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溪州鄉,一個位於濁水溪畔的小鄉鎮,貫穿溪州的莿仔埤圳,把富含養分的濁水溪黑泥帶了進來,孕育出豐富的物產。2012年中科二林園區打算從莿仔埤圳取水,當地農民群起抗爭,要保護農業水源,而也因為這次的護水運動,激起了鄉民的團結意識。去年開始,溪州就以「黑泥」為名,舉辦文化季,藉由各種活動與藝術呈現,讓來參與的人,有機會親近黑泥,更要讓大家、尤其是小朋友知道,泥巴有多可愛、而水和土地又有多麼重要,要將護水運動的精神,延續下去。
[溪州鄉 鄉長
黃盛祿]
濁水溪帶給我們的這個黑泥,那讓我們孕育著,我們所有的下一代,然後孕育了、灌溉了我們所有溪州的田地。

[溪州鄉農民
謝寶元]
(水)如果被它拿走,沒水可以用,這些土地就變沒有用了。

[溪州鄉農民
蔡麗月]
水稻嘛,水稻就要有水啊。

稻子黃了,秋收的季節到了,一場熱鬧的活動,也正展開。

敲鑼打鼓,溪州各社區、團體,為了一年一度的活動,都精心打扮來踩街,沿路居民也熱情歡迎。

[溪州鄉民]
紙帽都是我們自己做的,還有這個手搖鈴。

[溪州南州國小學生]
今天是採取一個環保的概念,我們是用紙板,還有垃圾袋做裙子還有盔甲。

[溪州南州國小學生]
拿家裡一些紙板貼東西,然後做造型。

七、八年前開始,溪州每年都會舉辦文化季,直到去年,才以「黑泥」當作主題。

[我愛溪州團隊 成員
巫宛萍]
聽名稱溪州文化,其實你不知道文化季這個東西要表達什麼,那後來我們才驚覺到其實我們生活在濁水溪畔旁的一個鄉鎮,我們要如何善用這個資源,然後去讓大家重新的正視這個事情,或是正視這個環境。

[溪州鄉公所 祕書
吳音寧]
如果沒有水也沒有土,那我們就沒有辦法在這塊土地上,務農維生,所以是以這樣子的一個主題,才確立說,我們要來辦溪州黑泥季。

一群人玩起了泥巴戰,一開始小朋友還怕怕的,後來整個就玩開了。

等一下要丟人的,泥土彈藥,等一下要丟那個主持人,(泥土彈藥喔),對,我們等一下要丟主持人,(有這樣玩過泥巴嗎),沒有,我第一次,第一次,(不會覺得很髒嗎),不會,很好玩。

雖然住在以農為主的鄉鎮,也沒什麼機會可以這麼親近泥巴,甚至在泥池裡打滾,玩成了小泥人。

[小朋友]
就不知不覺就玩成這樣了,(一開始的時候會怕嗎),會,(然後後來就),不怕了。

[家 長]
多一點人文的關懷,多一點自然的關懷的時候,自然慢慢的,以後我們就會更珍惜這一片土地。

[家 長]
看到他玩得那麼開心,我就覺得,嗯,這一次帶他出來是值得的,對,(雖然玩到那麼髒也沒關係),沒關係啊,對啊,因為我覺得小孩子就是一定要髒啊,不然他就不是小孩子了。

[溪州鄉 鄉長
黃盛祿]
其實我們現在很多的小朋友,可以講從來沒有碰過這個泥巴,那他們也很畏懼的,這樣的泥巴,你來摸摸我們的泥土,你來踩踩我們的泥巴,你會覺得我們的泥巴,真的不髒。

