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573-625集(2018年) (21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屏東市過去曾有多達十多家書店,在大型連鎖書店和網路書店興起後,實體獨立書店一家家熄燈。徐孝晴是屏東人,也是網路媒體寫手,大學念建築與古蹟維護,研究所讀客家與台灣文化,去年看見從小陪伴他長大的書店歇業後,就立志要振興書店文化!由於他對老房子有濃厚興趣,去年向屏東縣文化處申請進駐屏東市勝利眷村,開獨立書店和餐廳,也辦講座,除了讓屏東的族群文化融入輕食,也提升在地更多的閱讀力。
記錄下一張又一張廟會活動,今天的演講者是民俗研究者王榮典,在社群網站還沒這麼流行時,王榮典就熱愛台灣廟會文化,帶著相機記錄著台灣各地的民間信仰活動!他有一個「看廟會追鬧熱」網站,點閱人數百萬以上,堪稱是廟會界的網紅,只要哪裡有重要廟會慶典,就穿梭其中、全程記錄。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屏東人范光宇,念高中時到紐西蘭當留學生,大學畢業留在紐西蘭的銀行當理專,結婚生子,什麼都有了,人生看來一路順遂!就在這時候,他想起家鄉的雙親,以及子女教育,八年前決定舉家遷回屏東。他開咖啡店,推廣紐西蘭咖啡文化,成為南部知名的咖啡烘焙師。他認為一杯好咖啡,除了2%是咖啡芳香物質,還有高達98%是水,既然水這麼重要,為什麼不好好控制水的礦物質成分?因此他和瓶裝水工廠合作研發,推出咖啡界第一支專用沖煮水,要就從水開始,把一切做好。
剛開始的每30秒,每一分鐘,我們都是做上紀錄,所以我們就可以看得出來,就是說這一支豆子在今天的天氣啦,跟它,現在的這一個風味的表現上,它有什麼樣的一個差別。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兩週我們帶大家看了年輕農民,在宜蘭的佳玲,在花蓮的銘鍵,務農的心事。從插秧到收割,忙碌了一季,閃過了梅雨和西北颱,佳玲總算盼到了收成。現在是一家三口了,為了孩子,她和老公京國得擴大耕地面積,好增加收入,沒有農地的她,面對農舍林立的景況,總是忐忑。今年是豐收的一年,小劍劍謝銘鍵望著榖滿倉,卻擔心價格大跌。與兩人的憂心忡忡相較,台東池上的農民,似乎不怎麼擔心農地被炒作;一樣豐收,糧商也不擔心銷售。從這幾處的例子,我們來看看,地方政府的態度,如何影響農地與農民的命運。
吳佳玲站在田邊,看著收割機轟轟一路收割,現在她總算是安心了,她說,榖子沒入倉都還是老天爺的。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位在台東市舊城區的大同戲院,1958年落成營業,已有60年歷史,2009年發生大火後便不再營業。由於當地居民多次反應,後牆有倒塌危險,台東縣政府原訂在6月中旬拆除,許多民眾相當不捨,趁拆除前到大同戲院廢墟內,舉辦放電影快閃活動,也有民眾質疑拆除大同戲院的必要性,申請登錄為歷史建築,台東縣政府也決定暫緩拆除。幅員廣大的台東在全盛時期曾有30多間老戲院,幾乎每個鄉鎮都有2間以上戲院,但2009年以後就沒有任何一家戲院營業,多年來任其毀壞,如今僅剩約7間仍殘存部分建築體,曾經為眾人製造歡樂與回憶的老戲院,何去何從,一起來關心。
