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台灣最後一段天然海岸的阿塱壹古道,從台東南田到屏東旭海,短短的12公里,不僅深具歷史文化價值,更有豐富的地景及生態,尤其是個有近50種保育類物種的生態敏感區,也是全台灣僅存完整的椰子蟹廊道,及綠蠵龜在台灣最有可能上岸的地方。不過,這裡也是環島公路最後一段還沒連接起來的部分,交通部公路總局打算在這興建台26線公路旭海到安朔段,擔心生態崩解、文化消失,環保團體和學界紛紛呼籲保留,然而台東端的第五、六標工程已經於去年底完工,12公里的古道,現在僅存南田到旭海的7公里,還保留著原始風貌,屏東縣政府也公告「旭海-觀音鼻暫定自然保留區」,禁止開發。然而地處偏遠、交通不便、人口外移的問題,卻衝擊著這個海角天涯的小村落,當地村民盼望著公路開通,能帶來發展,不過,開路難道是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嗎?保留阿塱壹古道又該如何回應村民的需求?太平洋的風捎來海的訊息,眼前這片藍,美得令人屏息,山海一線,交織著動人的大自然樂章。

[屏東環保聯盟
理事長 洪輝祥]
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就是古道上,著名的「會唱歌的石頭」,這一片稱之為南田石的礫石灘,那綿延好幾公里,最北從大武,台東的大武,一直蜿蜒進來,一直到南邊的旭海。

潮來潮往,傳唱著千年天籟,滌淨來往旅人躁動的心。

阿塱壹古道,前身為瑯嶠卑南古道,從屏東恆春,經過鵝鑾鼻、旭海,一直到台東達仁、卑南,全長約120公里,是早期卑南族、排灣族,魯凱族等原住民遷徙,和東西部往來的路線。

[牡丹鄉長老
古英勇]
古道在部落來講,它是一個文化交流的一個地方,那老人家過去會講說,阿塱壹古道是男人在走的路,要看真正的一個男人,有擔當、有能力、有魄力、有智慧的男人,必須要在阿塱壹古道,他必須要扛很多,起碼5、60公斤以上的東西,從恆春扛到台東。

「走過阿塱壹,才是真男人」,而許多姻緣,也是這條路牽起的。

[牡丹鄉長老
古英勇]
這個古道也是在過去,老人家他們口中說,這個古道是姻緣路,這些老人家會一直注意這些年輕人,然後老人家就會說,這是哪一戶人家的孩子,剛好我家有女兒的時候,我真想把我的女兒介紹給他們。

但如今因為公路開發,還保留著原始風貌,沒有消波塊,沒有車輛喧擾的,就只剩屏東旭海的這段天然海岸了。2002年撤除軍管,台26線,旭海到安朔公路計畫也通過環評。公路總局將這12公里,劃分為六個標案,台東端的第五標與第六標,已於去年底完工通車,旭海到南田的一到四標,這7公里尚未動工。

[台東縣長
黃健庭]
因為地方長期都在爭取這樣一條公路的開通,那(台)26線就能夠扮演這個,台9(線)替代道路的功能,第一個,第二個,它開通之後,整個真正的環島的公路網才是建構起來,那第三個,這條公路,也能夠快速銜接墾丁跟台東的南進,那實際上對人潮、對貨物的流通,都有很大的幫助,我們相信也能夠帶動台東的觀光休閒產業。

[台東達仁鄉南田村
村長 高富源]
像我們這個南田村,逼在一個角落的地方,向外聯絡的道路,管道非常的缺乏,所以我們期盼這一條路。

台26線終點處,立牌上寫著僅通行至88.5K,沿路進入,經過南田的兩個部落,原本屋前的庭院,全被徵收成了寬敞的大馬路,疾速駛過的外地人車,劃破了村子的寧靜。

[台東達仁鄉南田村
村民 朱仔妹]
(你們希望路通嗎),通 可以啊,比較方便啊,(可是我聽說以前),(這個村莊很漂亮是不是),對啊,以前很好啊,比較沒有那麼多車子,現在路都還沒有通,那個車子喔!

