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美食奧斯卡」的「英國星級美食大賞(Great Taste Awards)」,每年有超過100個國家、上萬件的作品參賽。今年來自苗栗頭份的製茶師張家齊,再度蟬聯「單一莊園茶葉三星大獎」,他參賽五年總計拿到15顆星星,代表臺灣締造許多第一的紀錄。而有感於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日前辭世,他決定將今年獲獎作品命名為「Queen's Garden」向女王致敬。
茶葉放進壺裡,熱水沖下讓原葉緩緩伸展開來,金黃色澤的茶湯,香氣撲鼻,入喉就湧現獨特的熟果香氣、花香味,層次豐富。
製茶師 張家齊(左)
香檳葡萄、花果什麼的那種有酸度的,我們會一直討論,我們會有很多種答案,所以那就是層次。
製茶師張家齊這支全新的東方美人茶作品,參加被譽為「美食奧斯卡」的英國星級美食大賞(Great Taste Awards),再度蟬聯了「三星」最高榮譽。
製茶師 張家齊(左)
結果是在英國出名,紅回來臺灣的,所以就會感念(英國)女王,這茶做的有花香味嘛,用「Queen's Garden」為這支作品命名,向(英國)女王致敬。
在以電驅動的無火炭焙機上翻攪茶葉,接著放進感測器,監控溫、溼度變化,苗栗頭份的這位製茶師張家齊就在一旁默默做紀錄,平凡枯燥的過程,卻是造就世界冠軍茶的關鍵基礎。
製茶師 張家齊(右)
它這樣變化、它這樣炒、這樣的溫度、轉多快,香味就不一樣了,又多一個花香,多一個水果的味道,這–全部都是科學,不會說憑空變出來。所以科學化、數據化要和傳統去做一個結合。
照片提供 張家齊
TC010156-010215
張家齊找出一條完美焙茶曲線,不添加任何添加物,光靠著溫度、溼度、時間的變化,就讓茶菁本身的酸帶出甜味,做出一支「夢幻果香紅茶」,在2019年躍上世界紅茶中心、英國倫敦的國際賽事舞台,甚至跌破眾人眼鏡,在英國星級美食大賞中勇奪紅茶組三星大獎,創下該獎項自1995年設立、唯一由台灣人獲獎的殊榮。
製茶師 張家齊(左)
照片提供 張家齊
TC010229-010233
亞洲人臺灣人從來沒有這樣的機會,因為世界紅茶的中心就在英國
,紅茶就是英國來主導,應該全臺灣的人都沒想到,冠軍被我拿回來。
民眾
陳麗華(右)
我真的覺得這茶他沒有用水果去燻,他沒有喔,單純靠它的溫度濕度,就帶出果香還有花香,真的很厲害。
參賽五年,總計拿到英國星級美食大賞15顆星星的張家齊,以驚人的實力創下許多第一的紀錄,2021年以兩款東方美人茶,在全世界只有三件「單一莊園茶類」三顆星的作品中,包辦其中兩座,再次代表臺灣締造紀錄。
製茶師 張家齊(左)
照片提供:張家齊
TC010314-010322
(2021年)茶樹乾旱沒水,做出來味道,滋味的厚度比較沒有,結果去年因為疫情,繳件作品的時間往後移一個半月,機會來了,結果我們臺灣開始下雨,有水了,我用同樣的製程再打造一支,第二號,花香的味道很明顯,全世界就有三個,三人拿到這最高三星級的獎,大獎,有兩支就是我做的。
《茶金》片段
TC010353-010403
這是一段漫長的旅程,從一片茶葉到一杯茶。
照片提供 張家齊
TC010409-010424
如同客家時代劇《茶金》的經典名言一般,張家齊的製茶人生是一段漫長旅程,身為頭份製茶設備世家第三代的張家齊,原本無意投身茶產業,一心懷抱飛行夢,卻遭受家裡強烈反對,後來在毒茶風暴下,使命感油然而生,才促使他投入製茶領域。
照片提供 張家齊
TC010430-010435
但這樣的成長背景卻同時是他的沉重包袱。
製茶師 張家齊(左)
一百年製茶的技術,你說要改就要改?你這年輕人算什麼,這就不可能的事情,不要想太多,老老實實地做我們傳統的茶就好了,
照片提供 張家齊
TC010449-010458
兩代衝突免不了,張家齊直接用行動證明,以國際賽事大獎,說服父執輩,創新之必要。
張家齊之父 張木榮(右)
當然年輕人他的努力和這些改革,我們老傳統的想法也會改變,要接受他們,接受之後現在用我們的基礎,我們去輔導、監督。
張家齊做好茶之外,更在意茶葉形象包裝的呈現,於是他不斷透過教學、講座來推廣飲茶新思維。
聲音來源
製茶師 張家齊(右)
放對了器具,看起來很高級,質感就出來,質感就出來,形象就有,自然就有人買單。
繼2021年的「月神」、「花神」後,再次以「Queen's Garden」為臺灣拿下國際大獎,張家齊更有信心在製茶工藝上持續精進不懈。
製茶師 張家齊(左)
每年來的茶菁也是不一樣的條件,所以茶進來我們就看要怎麼做,用科學的方式去製茶,這樣比較穩定。我不是為了去比賽來製茶,還是拿獎來製茶,是為了喝茶的人去想,他們喜歡、想要喝這種味道嗎?
採訪/撰稿 宋宇娥
攝影/剪輯 李明燈、蔡裕昌
張家齊以國際賽事為起點,從不畏懼被淘汰到成為世界第一,透過科學數據化,打破傳統焙茶框架,自創品牌做出市場區隔,張家齊努力要擦亮「臺灣茶」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