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鄉背井的客家人到了都會地區打拼,一樣感念保鄉衛土的義民爺,年年都舉辦義民祭,而且在台北地區一年比一年受到重視,而很多客家鄉親,不免也盼望在大台北地區能夠有一間義民廟,甚至政府單位還曾允諾協助建廟,只是蓋台北義民廟的呼聲,卻始終是雷聲大雨點小,究竟出了什麼問題?建廟又應該是政府的事?還是民眾的事?跟全台灣客家庄一樣,台北地區的客家鄉親們,在義民祭這天帶著豐富的祭品,挑擔奉飯,要獻給義民爺。

鄉親們揮汗挑著扁擔,排成人龍,走上街道,一步一步來到義民祭主祭場,不畏艷陽,不怕辛苦,憑藉的正是一份對義民爺的尊敬,也藉此緬懷當年民族英雄為民犧牲的忠義精神。

以往在都會區蟄伏隱形的客家族群,在義民祭典中,一一現身,向多元社會展現客家獨特的傳統文化信仰精神。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主委 李永得]
這個最重要 我們說挑擔的意思,就是我們義民軍出征時,我們其它老百姓沒出征的人,就挑擔做後勤的工作,這就是客家人的和解共生

[台北市長
郝龍斌]
我們要讓義民祭變成,台北市每年重要的一項活動,我們會把它當作台北市發展特色,客家文化特色,最重要的一項活動來辦

<來來來 開始囉>

越辦越熱鬧的都市客家慶典,就連重量級政治人物也來感受客家精神,自然不能免俗的用客家話致詞,

[前台北市長
馬英九]
我是台北市民馬英九,今天我很開心有這個機會,用市民的身分,來參加台北市非常重要的活動

[前行政院長
蘇貞昌]
大家祭拜義民爺爺,也要學習客家人團結的精神,為國家打拚,為台灣打拚 多謝大家

義民祭典一年比一年受重視,早年離鄉背井到都會區打拚的客家鄉親,也開始盼望在大台北地區,能夠有一間專屬義民爺的義民廟,不只是讓每年的義民祭典都有固定場所舉辦,更重要的是讓長期安定客家人心靈的義民信仰,在台北能有個歸宿。

[北市客家自強會
理事長 彭耀斌]
因為義民爺是我們客家人的守護神,我們希望可以早日來建義民廟可以好一點,讓人家來拜,不然要拜 要跑回(新竹)義民廟去拜

[鄉親]
有希望台北有義民廟,(為什麼?),大家好方便拜拜,大家拜平安

在大台北地區為義民爺找個落腳的地方,客家鄉親早已盼了十幾年。回應鄉親期待,三年前在台北市義民祭典上,前客委會主委羅文嘉和前台北市長馬英九,曾對鄉親允諾,將儘速興建台北市首座義民廟,只是三年過去,卻一直遲遲無下文。

[客委會委員
陳石山]
我們非常了解說蓋義民廟需要土地,土地的錢往往比蓋廟的錢更多更高,所以我們本來希望說由政府,台北市政府提供土地,我們來募款 還有基金,有這些錢了 有經費 我們才來蓋廟

[北市桃園同鄉會
理事長 葉斯平]
要蓋一間義民廟,不只要人 還要錢,要是沒有錢根本沒辦法蓋,但是有錢之外 也要有地,台北市寸土寸金,哪那麼簡單找到地來蓋

要在寸土寸金的台北地皮上,興建一座義民廟,確實不容易,除了經費和土地問題無法解決,義民廟應該由民間或是政府主導興建,也始終存在著歧見。

[鄉親]
要政府來幫忙才好 對不對,最主要我們要政府來幫忙啦

[台北褒忠義民廟
主委 吳泰燈]
你要是說靠政府來說 沒辦法這樣做啦,因為媽祖廟也好 太子廟各方面來說,對政治問題很敏感,這就是說我們自己民間信仰的東西,我們自己來發揮 才是名正言順

[鄉親]
政府要補助我們才行啊,自己出一些錢,最重要是政府要補助啊

[新店褒忠亭管委會
常委 黃金明]
台北地區要由客家人自己來做 會比較好,靠政府來做 以後比較多是非 比較多人講話,政府在法律上也是不可能由政府來做這個廟

事實上站在官方立場,北縣市都認為用政府力量,興建義民廟,不太適合。

[北縣文化局客家事務課
專員 劉哲彰]
政府蓋廟好像沒有這個前例,因為這是一個民間信仰政府蓋廟其實會比較不適合,管理 大家的熱情度,可能都是不太適合,因為大部分的廟都是自己,客家鄉親出錢出力來蓋廟的