[台東達仁鄉南田村
村民 嘎魯夫]
小孩子其實也滿危險的,但是他都已經做到這樣了,你不做,也覺得怪怪的啊,(那他之前沒做的時候),(你們也是支持的嗎),(還沒有開通的時候),我們喔,我們是不支持啦。

南田端路就開到這兒,往南到屏東旭海,就是台灣僅存的天然海岸。然而台灣海岸線長達1172公里,幾乎全被公路包圍,環保團體要守護的最後1%天然海岸線,在第五、六標都完工後,現在也只剩0.6%。

[屏東縣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
執行長 朱玉璽]
可以說是一個大自然教室,它有很豐富的各種地形、地貌,對全台灣來說,可以說很難找到有保存這麼完整的自然度。

每走一步,就有令人讚嘆的風景。
走在崎嶇不平的礫石灘,像是跳躍在琴鍵上,腳步一踩,就蹦出一個清脆音符。
有時候得涉水而過,就儘管享受這片刻清涼,這是古道賜予的禮物。
有時候,你會誤以為自己身處叢林之中。

[屏東環保聯盟
理事長 洪輝祥]
我們的右側這邊是原始的海岸林的景觀,它的優勢樹種是台灣非常有代表性的林投,草海桐,台灣海棗,所以它的植物在短距離之內,就多樣到非常的豐富。

這片海岸林,還是椰子蟹的重要棲地。

[屏東環保聯盟
理事長 洪輝祥]
(椰子蟹)在台灣是二級的保育類,在整個國內,包含綠島、蘭嶼、本島,恐怕成熟的個體不到一百隻。

不僅如此,古道上這約100公尺長的沙灘,更是台灣唯一綠蠵龜最有可能上岸的地方。

[屏東環保聯盟
理事長 洪輝祥]
這兩個月我們的監測,在這片海域,離沙灘二十米的地方,牠每一天都一定會來這邊探頭,其實過往,台灣有三十幾個地方,都有綠蠵龜上岸的紀錄,但是那個紀錄已經是二十年前了。

[台東達仁鄉南田村
村長 高富源]
(老人家有說),(以前有看過綠蠵龜),(在這邊產卵是不是),確實是有,印象非常的深。

人為干擾和光害,讓瀕臨絕種的綠蠵龜,不再上岸,海岸退縮,沙灘變少,使得綠蠵龜的處境更顯艱困。

緊抓繩索,攀上高達120公尺,坡度70度的碎石陡坡,一望無際的太平洋就在腳下。阿塱壹的再發現,帶動一波波觀光熱潮。

[遊客]
每上來一個高度,又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象,我們剛才爬到一半超累的,然後就往後看,哇 超漂亮,然後我就說,這就是我們的動力。

[遊客]
這個海岸就是有深淺不同這樣漸層,我覺得很漂亮,很少、很難得見到這樣子。

然而在這美麗的背後,開路的威脅卻從未停歇。2002年環評就通過,這短短的七公里,至今還未動工,除了環保團體大力反對,還有屏東縣政府。

[屏東縣長
曹啟鴻]
環評我認為草率了一點,所以我站在地方的立場,我不希望這樣環評草率之後一開路,鑄成千古恨。

[屏東縣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
執行長 朱玉璽]
其實環評過(關)後,距離現在差不多十幾年了,可以說這個時候,就是我們政府,要做一個反省的時候。

[屏東環保聯盟
理事長 洪輝祥]
道路如果從這邊經過,就是在一個生態的敏感神經上把它切斷,將來中央山脈,跟熱帶的國家公園之間的生態的廊道,無法繼續交流。

環團所擔憂的,其實正在墾丁上演。

[屏東環保聯
盟理事長 洪輝祥]
過去恆春半島,香蕉灣是最好的陸蟹的族群量,到目前為止,紀錄到的大概還有6科,27種之多,那這個在國內是無可替代的角色,但是這個角色,在現在這幾年,面臨一個非常重大的危機,像我們(現在)所站的路,就是省道台26(線),它剛好橫切過牠的棲地。

