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縣西湖鄉近年來致力推廣番薯這項農產品,每年還有一系列的產業文化「番薯節」活動,其中「冰薯」更是西湖鄉的特產,這項產品是由境內的番薯加工業者李明權所研發,不過十年前,李明權身體狀況不佳,六、七年級的兒女們,陸續回鄉幫忙,四年前李明權過世,孩子們分工合作把父親的事業做得更大,業績成長好幾倍,當時父親在外租地,種植廿公頃的番薯,去年三兄妹已經增加到一百公頃,一起認識,西湖這個番薯世家。西湖鄉位於苗栗縣的中西部,舊稱「四湖」。源於清朝時期,境內有一連串的河谷盆地而得名。由於當地土壤肥沃,氣候、地理環境特殊,農產品豐富,這當中也包含番薯。

[苗栗西湖鄉農會
總幹事 徐淡奎]
我西湖鄉,目前種番薯全年都有可以收成,差不多四十多甲,將近五十甲,一甲差不多的產量有三千多斤左右。因為西湖地方是一個,田少山多的丘陵地帶,就是說旱田比較多,大部分種稻比較沒有那麼方便,以種番薯比較大面積。

目前西湖鄉境內所生產的番薯,除了生鮮的賣往市場之外,大部分都會被送到這個工廠進行加工。

這家工廠,是由李明權在廿二年前所創立。原本只是做番薯批發,後來眼光看得遠,將工廠轉型。

[李明權長子
李鴻志(左)
(父親)本來是一開始,是專門就是跟人家收地瓜有沒有,去市面上去賣這樣子,就是到行口這樣子,後來就想到說,不然轉型,因為這個時代也是會變化嘛對不對,就想說,又看到有時候農民,地瓜滯銷的時候,銷路不好,所以他就想說去轉型,去做加工。

<照片提供 李素萍>

李明權把番薯加工,不僅提升了番薯的價值,更成功研發冰薯,後來還成為西湖鄉的特產。無奈幾年前李明權的健康狀況不佳,四年前更因病過世。不過這十年來,子女們陸續回家幫忙,更把工廠的招牌擦得更亮。

熟練地開著堆高機的是李家最小的女兒,李金雯,七年級的她,六年前大學畢業就回來幫忙。目前工廠的廠務工作都由她負責,甚至機器的維修也是她一手包辦。

[西湖番薯加工業者
李金雯]
因為你請人家來修一趟都很多錢啊,基本上,一開始我們一定會請人家來修,但是他在修的時候你在看,你看過之後,下一次同樣的問題就不需要請人家來修了啊,你自己就會了啊。

省錢是一回事,最主要是當初回來的時候,父親就希望她從基礎學起,所以工廠內大小事都要懂。

[西湖番薯加工業者
李金雯]
一開始會(怕)耶,尤其是鍋爐的時候,鍋爐有時候它會爆啊,對,通常鍋爐,剛開始我爸爸在的時候我都躲在旁邊,我都跑很快,有聲音的時候我跑最快,我跑最快,我爸爸都說,有什麼好怕,跑得像飛一樣,我都跑很快耶,對,可是多幾次來之後其實就還好。

李金雯還說,六年前剛回來時,什麼都不懂,所以常常被父親罵到臭頭。

[西湖番薯加工業者
李金雯]
大學生還滿快樂的,但是你一下子要做這個有沒有,我爸爸又是,你不對他就是罵啊,對,就是你只要一有,就是不OK,他就會,對他就會唸,對,然後唸的話,唸還是要給他唸啊,不然怎麼辦。你就是慢慢慢慢地到我爸爸不用講,其實也不曉得他什麼時候不用講,然後自己就全部都OK了。

工廠裡有很多事要學,而且幾乎沒有假日,一開始李金雯也是會埋怨。

[西湖番薯加工業者
李金雯]
像可以玩到通宵那一種的有沒有,也都不適合我們,像我朋友他們可以玩到通宵啊,去唱歌啦,或者是說,今天要去哪裡跨年啊,可以跨到隔天啊,可是我沒有辦法啦。比較沒有自由啦,今天客戶要趕什麼東西,我們可能就是要馬上趕出來,對,就算你有約你也必須取消。

剛開始跟我爸在工作的時候,剛回來的那時候最累,早上四點多,三點就起床,四點起床下田,從我們家,苗栗開車開到南部去,超累的好不好,然後工人幾點,工人假設今天六點到,我們要比他早到。

<我幫妳卸下來,要放在哪裡,這裡,我移,沒關係 你們忙,我移。>

這是李明權另一個女兒,李素萍。十年前父親身體不好,孝順的她,決定回家幫忙。直到現在已經嫁人了,還是在負責工廠的業務。

[西湖番薯加工業者
李素萍]
(剛回來)沒有一樣會啊,也不會開車啊,什麼都不會啊,堆高機,什麼都不會,我也不會開車,什麼都不會,然後後面是慢慢學嘛,我爸也肯教,講實在的,我開,他坐旁邊教,所以到後面就什麼都會啦。