[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
主委 劉智雄]
廟還是民間自動自發去蓋,不是說要用政府的力量去蓋,一般信仰的部分也都是民間啊,廟沒有說政府來蓋廟的

香火鼎盛的新竹新埔枋寮義民廟,歷史悠久,規模最大,目前全台已有三十多座的義民廟分香廟。已有二百餘年的義民廟,當時就是由當地士紳林先坤帶頭發起,地方民間人士捐田集資,共同建造的。

其實在台北縣不是沒有義民廟,只是它的規模,與客家鄉親心中認定的義民廟,相差甚遠,在中和市華中橋下旁,高高的黃色塑膠招牌寫著「台北褒忠義民廟」,旁邊是供奉著保生大帝,規模更大的「博濟宮」,實際進到義民廟裡頭,義民爺的「地盤」並不大,但小歸小,這天廟方人員依舊忙著綁旗幟,為台北縣市的義民祭作準備。

[台北褒忠義民廟
主委 吳泰燈]
義民爺爺搬到我們中和地區來,已經有二十五年的歷史,最主要這是我們客家人的精神堡壘,也是我們客家人信仰中心

認定民間信仰,就該由民間力量興建,台北褒忠義民廟主委吳泰燈,多年前就將義民爺迎來台北供俸,只是當初義民爺算是「借住」保生大帝的宮廟,因此許多客家信眾仍殷切期盼,能替義民爺在台北找到「名正言順」真正安身的地方。於是有熱心人士在六年前,捐出土地,希望能夠加速台北義民廟的興建。

[捐地人
吳川鈴]
在台北縣市有幾百萬客家人,沒有一間義民廟,實在是感到慚愧,我們的心願就是說,捐五百坪地 要來建台北義民廟,但是目前問題就是卡在路的問題

<安坑這邊有買一塊地,我們土地買好了 問題是沒有路可以進>
<希望義民爺開一條路 讓大家過,馬上就可以蓋義民廟>
<讓義民爺爺住 希望義民爺有靈驗 來保佑>

但是目前除了土地沒有道路連接對外交通之外,多數客家意見領袖都認為地點太過偏僻,不適合作為興建台北義民廟的地點。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委員 陳石山]
但是哪邊交通環境條件太差,安坑嘛 要開車才能到,其他(交通方式)去不得,要蓋廟 確實沒那種蓋廟的條件

[北市桃園同鄉會
理事長 葉斯平]
有人提供的土地,那個地點實在是比較偏僻,要去(拜拜)的人 可能會比較少

受限於土地取得、交通、環境、經費等種種困難,要在台北興建義民廟的呼聲,始終是雷聲大雨點小,

信徒手持清香,誠心祝禱,祈求義民爺保佑,這是另一個位在台北新店山區的小型義民亭,從台北市中心到這,大約需要一個小時的車程。實際上,這是個租來的老夥房,正廳供奉著義民爺,兩旁則是當成文物展示館使用,嚴格來講,不算是義民廟,但多少撫慰了客家鄉親的心靈。

[新店褒忠亭管委會
常委 黃金明]
義民爺是我們客家人的一個精神標竿,所以說我們這個會從八十七年成立時,就想說要拜義民爺,所以八十八年正月初三,就把義民爺請下來這邊 就拜到現在

雖然政府礙於法令無法興建廟宇,但目前也找到變通的解套方式,就是在未來的客家主題文化公園裡,設個信仰館,以文化館的方式包裝,為義民爺找個落腳的地點。

[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
主委 劉智雄]
因為我們的公園地要是建廟 就是違反規定喔,本來是說義民廟 後來就改成客家文化主題園區,郝市長上任以後 他特別有裁示,我們客家主題文化公園 就是在交通博物館那邊,裡面有一個館就是信仰的,信仰館裡面我們有義民爺的典故,多媒體的表現 包括三山國王 ,我們客家人的信仰 裡面都會有

[北市桃園同鄉會
理事長 葉斯平]
廟不能蓋 但是有個可以處理的方法,像蓋雙堂屋一樣,這種方式來放我們的義民爺爺

香煙裊裊,承載著信眾祈求的心願,緩緩飄向義民爺的耳際,政府將以折衷方式,間接拼湊鄉親心中掛念已久的「台北義民廟」,只是始終和鄉親腦海中的義民廟藍圖,大不相同。

[北市客家自強會
理事長 彭耀斌]
我們在台北市好幾百萬人,在台北市義民廟怎麼會蓋不起來

[台北褒忠義民廟
主委 吳泰燈]
一人一百元就好幾億了,怎麼會蓋不成呢,蓋三間五間不是問題啦,要有心啦

採訪/撰稿 宋宇娥
攝影/剪輯 吳湘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