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岸客蹤系列報導第三集,要帶大家一起到台東的南北兩大門戶長濱鄉、大武鄉,另外還有東河鄉。日據時代一直到光復後,台東因樟腦、香茅產業而有批移民潮,尤其以北部客為主,但好光景沒幾年,隨著產業沒落,移民也就紛紛離開。而客家人到大武鄉的原因更特別,除了前述的產業外,許多新竹鄉親在太麻里到大武沿線的衛生所、衛生室,從事基層公共衛生工作,加上從前有個公路局休息站,許多客家人經營藥房,靠著暈車藥、提神藥,賺了不少鈔票。帶您一起去看台東海岸客家的故事。曙光乍現,穿過雲層,照得海面波光粼粼;路上的車子來回穿梭,全長百餘公里的南迴公路,西起屏東枋寮,東至台東市,台東縣海岸最南端的大武鄉,更是南迴公路東、西部交通的必經之地。然而很難想像,海角天涯的這端,早期有許多客家人在此靠著「賣藥」發跡。

<這裡是賣票的,這裡是客人,很像這裡是客人休息的地方,那裡就是飯店,公路局飯店(餐廳)。>

牆面斑駁,售票亭人去樓空,公路局大武休息站,已無力再訴說過往繁華。

[陳金蓮]
中午就在這裡吃午餐,不然就是休息十分鐘或二十分鐘,也有金龍號、也有國光號、也有金馬號,也有直達(車),也有普通(車),很熱鬧。滿滿的客人,很多真的。所以他們在這裡開藥房生意好啊,賺很多錢。

五、六○年代,休息站的設立,帶動了周邊商機,尤其是開藥房的,賣最好的就是暈車藥和提神藥,獲利頗豐,比當公務人員還好。同樣是醫藥相關,事實上時間再往前推到光復初期,從大武到太麻里沿線,當時就有許多新竹客家人,在衛生所、衛生室從事基層公共衛生工作。

[前大武衛生所
稽查 鄧阿本]
我們這裡衛生單位都是客家人比較多,之後就漸漸的上面派來的護士這些,原住民也有、福佬人也有。

<照片提供:鄧阿本>
鄧阿本的大哥劉錦榮,光復後接管大武衛生所,也找來許多新竹鄉親。

[前大武衛生所
稽查 鄧阿本]
他(大哥)來這裡先看,看到這個診療所,後來他接收之後,就打電話叫我來。

<照片提供:范金全>
83歲的鄧阿本,在衛生單位一待就是40多年,許多深山部落偏遠沒人要去的地方,他都去,更和原住民建立了深厚的情感。

<一天過了一天,好啦,真的很感動啦,也是說來看看我們以前的第二故鄉。>

[大武鄉大鳥村民
比亞]
(那時候去衛生所做什麼),去打針啊,(都是鄧先生幫你們打)對對對,你看 他八十幾歲了,我們五十幾歲了。我印象最深刻就是他幫我打針,因為小時候會生病啊、感冒,那時候,他當醫生也是不錯。

緊握的手,牽起多年情誼。不僅基層保健要做,早期南迴路況並不理想,許多臨時狀況得靠他們處理。

[前大武衛生所
稽查 鄧阿本]
(南迴公路)交通很亂,常常會發生事故,車禍這些,發生車禍(的地方)離這裡比較近啊,全都會載來這裡處理比較多,(做)臨時的醫療處理,傷比較嚴重的就再送(到別的地方),不是送到台東,就是送到高雄。

鄧阿本也曾被調派到太麻里的大溪衛生室,南迴鐵路正在興建時,這裡提供了基本的臨時醫療。

[前大武衛生所
稽查 鄧阿本]
當時很熱鬧,工程方面,這些工人、技術人員全部很多,開隧道這些,常常每天都會有人受傷。

在醫療資源相當缺乏的東部,基層衛生單位不僅解決身體病痛,更是鄉民生活上的依靠。

繼續往更南邊的尚武村走,赫然發現這條,原本是南迴公路經過的舊街,這裡竟然叫做「客庄路」。

[大武鄉民
鍾林景足]
60多年前,老人家就住在這裡,這邊這個庄到街尾都是住客家人,所以就叫客庄路。

鍾林景足說,這裡的客家人,有鍾姓、林姓、李姓還有傅姓等,大多是北部客,因為種香茅、從事林業而來此落腳。

[大武鄉民
鍾林景足]
老人家有的做樟腦也有啊,做山林工作也有,做香茅也有。

東部海岸在日據中晚期到光復初期,有許多樟腦、香茅移民,在台東縣最北邊的長濱鄉樟原,還有腦丁後代居住在那。

[長濱鄉民
范振賢]
我阿公那個時代來(的時候),這裡全都是樟樹,以前就講說是枯仔律嘛對,對 枯仔律(舊地名)。

[長濱鄉民
范揚芳]
(來到這裡有去山上焗腦是嗎),對,(跟著做)對 跟著做,(當時情況是怎樣),(當時山上有很多客家人嗎),當時都是客家人,(全部客家人),對。

范揚芳,新竹關西人,父親從南澳一路焗腦至此,就留在這了,但光復後兩年,樟腦業沒落,大家也就跟著離開。長濱目前客家人口最集中的地方,就是在街區上。

[長濱鄉民
張新才]
街區客家人大約有十幾戶喔,十幾戶裡有五、六戶是南部來的,開五金行、賣衣服,有的像桃園過來那個開碾米廠啊。

這間位於台11線旁的三山國王廟,同樣見證了客家人開發東部的歷史。

[長濱鄉民
張秀英]
二月二十五,是祂的千秋,年輕人回來都會出去遊境,好幾個村庄都有去,(妳說有犒軍喔),犒軍是一般初一、十五都會煮來犒軍,(都會煮來犒軍)對,(會煮什麼),跟我們要吃的菜一樣,(一碗一碗這樣是嗎),對啊,四碗菜、一碗飯,這樣五碗就可以了。