你一言我一語,甚至惡言相向,原訂6月19日將以「危樓」名義,由台東縣政府建設處主導拆除的大同戲院,由於民間質疑拆除的必要性,縣府不得不暫緩。文化處也接到民眾提出將大同戲院登錄為歷史建築的申請,文資委員到場初勘時,卻也引起大同戲院股東的不滿,認為大同戲院是私人的,不該列入歷史建築,直嗆大同戲院倒塌了,誰負責。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客家菜,是一般人最容易親近的客家文化,不過從農業進入工商社會,在成本與時間考量下,許多菜餚已失去傳統製作方式,鑽研美濃在地文化大半輩子,熱愛客家美食的文史工作者邱國源,集結多年心血,出版《尋找阿嬤的味緒》,談客家美食歷史淵源,更傳授不少罕見的古早味料理做法,重現多道美濃平原上的傳統美味菜餚,體現客家人簡樸的精神。
滾滾白煙蒸騰、湯汁滾沸,大鍋裡燜了四個半小時的封肉已經皮Q肉軟,香氣四溢,令人食指大動。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屏東麟洛有一處生態農場,十多年來不噴灑藥劑、維持乾淨的水域環境,逐步打造生態教育園區,復育螢火蟲,讓大小朋友體驗無汙染的農村環境。負責人吳宗憲近年還調整模式,從生活層面切入,帶入許多體驗活動,像是使用可食染色植物製作彩色粉粿、烹調野菜料理等,企圖讓民眾感受人與自然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
這是香蘭草,就是你們在印尼,印尼的食物裡面,料理裡面會放的一種東西。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週我們針對長照2.0計畫中,偏鄉執行困境來探討,這一集我們要來看看長照政策中,最缺乏的人力問題。衛福部預估,目前國內照顧服務員的需求人力約3萬9195人,106年任職長照領域的照顧服務員有2萬8417人,還缺近1萬1千人。不願意投入照顧服務員工作的原因,可想而知,薪資福利、社會地位、成就感都不高。政府想要從提高薪資福利做起,社福機構認為,這樣還不夠,讓照服員覺得工作有尊嚴、有前景,不只把他們當人力,也當人才,才有可能把人留住。
請問有幾位,一位,好,那挑喜歡的位置坐,請問是照顧者嗎,對,是照顧者,那你先看菜單,OK 好。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週「務農這條路」,我們聽了一些青農有心卻沒地的心聲。在宜蘭務農,沒錢沒地的吳佳玲一度想要離農,但隨著孩子意外的到來,讓她決定留在農田,種好糧食給孩子。然而就在此時,宜蘭縣府和中央為了農舍興建辦法而爭論不休,代理宜蘭縣長陳金德鬆綁農舍政策,引發軒然大波。政治人物來來去去,政策變來變去,務農不只要看老天爺臉色,還要看官員臉色。
沒錢沒地,在宜蘭員山鄉,農舍興建最暢旺的田地裡,需要有強大的動力和堅強的意志。縱然2014年,男友黃京國也隨著佳玲一起來到宜蘭務農,眼看著農舍不斷從田中竄出,農地破碎,耕作的難度不斷飆升,她覺得自己快活不下去了,也無力對農村做出更多貢獻,她曾想,放棄了。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屏東縣人口外流嚴重,2017年底更是正式跌破83萬人大關,許多人都到外地求發展。一群屏東年輕人卻用一日快閃的行動力,在台北展現屏東的生猛活力。他們選在台北松菸文創園區辦起「潮屏東」展覽,透過青創攤位、照片展,將進行式中的「屏東生活」搬上台北,企圖型塑屏東此刻的模樣,更新在台北的屏東遊子們對故鄉的印象。
那我們主要販售是雞蛋糕,然後我們的造型是山形,用我們家鄉北大武山作為造型。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為政策和就醫習慣,中藥行越來越難經營,桃園中壢有間傳承到第四代的中藥行因此歇業,但第五代何幸臨實在不忍割捨這些陪伴自己長大的藥桌、藥櫃,加上自己原本就有開咖啡廳的夢想,於是她將中藥行轉型為咖啡廳。除了咖啡,還販售漢方茶飲,老空間裡,中西混搭,新舊交融,獨特的氛圍,吸引不少顧客上門。
