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8號花東大地震,花蓮縣富里鄉除了六十石山有上千人受困,山下的災情也相當嚴重,橋斷、路毀就連重要的米倉也倒,許多民眾家裡除了停電之外,水塔也被震得東倒西歪,幸好當時有許多外力前來支援,陪著富里走過重建之路,前陣子、也就是地震過一周年後,當地鄉親在東富禪寺舉辦了一場音樂會,要感謝所有曾經幫助過他們的人。邱月華跟羅應展的報導。
太陽即將下山,富里鄉的東富禪寺,傳來的不是咚咚咚的暮鼓聲,而是孩子們的歌聲。
好囉,試音囉。
我在這裡就可以操做了
禪寺前的草坪上有人正在調音樂聲
沒有啦,你繞長一點沒關係,繞大一點,等一下再繞第二圈。
有人為營造氣氛,將彩帶燈繞著樹幹上。
或是討論明天活動的進行方式。
在地的村長、代表,因為是我們要感謝他們的。
這些工作人員忙碌地,正在為第二天的音樂會做準備。
記者 邱月華(右)
大地震整顆巨石滾落路,重創道路,又再向下滾落擋在道路上,上下不得,嚴重影響六十石山的觀光和產業。不只是六十石山,是整個富里的觀光產業都受到影響,當時還好有很多人幫忙他們,現在花開了,路也通了,他們辦了一場音樂會,要感謝有你們。
農金署署長 李聰勇(右)
當時我印象中,這邊的災情非常的嚴重,包括了有一些米廠倒塌,包括農會,農會的一些設施也有受損,甚至有一些道路有中斷,山上有一些居民也受困在山區,當時這邊的災情可以說非常的嚴重跟慘重。
畫面提供 富里鄉農會
0202-0211
0212-0241
感恩有你,六十石山歡迎你,感恩有你,六十石山歡迎你。
畫面提供 富里鄉農會
時間倒轉到2022年的9月18日那天,下午2點44分,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造成花蓮縣富里鄉橋斷、路毀,同時斷水、斷電,所幸當時有許多人適時的伸出援手,陪著富里鄉的居民度過了重建的難關。
富里農會總幹事 張素華(右)
所以我們特地選在今年的9月18號這個時間,來對我們所有,全國所有的好朋友,幫助過我們的人說一聲謝謝你。
忠信扶輪社的執行長 徐鼎鈞(左)
富里一直是一個很有生命力的地方,包括這一年來種種的變化,都讓人覺得說富里是一個,很棒的土地,富里人是一個很讓人家尊重的一群鄉民,所以我很喜歡富里。
畫面提供 楊大和
0331-0339
地震一年過後,富里鄉親滿懷感謝之情,舉辦了一場感恩音樂會,要和當時所有曾經幫助過他們的人道謝,還好那時有你們。
東里村居民 詹榮治(右)
畫面提供 楊大和
0349-0359
我很感謝重機協會給我們贊助,跟農會(的)幫忙這樣,感謝,感謝。當時我是不在家,我去山上載山泉水,摩托出載到半路就被地震搖倒了,那時候我就覺得奇怪,怎麼會一下子,山會呼呼呼的,好像什麼聲音呼呼呼的,一下子我的水塔被震爆了。
918地震之後,多處民宅的水塔毀損,民眾無水可用,生活相當不便。
東里村居民 鄒尾蓮
畫面提供 楊大和
0434-0445
沒有水塔,我水就(下不來),直接沒(水),就要從水塔下來,(對你們很不方便就是了),當然,大家都一樣啦,水第一要緊啦。自來水公司有拿大桶子(裝水)放在這裡給我們用,這樣還算可以啦,大家的水塔都壞掉啦,(水電工)人家不會一叫,就來幫你裝啊,很感謝他們來服務我們。
還好有工程背景的楊大和得知消息後,及時率領志工,和募集而來的水塔前來幫忙,化解了當時居民無水可用的危機。
志工 楊大和(左)
畫面提供 楊大和
0526-0539
我們918過後的第3天,我們就帶了75顆水塔,因為它(水塔)來了,農會就很快速去做統計,然後我們的重機俱樂部的劉會長,就捐了75個水塔,他知道我是做工程的,他就叫我找人來裝水塔,因為水塔來了沒人裝,當時這裡水塔倒太多了,所以我就找了我們重機的車主,有水電專長的,還有我們學校,因為我是讀工業學校,所以我們就來了30個志工。
畫面提供 徐鼎鈞
0603-0614
2022年以攝影師的身分去參加富里藝術季的徐鼎鈞,正巧遇上918大地震,目睹自己拍攝過的景點一一倒塌,相當痛心。
忠信扶輪社的執行長 徐鼎鈞(左)
畫面提供 徐鼎鈞
0629-0640
0649-0703
是有一個“富里有人的藝術季”,我是以攝影師的身分來參展,那個時候展覽的時候就剛好遇到地震,剛好我照的一些景點都,例如說東里(村)火車站,都倒了,我們崙天大橋就倒了這樣,還好沒有照農會啦,農會沒有倒,知道這個狀況之後,我們就很心急,包括東里村那個時候斷水,它的自來水都斷了,我們就一個小時內就募集了1千箱的水,讓他們先應急。
知道地震過後,富里有些村子無飲用水,徐鼎鈞就號召扶輪社的成員募集礦泉水,緩解燃眉之急。
富里農會總幹事 張素華(左)
畫面提供 徐鼎鈞
0719-0723
非常感恩就是說,我們有非常多的好朋友,我們一通電話打給他們,還有地震發生的當下,他們就有打電話給我說,素華如果是說,你們那裡有什麼需要我們挹注的,請不要客氣馬上打電話給我們,所以第二天我就開始不客氣的去要很多的資源。
忠信扶輪社的執行長 徐鼎鈞(左)
畫面提供 徐鼎鈞
0733-0737
當時就是急嘛,大家沒有水喝,3天沒有水喝啦,趕快,趕快就募集了,找了所有的力量,1千箱就趕快,趕快分到大家家裡去,我們還不是最難的,最難的是那時候,村長啦還有一些工作人員,他們一箱一箱的搬,搬到村民家裡去,那個才是,我覺得那個才是最難的,我們的力量很小,說真的。
畫面提供 宋鴻琳
0752-0802
超過50噸,1千多噸啊,1千多噸啊,這邊冷藏斗這樣倒過來,所以這個全部壞掉,房子全部傾斜。
地震到現在已經一年多了,東里村的這座米廠仍在積極重建中,可見當時受創有多嚴重。
米廠老闆 宋鴻琳(右)
地震那天,我兒子,剛剛那個兒子就跟我說,阿爸我們別做這行了,一年賺不了幾百萬,一倒下去,我看 沒有2億(無法重建),那就被他猜到,沒有2億,我們蓋不回來,我們可以不要做嗎?