李素萍當時學的還不只操作機器,和客戶談生意,也是父親有意栽培。

[西湖番薯加工業者
李素萍]
剛開始出去,我坐旁邊看啊,我坐旁邊聽啊,他跟人家講啊,那這個業務談完之後,換他來跟我講啊,他會問我說,剛剛我們這樣談妳覺得怎麼樣,換他來問我說,他會去教我說要怎麼跟客戶講啊。

剛回來的前幾年,李素萍記帳、送貨樣樣來,常常沒日沒夜的,但父親的病,就是因為太勞累所造成,所以她不忍父親一個人再做那麼多工作。

[西湖番薯加工業者
李素萍]
抬個五十台斤的地瓜不累嗎,有時候抬下來 開玩笑,一天要一百多包耶,雖然爸爸會幫忙,可是這樣抬下來不累嗎,當然累啊,晚上會躺在床上,在那邊哭好不好,怎麼可能不累,會啊。我們完全沒假日,對,也沒有時間可以讓你這樣出去,去像人家吃飯什麼,我們沒有,我們是從早到忙到晚的,(曾經最晚到幾點),天亮啊,五點多回來,(送貨嗎),對,那時候真的就是這樣,生活就是這樣子。

李家子女很爭氣,這幾年不僅守住父親的產業,還讓業績倍數成長。之前李明權在南部租地種番薯,面積有廿公頃,不過這幾年,已經要到一百公頃才足以應付客戶的需求。

[西湖番薯加工業者
李鴻志]
我們的客戶,客源,他們有固定的量,因為客戶多的話,我們的面積就會成長嘛,供需量不夠的話我們就是要越種越多啊,你如果種個廿甲一定不夠啊。

目前在外租地種番薯的部分,都由李家大哥李鴻志負責,他帶領著廿多名員工,在雲林和彰化等地忙碌,有時候還要回西湖工廠看看。

[西湖番薯加工業者
李鴻志]
差不多一大早五點多,六點,就出門這樣子,比如說今天如果在台西那個地方,我們就差不多五點多就要出門,因為,我們工人都是七點開始做嘛,我們都是要比工人比較早去,對,很多瑣碎的工作都要做,對,(所以一年365天),幾乎都是在南部這邊,對,有空才有回去(西湖)那邊幫忙看一下這樣子,有什麼問題。

李鴻志是最早回家幫忙父親的,身為長子,父親又那麼辛苦,所以當年退伍沒多久就跟著父親學習。

[西湖番薯加工業者
李鴻志]
剛開始接觸的時候,因為我們年輕人在外面工作,回來這邊做這種工作之後我們覺得說,為什麼我們要回來做這種工作,感覺心裡面滿不平衡的,而且又會想到說,我們朋友他們都是上班族的,為什麼他們有固定的休息時間,我們沒有固定的休息時間。(後來想)沒時間休息可是至少在這邊也還不錯啦,對啊,其實用心做的話,其實都還很好,對,不要想那麼多,你如果想得越多的話,會越多心裡面不平衡的想法,可是如果你不要想那麼多,做久了,你就(覺得)習慣了啊,這個工作其實還滿不錯的。

四年前父親走後,工廠經營的方向由李鴻志主導,他也更加忙碌,但為了撐起父親的招牌再辛苦都沒關係。

[西湖番薯加工業者
李鴻志]
不要讓爸爸丟臉嘛,因為,爸爸終究也是做了一輩子嘛對不對,我們這些年輕人可以陸續地幫他,推廣這個事業,其實,其實我也是覺得做得滿快樂的,比較辛苦而已,可是做得也滿快樂的。

李家的子女們,真的沒讓父親丟臉,大家分工合作,比之前經營得更有聲有色。他們所生產的產品,也成為西湖的特產。

<(老伯你的番薯有漂亮),很漂亮,(很漂亮喔),我這沒有灑藥的。>

另一方面,李家所需要的番薯,有部分是來自西湖當地的農民。對這些農民來說,也就不用擔心銷售的問題。

[西湖鄉農民
羅肇華]
以前還沒賣李小姐的時候,價格不太一定,後來我賣給她,價格穩定,價格很好。

[西湖番薯加工業者
李素萍]
地瓜總是會滯銷嘛,滯銷的時候,我覺得我們公司的好處就是說,產銷失衡的時候,那我可以幫他們購買回來,那到我們工廠裡面,慢慢銷,就是把它做好成品 放冷凍,我至少可以慢慢地幫他銷出去,我有一年的時間可以幫他銷出去。

幫忙西湖當地的農民,事業又蒸蒸日上,最近李家兄妹們還計畫增加產品的銷路。

[西湖番薯加工業者
李金雯]
爸爸那時候是比較傳統啊,那你現在,現在大家都講求精緻化,所以我們後面可能會往精緻化,或是往那個外銷方面去走,對,因為國內其實我們,不管是傳統市場或是經銷商那一些,北中南其實都有了。

雖然要外銷,還有一段路,有未知的困難要克服。但兄妹們知道,沒有什麼目標是達不成的,就像三年來,他們可以讓父親的事業倍數成長一樣,他們要再一次證明,「兄弟同心,其利斷金」這句話。

採訪/撰稿 羅弘昇
攝影/剪輯 羅應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