然後再一個鬆餅,一個鬆餅 好,對,鬆餅什麼口味的,是不是有一個紅豆的,好像,有。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家應該還有印象,在桃園龍潭的面板大廠華映、友達在2015年12月底封管,廢水全回收零排放,十多年來飽受汙染的霄裡溪,總算能夠喘一口氣。能夠促使世界知名大廠作如此重大的改變,就不能不提新埔鄉親的鍥而不捨。其實一開始,大多數的鄉親非常保守,怕自己的稻米賣不出去、怕在工廠上班的小孩失業,難以凝聚共識,抗爭力道不足,加上公部門互相推諉,居民總像狗吠火車。還好,有人不放棄,同志漸漸聚集,居民對家鄉的認同度提高,也有公民團體持續投入支援力量,堅持了10幾年,總算抗爭成功。不過守護家鄉的行動,並沒有因為封管而停止,他們成立了霄裡溪守護協會,持續監測水質、也防堵新的汙染源產生,希望霄裡溪能回復到他們小時候的樣貌,也有更多人能一起重視環境議題。
還我清淨霄裡溪,守護霄裡溪。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年輕時,大部分的人可能都不會去想老年之後的生活,但我們已經漸漸來到年輕人必須負擔社會老化壓力的時代了。根據衛福部的統計資料顯示,今年3月底,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331萬2千人,占總人口14.05%,正式進入高齡社會;推估至115年,我國老年人口比例將達20.6%,邁入超高齡社會,也就是每5人就有1人65歲以上。為了滿足未來社會對長照的需求,行政院自去年1月1日開始實施「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執行一年多,成效如何?在偏鄉又遇到哪些困境?一起來關心。
新竹縣峨眉鄉是純樸的客家農村,村裡有一座日間托老中心,常常傳出歡樂的歌聲。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農業發展條例實施搭配雪隧的開通,讓宜蘭農地的炒作「如虎添翼」,一路從宜蘭炒到了花東,交通的便利也導入了新農,帶動新的農業思維,但這些和投資客懷抱著不同夢想而來的新農,卻只能在熱絡的農地買賣中夾縫求生,政府雖然也配合推出善意的政策,但在農地問題未解之前,只是讓一批一批的新農鎩羽而歸,究竟政策是否能扭轉可耕地消失的命運,我們將以夏耘、秋收、冬藏,三個系列來看務農這條路。這集來聽聽青農的困境與心聲。
一塊塊完整的農地,如拼圖一般,一塊接著一塊,連接到太平洋,這是雪山山脈下蘭陽平 原的舊時風光。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水汙染防治法越修越嚴,但是河川汙染問題,卻仍無法改善。今年3月12日,桃園龍潭一間工廠火災,致使清潔劑外流,造成新竹關西牛欄河滿布白色泡沫,雖然官方將之定調為偶發事件,但關西人群起抗議,因為其實從民國92年開始,牛欄河就不斷的遭受到上游工廠汙染,他們組了自救會要討公道,也利用line群組隨時監控,一有狀況,馬上回報,只是,新竹縣環保局稽查人力才8人,管轄範圍又大,取締、舉證都困難,新竹縣近5年因為水汙染被裁罰的件數還不到稽查件數的一成,即使罰得到工廠,環境也早就被破壞,影響飲用及灌溉水源的安全,沒有任何人是贏家。層出不窮的水汙染問題,該如何解決,法規完善了嗎,執行面又遇到哪些困難呢?