<那香蕉灣的族群量過去滿多的,你看牠在警戒了,牠生氣了,牠警戒的動作,牠生氣了,特徵非常可愛。>

山的這邊是陸蟹的廚房,海的那邊是牠的產房,每年8到10月繁殖季節,陸蟹就得抱著卵,冒著生命危險,過馬路到海邊產卵。然而疾駛而過的車輛,無視於一旁立著的警告牌,照樣呼嘯而過。

[墾管處保育課
課長 馬協群]
曾經嘗試的想是不是用生態廊道的方式,去減少牠們這樣子個體被輾斃的情形,可是後來覺得地下廊道的成效如何,我們本身也存疑,所以經過跟老師們,一些專家的研究,我們就想到,那是不是可以做路面上,路面上的一些交通管制。

墾管處在台26線進行交通管制,1公里長的四線道,全都縮減成兩線道,並由志工幫助牠們過馬路。

[屏東環保聯盟
理事長 洪輝祥]
如果人為去抓牠,因為牠當時會非常緊張、非常窘迫,牠會死命的掙扎,很多的蛋就會這樣死掉,所以以志工保護抓牠過馬路,這個行為基本上是,並不是保育的,那最好的保育就是讓路。

據前兩年的調查,每年都有五百多隻母蟹慘死輪下,以一隻母蟹抱蛋一萬顆來算,就代表著有五百多萬個生命瞬間消失,公路將生物棲地一切為二,更造成生態系統的威脅。1983年,墾丁國家公園成立之初,還有17種較大型哺乳類動物,2005年調查卻只剩7種,消失了三分之二。阿塱壹古道地處生態敏感區,前車之鑑,讓環團更積極保護它。

在環團抗議下,公路總局重新規畫路線,內縮200公尺,避開海岸地區,除了原先的三號隧道,還增加了兩座隧道,去年12月也通過了環差分析。

[交通部公路總局
副總工程司 賴常雄]
原來的路線是幾乎是沿著海邊在走的,那我們就是後來顧慮到景觀,顧慮到海岸的衝擊,所以我們就做了一個路線的修正,對海岸的影響應該是非常的少。

三座隧道加起來將近四公里,然而學者認為,這裡的地質條件,並不適合開路。

[高師大地理系
教授 齊士崢]
它的主要岩性是以泥岩為主,但是裡面有一些砂岩,大概這些砂岩都會在海底有一些崩塌的痕跡,所以它會有一些崩塌的變形,我們從南迴公路的經驗來看好了,在這種地質條件裡面修築道路,尤其在濱海的地帶修築道路,總會碰到大自然環境的一些挑戰,那假設我們不要談,不要想像其他的問題的話,這條路的折舊率,一定是很高的。

屏東縣府也基於環境永續,反對開發,今年2月,將古道公告為,旭海-觀音鼻暫定自然保留區,時間也延長至明年1月底,期間並進行地質、動植物生態調查等。

[屏東縣長
曹啟鴻]
第一期調查沒有完畢,我們第二期就繼續,那一定會更完整,到時候就會讓大家看到,以前的環評有缺失的地方。

然而期盼道路開通的村民,卻不禁要問,難道他們的權益,就應該被犧牲嗎。

[牡丹鄉旭海村
村民 潘進茂]
我們村莊過去人口最多是700人,現在只剩下220人以內,包括老人,包括單親家庭的小朋友,已經沒有人,就是找不到工作,外面很多橋,陸橋、隧道、高架橋,高捷、高鐵,什麼都有,我們這邊只是要一條簡單的路,都不能給我們享受,這是我們很想不通的問題。

