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國軍戰略計畫,陸軍這幾年開始收回新竹縣700多公頃的軍用土地。而位在新埔鎮的北平里,預計被收回竹13線以西的173公頃軍方土地,但以東居民卻又可以繼續承租保有土地,引起地方不滿。鄉親認為僅僅隔著一條馬路,為什麼命運卻截然不同?不但要被迫遷,恐怕就連祖先的墓園都保不住。來看記者邱月華跟羅應展的報導。
割草機吵雜的聲音,劃破了寧靜的茶園,種了三代的茶園將被以「佔用國有地」即將被軍方收回了。
低著頭割草,雖然不知道還能種多久,從父親手裡接下茶園工作的大哥,依舊將茶園照顧的翠綠整齊,問他以後的日子要怎麼過,他只說就「打零工啊」。
而在馬路對面的不遠處,沈家兄弟正趕著將採收好的茶青,一包包的放上車,趕著回家。
湖口茶農 徐先生(左)
(這裡附近的茶農大概在這裡種茶種多久了),從我曾祖父,這邊的大概我看100年以上有。
僅一條馬路之隔,兩處茶園卻有不同的命運,沈家茶園,雖然閃過了軍方的收回的命運,卻可能又要面臨被公所無償徵用的。
湖口茶農 徐先生(左)
軍方交給鄉公所啊,鄉公所要用,茶園拿去用掉,它(鄉公所)是無條件(收回),它不補助錢,那邊(軍方)有補助錢喔,1棵(茶樹)300多塊,那這邊鄉公所要用,它一毛錢都不給你,要無條件給它(鄉公所)。
茶農無奈地說,爸爸的爸爸就開始在這裡種茶了,日本人來了說,土地是他的,國民政府來了也說,土地是他的,反而世代在此種茶百年的他們,沒有土地所有權,只得任人擺布。
湖口茶農 沈先生(左)
日本時代就列為軍方土地,(隨便畫啦),列為軍方土地,然後國民政府來台灣就把它接收,然後之前的時候,就我們在耕種啦。
隔著一條馬路,命運卻大不同的,還有新竹縣新埔鎮的北平里。
北平里長 林有裕(右)
我們M1A2的戰車要回來了,112年要用到那邊的土地,所以軍備局今年年底要收回去,明年開始整地,2年左右軍方就要用了。
台灣對美採購M1A2T戰車,計畫興建多功能訓練場,預計將收回位在新竹縣新埔鎮北平里,放租多年約173多公頃的軍用土地。
北平里長 林有裕(右)
北平里108年的時候開始查估,108年之前,是從湖口湖南村,還有南平先收回去,北平里因為他的土地比較廣大,所以它放在最後處裡。
北平里長林有裕說,因為軍方要收回的土地,因此有部分里民將面臨拆遷,但軍方只發放微薄拆遷補償費,卻沒安置配套。
北平里長 林有裕(右)
軍用地上,26戶,其中有15戶撥給國有財產署,跟他們承租,因為以竹13線為界,以東他撥給國有財產署,以西的部分,他是做安全距離的防護,但是其中6戶,我108、109年幫他們爭取,靠路邊的六戶,現在爭取保留下來了,但其中還有四到五戶的人家,沒有辦法保留下來
北平里民 范先生(左)
但是我們兩百多年前(祖先)就來到這裡開墾了,國民政府38年到39年的時候才過來(台灣),怎麼說是國民政府的呢,這也是奇怪的事情
長期耕作的土地就要被收回,根據居民反映,他們僅「被通知」,軍方從未到現場實地勘察,也不曾與他們做相關的溝通。
北平里果農 呂先生(左)
因為一輩子在這裡,父母在這裡耕種,阿公就在這裡耕種了,被收回去一定會捨不得啊,(你剛不是說拿錢就好了)拿錢,是它強要回去,也沒辦法啊,對吧。
北平里長 林有裕(右)
正式開會應該是109年的年初,有開一次的樣子, 軍備局有帶不動產鑑價有來現勘(不是有帶你們一起去嗎)沒有沒有沒有。
70多歲的呂先生,從阿公時代就在北平里的山上耕種,而今自己的住所和耕種中四、五分的就要被軍方收回
北平里果農 呂先生(右)
太霸道了,說要怎樣就怎樣,沒有讓人申訴,或是增加的東西,錢的問題啦,還有收成這些,樹這些,還有種的東西,像那些房子啦,才剛說要收回就馬上不讓人(住),你要讓人有時間啊,你要想辦法,看你有房子可以讓人住嗎?
