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平常不過的湯匙,竟然也能做成直昇機、獨角仙、老鷹、武士、甚至是比人還要高的作品,來自新竹關西的陳世騏,因為特別喜歡湯匙的柔美弧度,就用湯匙做為主要的創作素材,冷冰冰、硬邦邦的不銹鋼湯匙,到了他的手裡,就變成一件件具有生命力的藝術創作。曾經是科技公司主管的陳世騏,一開始其實只是想做個玩具給兒子,沒想到就這樣踏上藝術這條路。

自然的弧度,伸展出柔美曲線,靠近一看,臉部居然是個大漏勺,手腳是大大小小的湯匙組合而成的。



因為比例難抓,又要呈現人體完美曲線,這個比人還高,用了上千支湯匙,重達四、五十公斤的作品,居然沒有用任何支架。

[湯匙藝術家
陳世騏]
因為本身我們使用湯匙,它是一個面的一個組合,那要是你用一個支架的話,你很容易在這個一個面的組合裡面,產生了,沒有辦法突破的一些困難,對,所以才會不做支架。

用剛硬的材質,勾勒出柔美線條,但有時也可以很有個性。



居高臨下、展翅翱翔,再平常不過的湯匙和刀子,也能做成威風凜凜的老鷹==ns==湯匙藝術家陳世騏的創作,令人看得目瞪口呆,隨手可得的餐具,到了他的手上,全都變身一件件栩栩如生的藝術創作。



[參觀民眾
黃安妮]
一開始就還滿驚訝的,因為我不曉得,湯匙可以做出這麼大的創作,發現老師想要就是,就是利用生活中唾手可得的元素去做創作,然後因為湯匙就是,因為本身滿愛看展覽的,也知道,就是用不銹鋼創作的藝術家滿多的,可是用湯匙創作,就是第一次看到,所以覺得很驚奇。

把冰冷剛硬的不銹鋼,轉化為具有生命力的創作,但一開始,陳世騏其實只是想做個東西給小孩玩,剛好手邊有兩支湯匙就這樣開始做起。

[湯匙藝術家
陳世騏]
這是第一件做的(作品),獨角仙,其實這個很簡單,它就是兩支湯匙做起來的,比較粗糙,比較沒有那麼精細。

當時可沒什麼工具,陳世騏土法煉鋼用剪刀剪,從第一隻的獨角仙,到最近做的獨角仙,一代一代,隨著技術成熟,越做越精緻。還有這台重機,坐墊和油箱蓋是湯匙,前燈和輪子是螺帽,而這直昇機機身,是大小兩支湯匙上下相疊而成,螺旋漿則是湯匙柄,而這些,也都是要做給兒子玩的。就是一個父親的愛,讓陳世騏踏進了湯匙創作的世界,從兩支湯匙做成的小昆蟲,到上千支湯匙組合成的大型藝術作品,不斷地超越、挑戰自己。像是這個新娘,上頭的牡丹花代表富貴,配合纖細的腰身和大蓬裙呈現華麗與喜氣。

[湯匙藝術家
陳世騏]
以前湯匙是一個面,現在湯匙是一個點而已,如何利用它材料(的)不同,組合成不一樣的感覺,這都是一個挑戰。

身邊的事物都是陳世騏的創作來源,一般人看湯匙是湯匙,但在陳世騏的眼中卻有一個對作品的想像。

[湯匙藝術家
陳世騏]
這就是我們對湯匙的觀察力要夠敏銳,因為每一個湯匙,它都有它的不一樣的形狀和弧度,你要利用它的優勢。

裁切、塑型、焊接,都有一定的危險性,一不小心就會傷痕累累,因此更需要耐心與細心。曾經因為做不出想要的作品、遇到瓶頸,看到電焊機就怕,但陳世騏仍不放棄,繼續做。曾經是科技公司主管,卻轉而從事藝術創作,陳世騏認為,生命應該要用來追求更有意義的事情,於是決定放掉穩定的工作,轉換跑道,沒想到也走出一條不同的路。

[湯匙藝術家
陳世騏]
(轉換期)其實碰到的,包括內心的空虛,未來這條路到底是能不能走,對不對,而且,你完全是,不是專業,那家裡人是怎麼看,對,那尤其在經濟上面又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我們也很努力的,用時間去證明,事實上,我們能做得到。

一支再普通不過的湯匙,變身成各種讓人意想不到的創作,一支湯匙、一個世界,陳世騏喜歡挑戰別人沒做過的,用雙手,讓心中藍圖實際呈現,也讓湯匙不只是湯匙。

採訪/撰稿 林秋伶
攝影/剪輯 洪炎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