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兩個字,印象中總是嚴肅不苟言笑。但在類似客家庄裡,是不是有我們所沒看見的另一面溫暖呢?接下來三個星期,我們推出的《你好嗎?小鎮警察》系列報導,就要帶您一起去發現鄉親眼中的「警察」。首先,我們帶大家到花蓮縣的鳳林鎮。由於花蓮幅員廣大偏鄉多,勤務上也跟大都市警察很不一樣!像是當地台9線上交通事件頻繁,轄區高齡長者多,再加農業大縣屬性,當地警局甚至還有護農專案,忙碌的情況跟大城市比真的有過之無不及。一起跟著我們記者吳怡君跟李明燈的腳步去體會。
接到命令準備裝備,分秒必爭前往任務現場。
C10回答,C10前往鳳林一路2號為民服務,需要警方處理,有沒有收到,C10收到,火速前往。
警車鳴笛聲響,一位警員負責開車,另一位則要負責連絡勤務,在警車上警員表情認真且嚴肅,。
警方的巡邏車在台九線上奔馳,看起來像是平常的任務,但在警車裡的警員必須隨時注意路旁是否有可疑的狀況,互相討論勤務如何處理,一路上,我們跟著警車從柏油馬路開到鄉間小路更彎進田野間,這天的任務相當溫馨。
C10到達現場,好,謝謝,辛苦了。
停車後我們跟著警員的腳步轉入稻田旁的小巷子,來到寧靜村莊這棟矮房子裡,88歲的獨居阿婆正等著警員前來探望她。
我們派出所來關心你一下,好嗎,有吃飽就好,好,阿婆拿一些東西來看你喔,好,要穿暖一點,不要感冒喔,不會不會。
BITE鳳林社區長者(右)
(平常妳一個人住是嗎),對,我一個人,(所以警察來很開心),對。
花蓮鳳林鎮是老齡化社區,因此服務長者的勤務也就相對多,由於警員經常探望他們,這些長輩們也將他們看成是自己的家人般。
我們像,我像妳兒子一樣嗎,有啦,這麼疼我,很疼妳。
溫暖的問候,展現不同以往警察總是嚴肅執勤的一面,但在偏鄉當警察其實並沒有比較輕鬆,警政署規定的六大項勤務也都要做到。
BITE花蓮縣鳳林分局南平所所長 彭康瑋(右)
大家都覺得說我們鄉下警察很閒,沒有什麼事情好做,其實鄉下警察很多事情要做,像我們鳳林來說,差不多百分之二十五都是老人家,差不多出去巡邏,就會順便去關心一下,我們老人家,不會只是抓小偷而已。
在花蓮當警察還有一項辛苦的地方就是當地屬於狹長地形,幅員廣大==cgin==以花蓮縣鳳林分局為例,管轄範圍包含五個鄉鎮,共17個分駐所及派出所,而從台九線上最北邊的西林派出所到台11線最南的港口派出所,光是單趟車程就要將近一個半小時,辛苦奔波跑勤務是當地警察最佳寫照,因此與都市勤務也有所不同。==cgout===
BITE花蓮縣鳳林分局分局長 林昆達(右)
其實我們這邊跟市區的同仁,比起來相對我們的刑案發生數一定低,那受理報案件數也相對低,所以工作上來講是量比他們少,但是我們同仁在值勤上的安全性,也是相對要很注意,也是要很留意,因為狀況的發生是不會分都市或是鄉下。
由此可見,警察勤務也跟著當地環境與民情有所不同,==cgin==像是鳳林分局109年度110報案總數3261件、為民服務總數1517件。其中為民服務範圍包含失蹤協尋、糾紛、遺失物品、甚至幫忙尋找走失的動物寵物等都是服務範圍。==cgout===
BITE花蓮縣鳳林分局副分局長 陳明順(左)
畢竟我們這邊就是村莊部落比較多,那也趨於老人化,那獨居老人特別多,所以我們勤務的重點,會以為民服務這個區塊為居多。
另外,這裡派出所雖然沒有霸氣的外觀卻是復古又小巧可愛,和都市的大樓警局很不一樣,還可以看見特別的景象,一旁的空地出現一台賣菜車,因為這兒警員還必須身兼採買和大廚。
今天休息,來買菜啊,好。
BITE花蓮縣鳳林分局 長橋所副所長 詹正清(左)
我們這邊比較鄉下,這邊比較沒有量販店會有比較多東西可以買,所以我們這邊會有行動菜車會來這邊賣,所以我們就順便買,可以自己煮。
雖然沒有都會區裡買食材方便,也沒有廚房阿姨煮好的三餐,但自己煮吃得健康且能感受如家人圍爐的溫暖。
多少錢,365。
吃飯囉,今天吃什麼,來呀,坐過來。
圍一圈坐下來,用餐還可以順便連絡感情及了解同仁們的勤務狀況。
BITE花蓮縣鳳林分局 長橋所副所長 詹正清(右)
我們當然跟都市不一樣,分局不一樣,分局就是有專門的人,有煮那個菜一定更豐富,找外面餐廳,甜份又多鹽又多,這樣吃起來對身體也不好,這樣大家一起吃,很有感情,有事情坐著講,大家一起聊天。
警局因為在偏鄉,時常需要請當地里長協助許多宣傳事項,因此到警局泡茶聊天,也是另類的溫情喊話。
這次治安座談會有麻煩你了,要去你那邊北林。
BITE北林里里長 邱煥光(右)
現在警察,派出所跟地方的結合一起是互動很好,不會像以前的警察看起來比較嚴格,平常他們也會關心地方老人家的宣導,老人家的宣導這些,治安一些問題。