飛彈劃過天際,炮聲震耳欲聾,旭海這個小村子,原來立村不過三、四十年。

[牡丹鄉旭海村
村民 黃蘭香]
沒有田沒有什麼,靠海要吃什麼,人家射飛彈就沒有辦法下海(捕魚)了。

因為軍事需求,中科院設置飛彈試射基地,旭海村民土地被徵收,從牡丹灣山被迫搬到現址,然而這裡幾乎沒什麼經濟產值,村民期待公路開通,能帶來發展。

[旭海村自救會
會長 潘安生]
我們現在靠的就是,唯一可以給我們生活的就是,這一條路通了以後,我們這邊的老百姓可以擺個攤,到海邊那邊設置一個點啊,給我們做一個小小的小攤生意嘛。

古道熱潮持續增溫,最多一天曾有一千位遊客,是過去的二、三十倍,然而當地卻未必能留住這些觀光財。

[旭海村自救會
會長 潘安生]
(民宿旅館)房間不夠,所以遊客也沒辦法留在這邊過夜,但是這條路打通以後,他們當然會自己知道,遊客要來了,我們住宿的方面,就包括吃的、住的,他們一定會把營業的層級拉高。

台26線旭海到南田段若是貫通,預估將可節省40分鐘車程,然而便利的交通,是否真能帶來繁榮,也莫衷一是。

[牡丹鄉東源村
村民 佐諾克‧嘉百]
假如將來一開通,可能那個時候,沒有這些停留的客人了,會一下子就衝到台東,一下子就衝到墾丁這個地方。

[高師大地理系
教授 齊士崢]
有很多在台灣沿海地區的聚落,其實道路帶給它的影響,不見得都是好的,比如說,它可能會影響到它的文化,實際上對它的經濟條件,沒有任何提升的效果。因為要解決社會性的需求,其實有很多其它的方法,道路不是唯一,也不是最好的。

開路是不是就能改善生活,又怎麼才算「生活改善」,顯然很難有標準答案。縣府的想法是,以培訓在地解說員的方式,推動生態旅遊,用相對對土地友善的做法,帶動地方永續發展。

[屏東縣觀光傳播處
科長 顏綺蓮]
讓在地人能夠藉由這些,很珍貴的自然資源跟人文資源,然後能夠,不但保育了這個生態環境,同時也給在地人營造一些生計的機會,帶動他們地方的產業發展。
屏東環保聯盟理事長 洪輝祥(右) 比方說這邊的工人,一天出去打工,工資一天一千元,可是如果他解說,一天至少就有兩千元。

[參與解說員認證鄉民
鐘明芳]
如果說你開了這條路,我們的自然呢,我們的生態呢,都不見了,對,然後如果說,你要說對我們的經濟有影響,我覺得不會,保留現在才是最有價值的。

[屏東縣牡丹鄉旭海村
村長 潘呈清]
我們在地,要做這個生態解說的人,人數是不多啦,你說要叫一些老人家,年紀比較大的,行動比較不方便(的人),要做這種生態解說的工作,可能比較吃力啦。

這段環島公路最美麗的缺口,保留的暫定期限到明年1月底,但誰有權利決定它的命運呢。

[屏東縣長
曹啟鴻]
自然地景的暫定,這個是一個行政程序,它不是必要條件來通知居民,就好像,澎湖當時他把某些自然地景,他就直接公布,連暫定都沒有,法律上給我們這樣子的權利喔,但是我們沒有用,我們反而是暫定,再來調查,調查之後,我們要向村民做說明。

[屏東環保聯盟
理事長 洪輝祥]
台灣要在其他地方,找到這種樂活條件的,已經絕無僅有,這個絕對是當地的資產,所以我們相信,這股風氣,在明年1月24日之前,如果能帶動得起來,那會給當地最有力的說服,否則我們不斷用言語去說服他,沒有意義。

風依舊吹,海依舊藍,南田石依舊日夜歌唱,開發和保留的爭議,持續拉鋸。居民生活如何改善,地方需求如何回應,開發得付出的環境成本,又該如何衡量。千萬年來,山和海就在這兒對話著,當我們在討論經濟發展與環境永續時,誰又聽得見它們的聲音呢。

採訪/撰稿 林秋伶
攝影/剪輯 洪炎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