黑泥不髒,它孕育了這塊土地上的萬物,也因為經歷了五年前的護水運動,大家更意識到,水和土的重要性。

反中科,反中科,護水源,護水源,顧田水,顧田水,救農業,救農業,
水如果流,萬物就生,水如果止,眾生就悲,水就是我們的生命,我們要感謝天地。

莿仔埤圳是全台第一個官設埤圳,也是溪州、埤頭、二林等地重要的灌溉水源,不過之前中科二林園區設立後,要從莿仔埤圳源頭取水,農民憤慨不已,成立自救會爭取權益。

你有他辦法,你違背天理啦,你們今天在這邊聚眾集會,未經過申請,已經違反集會遊行法第25條規定。

2012年5月,引水工程包商,想進入莿仔埤圳施工,農民不惜以肉身包圍怪手,幾度爆發衝突,自此,農民也開始就地搭棚、靜坐抗議。

當天有發生那個衝突嘛,警察也來了,對,警察來了,要對我們農民和鄉長跟我舉牌,舉了兩次牌,所以這在把這個棚子,在這直接就,就地的搭,搭起來。

[溪州鄉農民
謝寶元]
要從我們莿仔埤圳的水源頭截,截水要給中科這樣,這些農民知道就趕快說,這個沒處理不行,沒處理就是說,我們這些土地變成說會沒有水可以用啊。

[溪州鄉農民
蔡麗月]
(所以那時候發現說有怪手的時候,大家都很緊張這樣),當然啊,就會擔心啊,對啊,就大家召集一下,就這樣開始,近一整年的那個,一整年的抗爭這樣,真的,那時候很辛苦,去台北(抗議)也十幾次。

[影片提供 巫宛萍]
喂,老大,到底要不要來相挺,在路上了啦,我這裡傢伙準備好了,你呢,這台還準備得不夠大台嗎?不要囉唆了啦。

村民在大樹下聊天,突然氣氛緊張了起來。

快點啦,夭壽喔,快點啦,那裡,在那裡,大台的,大台的,怪手,又來了,這個政府真可惡,快點快點。

寧靜的鄉村,又出現怪手,農民群起對抗。

你給我下來。

以為怪手又要來挖水圳搶水,還好只是虛驚一場,為了宣傳黑泥季,溪州人以護水故事為腳本,拍了影片,而演員,也全是在地鄉民。

你們人不少喔,黑泥,濁水膏土,啊,黑泥,對,就是濁水膏土,啊,我們就是來參加黑泥季的啦,喔,原來是這樣喔,三八啦。

[溪州鄉農民
謝寶元]
黑泥又很乾淨的,山上直接來的這樣,才辦這個黑泥季,黑泥季今年,說要拍一個電影啊,就弄一個很有趣這樣啊。

[我愛溪州團隊 成員
巫宛萍]
影片提供 巫宛萍
我們就把這個老大,把他形塑成,像一個惡勢力的一個形象,後來才發現,欸, 這怪手上面有一大坨黑泥,原來他也是要來參加黑泥季,一起跟我們守護這一塊土地的土壤。

[溪州鄉農民
蔡麗月]
並不是說我們,我們,這個當老百姓的愛這樣抗爭,其實有時候很多事情,它們的那個,它的政策如果不對,真的就不對了,對啊,所以說其實田很重要,我們吃真的很重要。

[溪州鄉公所 祕書
吳音寧]
因為反中科搶水運動,所以就有一些媒體來採訪,然後麥克風遞到農民面前的時候,農民就開始會勇敢的講話,甚至驕傲的講說,不然全台灣要吃什麼,他那個自我意識會出來,其實這是運動帶來的加乘作用。

各就各位,預備,開始。

兩人三腳,在泥地裡奔跑,只是有時候想跑也跑不快,考驗的是默契,跌倒了,相互扶持,再繼續站起來往前衝。

[溪州鄉民]
超難走的,沒有做過務農的人,沒有辦法走路,可是第一次體會,真的超好玩的,腳超痛的,我第一次玩,第一次下泥巴,很好玩,很好,很好玩,真的好玩,好玩,都市人要來體會一下,真的。