畫面提供 宋鴻琳
0843- 0905
地震當下,東里村的這間百餘年的米廠,12座裝了滿滿稻穀的冷藏桶,整排應聲震倒下之後,又再壓毀了一旁10台乾燥機,損失高達5、6千萬元,接著又流失了大客戶。
米廠老闆 宋鴻琳(右)
因為冷藏庫每個桶子,有12桶全部是滿滿的(穀子),9月啊,7月割稻,8月、9月就地震,地震一搖,房子啦、倉庫啦、冷凍庫啦,全都倒光光,倒光之後,11月就要割稻了,全臺灣最大的便當連鎖公司,他就說,我的品管不穩定,他沒辦法和我繼續(合作)。
農業金融署署長 李聰勇(右)
(前)農業部長陳吉仲部長,在第一時間就有指示我們採取一些動作,包括第一個,包括我們有實施農業現金救助,第二個針對這些受災災民,他在災後要復耕復建,農金署這邊也有提供一些低利的貸款。
畫面提供 宋鴻琳
0955-1017
冷藏桶倒了,1100噸的穀子和白米傾洩而出,最終只能當飼料廉價拋售,更讓人發愁的是,緊接著二期稻又要收割了,到時穀子放哪裡?收購穀子的錢也沒有著落,第三代的米廠老闆,愁得吃不睡不著覺,心想百餘年基業,就要毀在他手上了。
米廠老闆 宋鴻琳(右)
我每一期要(準備)8千到1億(收購),我底下300多個農民,有約700多甲的田(穀子)要收購,一下不知道要怎麼辦,這些東西,包括要重建的錢,還有要給農民的,我是打契約的,和契作的農民,穀子進來要給他錢。
農業金融署署長 李聰勇(右)
所以我們第一時間就協助這些米廠的倉儲來重建,除了農業部這邊有提供一些補助以外,不足的部分我們也透過低利的貸款來協助,就希望整個重建的工作,可以很快的復原起來。
還好有當時的政府及時伸出援手,還有忠實客戶和農民不離不棄的相挺,才讓米廠暫時度過了最艱辛的時候。
米廠老闆 宋鴻琳(右)
感謝政府啦,政府它有伸出援手,政府幫忙4千萬,(重建)2億,(自籌)1億6千萬在這裡,我還有什麼錢,不過大部分的農民就說,等你,我穀子(先)賣你,你給我肥料錢和耕田的錢,本錢,(其他)你慢慢的做生意有收到錢了,你再給我,不過,很多,你像那些高單價的主婦聯盟這些,他就同情我,他說我會盡量幫你賣,我也不會退你的貨,也不會降你的價。
畫面提供 楊大和
1212-1228
在918地震過後,來自各方的志工,除了幫忙富里重建外,還號召親朋好友來此遊玩,要用實際的消費力支持地方產業。
志工 楊大和(左)
畫面提供 楊大和
1240-1249
我們在8月11號,我們有超跑車隊來了53個人,來這裡,住在金針山,然後還在這裡消費,我們那時候他們每個人的超跑,都塞滿了富里的農產品回家,因為他們覺得富里的農產品,很優秀也很好吃,在這種地理環境很漂亮很像瑞士,所以他們就覺得說,來這邊心情很放鬆,然後這裡農產品很好,所以他們就大量採購。
富里農會總幹事 張素華(左)
今年的金針花季重新開始了以後,我們是希望說,在每一個地方的那些水塔,就是要用我們的這些藝術家來作畫,讓它晚上的時候,不會在山區的時候那麼暗,有探照燈照了以後它是會發亮的,也呼應我們的與大自然和諧共存。我最後想要說的就是,富里非常謝謝,有那麼多的好朋友,在我們需要幫忙的時候,提供那麼多的協助給我們,謝謝大家。
採訪/撰述 邱月華
攝影/剪輯 羅應展
一場大地震,讓富里的公共建設和地方產業受到重創,還好有有許多人到此伸出援手,縮短了富里災後重建的時程,一年後,他們以豐富的色彩彩繪受創的土地上,以嶄新的面貌要告訴大家,我們復原了,有空記得去作客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