然而不同的是,三山國王廟所在的城山社區,目前只剩兩戶客家人,信徒以當地平埔族為主。

[長濱鄉民
張秀英]
(來這裡拜的信徒),(有很多是平埔族的嗎),都是這樣的人啊,都一樣(平埔族)的。

即使如此,從信仰祭祀上,仍然能一探客家人走過的足跡,即便是在海岸山脈上的一個深山小角落。

<這兩個也是客家人,客家人占一半以上,一半以上,你看像這個也是客家人啊,這個也是客家人,這個也是客家人>

拜亭樂捐芳名錄上,幾乎全是客家人,這間位於東河鄉銅鑛山上的土地公廟靈福祠,是當地的信仰中心,雖然現在已杳無人煙,每天仍有人來點香,在這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深山裡。

[東河鄉民
李清亮]
大家很平安,在這邊,住在這邊都滿保佑的啦,所以說,像現在香火都還很鼎盛。

而就在土地公廟旁,這間雜草叢生傾倒毀損的屋子,以前竟然是間學校。

[東河鄉民
李清亮]
這裡叫做(尚德國小)銅鑛分校啊,(銅鑛分校),銅鑛分校 對,(有多少學生),有一百多人,這裡有六個班,就一到六年級都有。

民國五○年代,香茅業全盛時期,海岸山脈裡,銅鑛、七塊厝一帶,不少因香茅而形成的聚落,人口多到得在這裡設分校。

[東河鄉民
李清亮]
這裡我們客家人占差不多一半,在這裡讀書的學生,不管是原住民還是福佬人,大部分都會講客家話。

[東河鄉民
黃振海]
以前日本人來測量這個地,有七戶人住在這裡,就叫做七塊厝。就幫人做工啊,(有種香茅嗎),有啊,全部都有做過,(以前這裡有很多人種香茅嗎),對。

[文史工作者
黃學堂]
<照片提供:陳筋>
東河這裡早期是,香茅出產算是台東縣曾經是最多的,當時鄉長也是客家人,姓古的,我們客家人,大多是從苗栗搬過來的。(香茅行情)民國53年,前半年六個月的時候就超過一百元,一台斤喔,一桶有三百台斤啊,兩桶的汽油桶的香茅油就可以買一間房子。

<照片提供:林東星>
不過香茅,只有十年的好光景,後來居民不是轉作就是離開。

[文史工作者
黃學堂]
到民國八十年後,大家就賺不到什麼錢,就都搬走了,剩少數人在這裡,種薑、種梅子這些而已。

<就這樣剝,這很好剝啊,你看,(唉唷)很好吃喔這個,(一直噴耶)。>

[東河鄉民
李清亮]
(好漂亮喔),好漂亮喔(嗯),(怎麼那麼會種),隨便種一種就這麼漂亮,所以這個地方土壤養分很足,都不用施肥。

離開山區,來到海岸邊,台十一線旁的,這個原住民為主的阿美族部落,都蘭村,也曾有超過三百位客家鄉親在此開墾、居住。

[都蘭媽祖廟主委
李元義]
聽說這裡的番薯很大條,隨便種都有可以吃啊,西部鄉親就一直移民過來,就大家,你找他、他找他,大家找伴一起過來這邊都蘭山上(開墾)。

[東河鄉鄉民代表
李文光]
客家人喔,民國四十、五十年左右,來這裡最多的時候有一百多戶,一百多戶,那時候來這裡都種香茅。

除了香茅、樟腦之外,都蘭的這間糖廠更是帶動了當時地方的繁榮。

[都蘭媽祖廟主委
李元義]
時間到一有空(農閒)的時間糖廠開始開工了,它們(糖廠)三個多月而已,開工時大家就下來糖廠這邊上班,作工啊,剩餘時間就山上自己種香茅,種樟樹啦。

這座被稱為都蘭糖廠的舊新東糖廠,創建於1937年日治時代,是當時地方產業中心,二次大戰曾遭美軍轟炸一度停產,之後新竹黃姓家族到此修建,才在1962年又重新開工,當初為了配合供應生產紅糖,台十一線,東河、成功等地,都是種植甘蔗的區域。

[新東糖廠
經理 黃燦煌]
差不多這裡生產的一半大概都外銷。一年在這裡的運轉資金,差不多四千萬,你看它至少提供多少工人,外面採收的、搬運的。

三十幾年前的四千萬,對一個小地區來說,實在是一筆可觀的數目,不過敵不過產業結構改變,不再具有高價值的糖廠,還是在1991年忍痛停工,讓老員工無限懷念。

<(當年)到我的手,我就扛紅糖,你不曾去偷吃過紅糖嗎,看你有沒有曾偷吃過紅糖那是小軟糖啦,軟糖是吃那裡面,吃那裡面呀,軟糖是那裡面榨糖的地方,現在沒做了也感覺怪怪。>

當初吸引客家人移居的產業沒落,許多人離開,但仍有人選擇留下,因為他們已經把這裡看作自己的故鄉,有著無法割捨的情感。海角天涯,在台東海岸邊,繼續寫歷史。

採訪/撰稿 林秋伶
攝影/剪輯 蔡裕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