當地的居民除了擔憂自家的房產不保,更擔憂軍方將在山坡地上大面積的整地,在旱澇兩極的氣候下,恐段斷了下游農地的水源。
北平里民 何先生(右)
接下去都是私有地,這些私有地他的水源地在這裡,水源頭一被斬斷,下面就玩完了。
記者 邱月華
為了國防的需求,陸軍總部預計要將北平段過去放租的土地收,於是就產生了回住家安置、產業補償的問題,但最難解決的還是,這裡大約有近兩百座的風水寶地,有可能原地保留嗎?如果要遷葬有該遷往何處呢?引起許多的爭議。
北平里何家後代(右)
我們說啊,我沒有房子可以住,我去哪裡買都可以,但是我們祖先,我老祖先的祖塔,如果說這個地方不讓我們在這裡了,我要遷到哪裡去,我們的政府有配套措施嗎。
自105年,國防部軍備局開始陸續收回湖口、新埔等多筆地有6、700公頃土地,其中有人家有茶園、有果園,就連目的墓園,軍備局也只是在四處拉起紅布條,要求各墓主的家族,近期處理完畢。
北平里長 林有裕(右)
尤其風水對我們的家運的影響很大,所以這種事情就是很麻煩,你要人家遷走,第一你的補償金這麼低,第二他要遷到哪裡去,第三就會有家族內鬥的問題,家族沒有辦法和諧。
因為墓園數眾多管理不易,陰宅風水有許多的禁忌,也有人認為會影響家族發展的問題,所以處理起來分外的錯綜複雜。
北平里 何家後代(右)
我們現在裡面有放200多罐,差不多要300罐,我們裡面實際來講,可以放735罐,(假使他弄個地方讓你放呢)?如果有一個地方,可以說,風水寶地幫我找好,假使說我們700多罐的地方,還有留給我,因為國家利益,超過我們百姓,所以我們還是會來檢討,來接受。
雖說國防安全優先,不過清明掃墓,是台灣民眾重要的風俗,不僅有著慎終追遠的意義,也具有維繫宗族成員社會關係的作用,不是用錢可以解決的。
北平里 何家後代(右)
最起碼我們五大房,子子孫孫,大家遇到還認識,這個要叫叔叔,這個要叫叔公,或是這個小弟弟,小妹妹這是下一代的人,全都認識。我們客家人耕耘教子詩禮傳家,所以我們一定不能忘記祖宗情。
在北平里軍方要收回的區域內,有多處客家人的家族墓園,就擔心今年可能是各家族最後一次一起掃墓,許多人就擔心家族墓園被拆除之後,會減少家族情感聯絡的機會,積極爭取保留。
新竹縣議員 何智達(左)
這裡很多土地清朝的時候是私人的土地,日人來了強佔說,我要做軍事設施,你們全都交給我,以前是日治時期,你敢反對嗎,不敢啊,照理你是不是,之前我被日本人占用,你國民政府來接收的時候,是我的,要還我才是,結果你佔了去不還我,卻變成了你的土地,所以這裡有很多人他不服就是這樣。
北平里長 林有裕(右)
是說以前日本政府,被國民政府接收的時候,可能有公告,可是當時資訊不發達,所以有很多人沒有去登記,也因為資訊不對稱不透明,所以很多人沒有去登記,後來就變成政府的。
墓園遷葬是宗族間何等的大事,軍方要將墓園土地收回,卻僅是將「一張紙」放在墓地通知民眾,諸多親族的不滿的說「這是要通知誰?」。
新竹縣議員 何智達(左)
這個塔3年前軍方他就有調查過,但最後也沒有消息,最近也放一張紙,說是無主的,害他們嚇得半死,我們每年都有掃墓,怎麼會是沒主呢,三年前有調查,也有留電話給他。
新竹縣議員何智達,也是何家後代,他說,年年都會來掃墓,也曾和軍備局聯繫過,祖先卻仍被列為「無主之鬼」,怪怨軍備處理態度太過潦草輕率。
新竹縣議員 何智達(左)
這陣子是我們客家人掃墓的時候,我說這時候,你最起碼不要放一張紙,你叫幾個人在這路口守著,有人來就跟他說,這樣才叫做徹底通知,你放一張紙被風吹走了,或是被雨淋濕,紙爛掉了,誰知道。
面對墓園被劃為軍事重地,何家後代也提出解套的方式,希望為祖先留個「安置」之所。
新竹縣議員 何智達(左)
假使說我們的墓地,不會影響你的使用的時候,你就保留它啊,在這裡保留啊,到時候要掃墓的時候,我跟你申請登記,你發個牌子或甚麼作為管制,不然就是這麼大一塊,你切割一給我們,這些所有的墳墓,還有祖塔,你畫一塊給我,我去那裏蓋。
北平里長 林有裕
他們(軍方)認為太麻煩,他們不想這樣做,他的想法是,這本來就是我的地,你的墓地蓋在我這裡就是你的錯。
除了「死不安寧」,戰車訓練場興建完成後,整個北平里都在射擊範圍內,當地人更擔憂從此要過著砲聲隆隆的生活,從此沒一日安寧。
採訪/撰述 邱月華
攝影/剪輯 羅應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