相對都市裡的警車光鮮亮麗,這裡就警車卻是滿布泥沙,一看就知道鄉下的阿sir跑的路線確實很不一樣。
主任在忙喔,對呀在用西瓜,前面的西瓜,最近忙什麼,要巡邏呀,感謝你,不會。
STAND
記者 吳怡君
花蓮鳳林鎮最有名的就是西瓜,在五月西瓜盛產的時候,會看到一個很特別的景象,就是在地的警員,會特別來到西瓜園來巡邏,要保護這些西瓜的安全。
可以看到摩托車上的輪胎及皮鞋沾滿了泥土員警也不以為意,因為他們就是希望能夠深入到每一個角落幫農民注意,在這裡的警察與西半部不同的任務,就是有護農專案==cgin==其中護農專案包含3-4月的護檳榔專案,4-5月的護瓜專案,以及8-9月的護柚專案。==cgout==
BITE花蓮縣鳳林分局 長橋所副所長 詹正清(右)
平常種西瓜的時候比較少人來來去去的,我們就會加強這邊的巡邏,到了真的可以採收西瓜的時候,價格比較好的時候,我們分局就會跟附近的派出所大家組合警力,加強這邊晚上巡邏,不要讓小偷來偷西瓜。
BITE鳳林西瓜農 邱邦融(右)
在五月,我們西瓜要採收的時候,都是夜間作業,大部分就是怕有順手牽羊的一些不好的習慣的人,但是我們非常謝謝鳳林分局,在五月的時候,會有開放一個民生計畫問題,就會加強我們一個,護瓜行動巡邏。
不是吧,大哥,開,開,不要開,不要太近,紅燈你還左轉,你安全帽也沒有扣喔。
除了護農專案是當地注重勤務,其實位於花蓮的台九線,經常有交通違規情況,因此超速取締以及酒駕和車禍事故的處理,也是加強的勤務重點之一。
STAND
記者 吳怡君
因為花蓮這邊距離很遠很長,所以警察要使用科技方法,像是可以隨時掌握,哪些地方有壅塞塞車,還有用在急難救助,或是要來觀察觀光地區停車的狀況,就會用到這個空拍機,來掌握當地路段的情形。
因此就算是在偏遠地區擔任警察,還得要跟上科技新知,不斷學習新的事物。
BITE花蓮縣鳳林分局第四組巡佐 黃宗焜(右)
因為台北有台北的辛苦,鄉下也有鄉下的辛苦,鄉下的辛苦也是,也是都市沒有辦法去體驗的,沒辦法體驗的,所以我們在我們自己村庄來做,我們做警察這個的工作,也很多,那都市沒有辦法去感受到的。
照片提供 花蓮縣警察局鳳林分局(1044-1056)
當然勤務也不分男女,像是年輕女警羅郁瑄離開屏東家鄉選擇到花蓮擔任警察,充滿挑戰的工作,或任何案件甚至有車禍傷亡等危險勤務,也還是得面對,好在所裡的前輩們都相當照顧他讓他成長。
花蓮縣鳳林分局 富源所警員 羅郁瑄(右)
我們有值班有巡邏,一樣六大勤務,值班、巡邏、臨檢,然後一樣要備勤處理案件,這是沒有男警跟女警的差異,就是勤務表怎麼分配,我們就怎麼上班,處理案件時候通常會有學長或是所長一起,陪你一起處理這件事情,對就是一個力量,但是你會去學習。
有時候遇到瓶頸,想家人,也曾傷心過,但所裡的同仁和附近鄰居更相當照顧他,讓他有花蓮是第二個家的感覺。
BITE花蓮縣鳳林分局 富源所警員 羅郁瑄(右)
哭很多次,哭超多次,因為有時候可能,就是案子真的,都會啦
,就是在瓶頸的時候,有時候村子裡面一些,比較熱情的叔叔、阿姨,就說,羅妹妹天有沒有上班,我就說 有呀,叔叔 我今天有上班,他說 來,等一下六點下班來家裡吃飯,我就覺得很開心,很窩心,然後說好,那我等一下就去。
BITE居民(左)
像孫女一樣,他會來關心一下,他會到處去巡邏,會去社區,會去哪裡看看,我會害羞,這個長官很有禮貌。
夜幕低垂,小鎮警察的任務卻還沒結束,晚間十點到,還可以看到偏鄉派出所出現一個特別的畫面,就是這兒的派出所鐵門會漸漸關上,但警員仍需在所裡備勤。
BITE花蓮縣鳳林分局第四組巡佐 黃宗焜(右)
因為現在人力,警力沒有那麼多,所以他就不可能二十四小時,所以鄉下的,像我們派出所就是差不多十點,十點以後,門就可以關下來,不是說關下來人就不在了,人還在裡面,人在裡面也有接電話,那邊有服務鈴,隨時要開門,隨時要來處理,不會說沒有人在這裡。
日復一日,每天的勤務與挑戰隨時都會出現,好在有守在這群警察背後的家人們,是他們最溫暖的依靠與支柱。
BITE花蓮縣鳳林分局南平所所長 彭康瑋(右)
我都是住在派出所的,有休息才會回家,(家裡人會想念你嗎),一定會呀,但是沒有辦法呀,做警察的太太就是會要辛苦一點。
BITE花蓮縣鳳林分局長橋所副所長 詹正清(左)
小孩大了,他每天都會打電話,問爸爸你吃飽了嗎,聽到了,就很窩心很感動,就精神支柱呀,盡量為民服務,警察就是為民服務。
為民服務的熱誠,是這群默默付出的小鎮警察們一生中努力的目標,而這群鋼鐵柔情的警察們,更是台灣最美的小鎮風景,在都市如此,在鄉村同樣如此。
採訪/撰述 吳怡君
攝影/剪輯 李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