外場幫忙送菜,年紀大些的就在廚房幫忙,店長的兩個女兒讀餐飲科,還能學以致用。

[餐廳店長
葉鳳英]
剛開始開店的時候很多都不懂,包括寫牌子,然後東西怎麼擺設啊,可能他們在學校有教,他們就會把他們在學校學的經驗告訴我,媽媽你們要怎麼做、要怎麼放、要怎麼擺、對,怎麼出餐。

[葉鳳英的女兒
葉菁萾]
我會告訴他們說我們在學校學什麼,(比方說什麼),像出餐啊,就有時候會單子很多,但是就會很亂,對,那就是照一步一步來這樣。

每一個家庭都各有家傳手藝,一起吃了十多年,嘗遍各家拿手菜,共食團成員便集大成研發餐廳菜色。

[餐廳店長
葉鳳英]
每一個媽媽她有自己說,她曾經煮過的拿手菜,因為閩客一族嘛,每個人的菜不一樣,對,所以我們就集合每個人的經驗,一起做研發,一起討論,然後一起製作。

因為共食團成員客家人不少,餐廳料理就以客家菜為主,薑絲炒大腸、客家小炒都是招牌菜,因為講求健康,作法改良,少油、少鹽,讓人就像在家吃飯一般安心。

[餐廳主廚
黃玉佐]
我們還有一個醫生太太的(客人),她很有趣,她說奇怪,我來你們這吃很多,不過我去量體重時反而更瘦,沒變胖,因為我們(吃得)健康啊,我們用好的健康油,不是用不好的油,那我們少油、少熱量,我們煮東西都,我們店裡都沒有油炸,你一看就知道,我們的客家小炒,一般人的豆乾都是用炸的,我們不用,我們用油慢慢地、慢慢地在煸,煸到它乾這樣我們才炒客家小炒。

[顧客
張小姐]
我覺得很好,味道、什麼的都很好,還有我就覺得它的廚房很乾淨,還有我喜歡它這樣古早的、不過弄得很明亮的古早味這樣,那裝潢啊。

餐廳布置走懷舊復古風,令許多顧客印象深刻,萬春戲院是以前屏東市的老戲院,讓不少老屏東人彷彿走進時光隧道,更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寫著「江夏堂」的伙房,完全復刻,搬進餐廳裡。

[餐廳掌櫃
黃燕秋]
當初在設計的時候,剛好我的老家就在拆了,拆,因為小時候住的老家很有感情啊,想說就是複製一個過來好了,一個感情的投射,然後因為我有客家血統嘛,那我們本身姓黃是江夏堂,堂號是江夏堂,然後我又加一點客家的元素,就加一個客家的古訓,古訓,晴耕雨讀。

還有小孩子們最喜歡的雜貨店,放滿五花八門的零食和玩具,復古雜貨店成了餐廳的結帳櫃台。

[餐廳掌櫃
黃燕秋]
我們裡面的成員有他家裡以前有開雜貨店的,爺爺開雜貨店,他剛好有留了一些東西下來,我們想說剛好去順便整理,然後把它也複製一下,所以有一個雜貨店的那個,「自在商店」的成立,那剛好當我的櫃檯。

店裡營造出復古懷舊的氣氛,菜式皆是家常美味,共食團要上門的客人們感受到無比的親切感,不管是眼中看的,還是嘴裡吃的,全都加進了人情味。

[餐廳主廚
黃玉佐]
客人的反應就是說,欸 我們進來你們這間餐廳有一個感覺,很像回到自己家的廚房這樣感覺,回家的感覺,所以客人來吃得很歡喜,每一個客人稱讚都說,很清淡、很好。

[餐廳店長
葉鳳英]
因為自己吃,如果不想吃的東西就不要賣給客人,這是我們的理念,我們就是把客人當成家人這樣子在經營。

十個家庭共食十多年,培養出如同家人般深厚的情感,也吃出健康與安心,現在他們還把共食菜色和餐廳客人分享,邀更多人共下來食飯。

採訪/撰稿 宋宇娥
攝影/剪輯 徐偉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