[溪州鄉公所 祕書
吳音寧]
黑泥季是一個軟性的運動,然後透過就是學校還有社區,大家一起來護水的踩街,也是在宣揚就是說我們要守護這塊土地的這個心念。

[溪州鄉 鄉長
黃盛祿]
讓我們的小朋友,還有我們的大眾,來認識這塊土地,然後進而來愛上這個土地,會來守護這個土地。

利用多元形式讓大家親近泥巴,會場上還有一個大型泥雕,是藝術家以母親的形象,用一百多噸的濁水溪黑泥慢慢雕塑出來的。

[藝術家
林怡慧]
溪州這邊是濁水溪沖刷出來的一個平原,所以濁水溪帶給溪州人非常多,就是經濟上面、或文化上面的幫忙這樣,然後所以他們就想說,希望濁水溪像媽媽一樣孕育這裡,然後所以這個女生是懷孕的狀態。

而其實暑假開始,就有請藝術家來駐村創作,這隻藏身在百年芒果樹下的水牛,就是用黑泥加水泥製作而成的。

[藝術家
謝釋龍]
水牛本身的顏色,塑造出來就是它本身的顏色,我們也不用再過多的彩繪,或是,或再做什麼,然後水潑了以後,它就是很自然的出現那種,很樸實的味道,所以我,我表面也,也故意做得很糙,然後讓它像牛在泡,泡在那個水塘裡面那種景象。

村民還合力把荒廢的三合院整理起來,讓藝術家打造一個以在地故事為主體的鄉村藝術空間。

[藝術家
詹凱迪]
(小時候)阿嬤都會說,你如果不吃飯,會被山上的妖怪吃掉。

(被吃掉了)。

[藝術家
詹凱迪]
濁水溪本身它其實很多漂流木,那剛好,山上會有很多木頭漂流下來,那我希望可以在這個鄉村裡面創造一些神話,或者是一些傳說

這個作品名為「黑泥穀怪」,利用漂流木原有的獨特造型加以改造而成。

[藝術家
詹凱迪]
你看它很多崎嶇不平的,的狀態有沒有,裡面一個洞,一個大洞,這個都是很天然的狀態。

原本不起眼的角落,變成亮點,仔細欣賞,就能發現驚奇。

[溪州鄉三條村 村長
廖清福]
我常常跟他們開玩笑,跟那些志工、會員開玩笑說,藝術家就是,要做得讓你看不懂就叫作藝術啦,看得懂的就不叫藝術啦,在他們的打造之下,用那些鍋碗瓢盆,做那個巨農小三,做得很好啦,大家都很稱讚。

[我愛溪州團隊 成員
巫宛萍]
包括這空間也是,就是它雖然是廢棄了很久,可是重新整理過後,再重新被運用的時候,它其實有很多美好的事情,在後面等著被啟發。

[溪州鄉公所 祕書
吳音寧]
很多的藝術家進來,其實是對農村,帶來了一種擾動,我覺得是有一個,讓這一個農村更活潑、然後更開放。

這只是開端,也希望藉此,讓來到溪州的人,都能了解這塊土地正在發生的故事。護水運動後,一些年輕人也嘗試著農村的各種可能,像是這間由老旅舍重新打造的「農用書店」,就是一個例子。

[我愛溪州團隊 成員
巫宛萍]
因為有這個空間,其實我們也認識很多對農業有興趣的朋友,或是說,有這樣子的一個平台,我們有機會把溪州的一些好的農產給推廣出去,或者是辦一些跟農有關的講座。

旅舍的門關了三、四十年,如今重新開啟,成了溪州的藝文、農業基地。

[我愛溪州團隊 成員
巫宛萍]
很多東西是在這空間裡面看不到,但是可以透過這個空間,讓我們有機會跟外面的人認識,然後把我們在做的理念跟想法給推出去。

平常平靜過日子,遇到困難時,村民的力量才迸發出來。護水運動結束後,這股力量和精神是持續著的,濁水溪黑泥,特點就是非常黏稠,也把溪州人,緊緊的黏在一起。

採訪/撰稿 林秋伶
攝影/剪輯 洪炎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