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中山堂附近的小巷子,有一間成立於1952年的上海老餐館,因為週遭有總統府等政府高層機關,因此許多顧客大有來頭,連美國華爾街日報都曾專文推薦。這間餐館,幾十年來堅持不開分店、堅持傳統老口味不變,讓許多顧客忠實的追隨了幾十年,幕後的大功臣,是一位來自新竹湖口的客家主廚陳雙旺。陳雙旺十歲跟著哥哥到台北,國校畢業後就開始從事餐飲,從學徒做起,認真、肯做、不怕辛苦,讓他得到師父的信賴與真傳,也讓這傳統上海味,不隨時代變遷而走味。[顧客
張先生]
從我十幾歲吃到現在,我現在已經66歲了。

[顧客
蔣先生]
我從15歲就開始吃,多少年了,對不對,這個店開了很久了,這個店講實話是,真的是餐飲界的可以說絕對是個傳奇,代表餐飲的傳承。

每天中午時間一到,藏身在台北市中山堂附近小巷子裡的這間餐館,就人聲鼎沸,客人都是幾十年的老主顧。

[老闆娘
朱寶玉]
我們當初的客人都是一些老國代,一些將軍那些的,現在我們已經傳承到都是第三代的客人,就是他們的爺爺奶奶當初帶他們來吃。

[顧客
張先生]
對這家越吃越有感情,要是一個禮拜不來,就覺得渾身不對勁,不是錢作怪,是人肚子在作怪、腸胃在作怪。

沒有華麗的招牌與裝潢,吸引顧客的,是近一甲子來不變的口味,還有店裡濃濃的復古味。

[老闆娘
朱寶玉]
這個櫥窗我們本來老早就想要改掉了,改鋁門的那種,就是鋁門的那種櫥窗啊,問題是我們老客人說,叫我們不要改不要改,保持這個味道,來這邊看到就覺得,老店。

[顧客
蔣先生]
就像回家一樣,感覺時光倒流一樣,真的時光倒流你知道嗎,就是說,回想我們以前的歲月,人生就是這樣,能夠回到以前的歲月,太棒了,來這邊就是感覺,感覺我媽媽在的時候那種(感覺),好棒。

[顧客
張先生]
來這邊也可以碰到很多老朋友,有時候不期而遇的朋友滿多的,有時候幾十年不見,回來怎麼又見面。

餐廳裡的木板樓梯,已經被踩踏得凹陷下去,民國42年成立的這間上海餐館,因為位於博愛特區,許多政商名流、達官顯要,都是他們的顧客,不過抓住他們胃的,卻是一位來自新竹鄉下的客家主廚。

[主廚
陳雙旺]
何應欽、還有曹啟泰,伍佰,還有衛生署長,還有什麼很多我唸不完,很多啦。這以前外省人來台灣的時候發明的,叫做菜飯,跟我們客家人的燜飯差不多啦。其實這個芋頭,我們客家人比較沒有吃這種的,都吃大的比較多,這個(小的)就是外省人吃的。

砂鍋三鮮、寧式鱔魚、西湖肚當、菜飯、醉元寶等等,陳雙旺如數家珍。不過想起以前做菜給總統吃,他可是做得心裡頭七上八下的。

[主廚
陳雙旺]
蔣經國以前當總統(的時候)吃的啊,他要吃的有兩個人看著我煮,叫我說要裝菜的要燙過,開水燙過,燙過再裝進去,我說好啊,兩個人站在廚房門口看著我煮啊。(會怕嗎),怕喔,煮到滿身大汗喔,很怕,那時煮的時候壓力很大。

手上有好幾道菜在煮著,馬上又得撈起另一道菜,高溫的廚房裡,陳雙旺一個人得顧六個爐子。

[主廚
陳雙旺]
我六個爐子啊,像這道菜,我水放下去,放到後面去,後面讓它慢慢煮,我炒這個菜,有時候拿一個鍋子煮什麼又丟後面去,一個人要顧很多個爐子啦。

萬丈高樓平地起,講起當學徒時期,可是相當艱辛。

[主廚
陳雙旺]
師父一煮好鍋子丟下來我就要洗啊,還要洗地板啦,早上要去市場載菜啊,菜要載,腳踏車騎去載菜回來啊,以前很辛苦,我睡在這裡,我睡在這裡,這椅子排一排,我睡好幾年啊。

十歲就跟著大哥上台北,陳雙旺發揮客家人刻苦耐勞的精神,即使辛苦,也要堅持到底。

[主廚
陳雙旺]
因為這裡的老闆是上海人,師父也是上海人,都對我很好,我們這麼努力,我們客家人就很堅持,我們工作不給人家嫌的,決定要做(就做到)讓人家稱讚,我就是做到讓人家都很稱讚,我們當學徒的人,師父說,來 這給你炒,一有空就這個給你炒,一次、兩次、三次、四次我就會啦,對不對,我們努力,師父就肯教你。

陳雙旺說,從小住在湖口山上,生活窮困,連飯都沒得吃,會做餐飲,就是因為有好東西吃。

[主廚
陳雙旺]
我那個表哥,在濟南路成功中學正對面開自助餐啊,他說我要高普考試很忙啊,你來幫忙我一下,我說好,就去幫忙,哇,看到那個菜那麼多,三、四十樣菜,隨便你吃啊,隨便你吃,就每天都隨便你吃,喔 我吃得很飽。

<這個菜梯差不多有,差不多四、五十年了,這個菜梯是古董了,是古董了,設計這個菜梯的人,頭腦也很好,他有辦法固定,湯拉下去,不會翻倒,不會翻倒,用手拉的,用手拉起來也很輕不會很重。>

[主廚
陳雙旺]
以前上海人,中秋節是大節、端午節是大節,中秋節一天、端午節一天、過年五天,(一年休假)七天,一年七天就過去了,幹三十年,後來這十年,一個月休息一天,現在我也是一個月休息一天而已。(所以做這個),(真的要很有熱情),要很有耐心啊,所以說我們客家人,刻苦耐勞啊,我們很努力啊,要出頭天就是這樣。

一天12小時,幾乎沒有休假的工作,恐怕沒幾個人能撐得下去,陳雙旺一做就是四十年,就像他堅持不變的傳統上海口味,不僅是能夠一解鄉愁的味道,更成了一個時代的標記。

採訪/撰稿 林秋伶
攝影/剪輯 陳靖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