還我乾淨牛欄河,還我乾淨牛欄河,還我真相,還我真相。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竹縣內一直以來沒有焚化爐,因此垃圾及廢棄物無處燒的問題成為縣政府的一大難題,近期縣府試圖發展綠色產業及循環經濟,找來業者合作,將許多廢棄物品,研發再製成有經濟價值的原料或產品,像有文創藝術家利用廢玻璃製成玻璃砂土作為園藝種植的材料,還有科技公司將廢棄的電子產品成功提煉出純度相當高的黃金,還有業者研發將尿布回收製成再生紙漿、塑料等工業原料,成功將垃圾變黃金,帶大家來看他們怎麼做到的。
員工動作相當迅速,將輸送帶上各種顏色的廢玻璃分類。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桃園新屋農產豐富,除了稻米外,還有各式蔬菜瓜果、雞肉、仙草、蜂蜜等等,去年在地農民成立了一個青農團體「新屋巢農」,希望透過這個交流平台,結合在地的各種資源,一起成長,今年他們推出蔬果生鮮箱計畫,結合多元農產,透過電商平台做推廣,希望打出新屋農產的知名度。他們還規畫舉辦了產地餐桌活動,結合農事教學觀摩體驗,讓參與的民眾更了解餐桌上的食材來源,以及低碳飲食圈的概念。
徐國峰與謝秋芸夫妻倆合力架上網子,熟練的為正要轉色的百香果準備吊床,其實幾年前,他們都還是農業門外漢。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義民為客家族群重要信仰,新竹義民祭今年適逢230週年,由芎林鄉下山地區輪值祭典區,「打幫你樂團」精心設計「義民爺爺帶?轉屋下」校園巡迴推廣活動,以義民故事為題材結合五感體驗,讓祭典區學生認識義民精神與文化。動畫卡通搭配客語音樂演出,並準備粢粑點心,從感官經驗串聯起小朋友對客家文化的印象記憶,生動活潑的音樂表演形式,深受小朋友歡迎。
這天新竹芎林國小校園看似一往如常,但禮堂裡卻開始有些不同的動靜。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年齊柏林導演的紀錄片《看見臺灣》,破碎的國土令人膽戰心驚,引發國人極大迴響,各界紛紛聲討山坡地濫墾濫建的亂象。然而,從新北、新竹到苗栗,甚至是高雄、屏東,小鎮周邊山坡,蓋起一棟又一棟「賣地送屋」的農莊,在這五六年來不減反增,以苗栗縣為例,讓人擔憂即將變成「山坡地版的宜蘭」!就在今年五月一日,內政部公告「全國國土計畫」,依照規劃,各縣市的國土計畫,也將在兩年內出爐,造成今日破碎的台灣山林,是法令不周延還是執法不力?全國國土計畫能夠還給台灣一個永續的山林嗎?系列報導一開始,我們先去看看苗栗的山坡地。
就在後龍溪和台72線快速道路旁不遠,銅鑼客家大院後方,這一片山頭正在大興土木,山坡地上蓋起一棟棟小木屋農莊!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像苗栗山坡地超限開發利用的案例,其實也在全台各地上演,違法的建案,往往危及山坡下方民眾安全,然而,合法的也不見得安全,例如六月間的豪雨造成阿里山公路土石流路斷,釀災的地區就是合法申請整地的,又比如在台北近郊台地上的林口特定區機場捷運A7站區,圈了236公頃土地,第二期預定地的計畫邊緣,正好是坡度超過30度陡坡,為什麼這樣還能開發?攸關台灣國土發展的全國國土計畫公告後,後年五月一日,各縣市的國土計畫也要出爐,我們能期待這套法律終結土地亂象嗎?要有個永續台灣,我們究竟還缺什麼?
這個是牛角坡樟腦寮段,小段的,就是現在蓋合宜住宅那個地方,就是下面這一塊,就是,就是這裡嘛,你看這個圖是不是這樣,這裡有沒有,這個位置跟這個位置是銜接的!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鐵CT273蒸汽火車在日治時期是台灣鐵路上的速度之王,每小時可高達100公里。 民國68年,鐵路電氣化之後停用,一直到民國73年2月才正式除籍,是台鐵最後退休的老火車。退休後CT273一直在民俗村靜態展示,之後才在鐵道迷和台鐵多年的努力之下,耗費五年修復,104年首度復駛,老火車頭的復駛讓鐵道文化有了生命力,沿線都可以看到許多火車迷追逐守候,班班客滿的盛況也為地方帶來觀光經濟,但受限於環保法規,燒煤炭的老火車頭復駛只能限時限量,因此不論是遊客、鐵道迷或地方政府都期待有一天,老火車能常態復駛,成為台灣觀光的軟實力。
[畫面提供 黃文鎮]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